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条盖盔孢伞(Galerina sulciceps)是一种有毒蘑菇,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发生了多起因误食该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分离获得纯培养物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分析了条盖盔孢伞子实体和菌丝体中的鹅膏毒素。结果显示野生条盖盔孢伞子实体(干质量)含有α-amanitin和β-amanitin分别为868.32μg/g和406.56μg/g,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中未检测到α-amanitin和β-amanitin。  相似文献   
82.
陈娟  罗毅  王丽芝  秦娟  高微微 《菌物学报》2015,34(1):150-158
报道了曲霉属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Aspergillus dimorphicus,A.fumigatiaffinis以及A.westerdijkiae。比较了其与相近种的形态及分子序列β‐tubulin基因的差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菌株产赭曲霉毒素A(OTA)的能力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表明Aspergillus westerdijkiae CGMCC3.15268在大米培养基上能够产生OTA,单位菌丝的产毒量为17.26μg/kg;而A.fumigatiaffinis CGMCC3.15275以及A.dimorphicus CGMCC3.17045未检出OTA。  相似文献   
83.
来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Tc毒素是一类多亚基组成的高分子蛋白复合物,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广谱的胃毒活性,这类毒素与目前已知的其它杀虫蛋白同源性非常低,有可能成为新的杀虫资源。本文对来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Tc毒素的特性、作用模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3):0472-0472
太湖、滇池等水体爆发的蓝藻水华,对水体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每年从太湖中打捞的水华数以亿吨计,但由于其毒性较大,无法利用,同时大规模发生蓝藻的水体底泥藻毒素含量也在不断提高。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由淡水藻如微囊藻属、鱼腥藻属、  相似文献   
85.
甘草药材上的污染真菌类群及其产毒素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娟  杨蕾  蔡飞  杨美华  高微微 《菌物学报》2010,29(3):335-339
对药材市场上霉变甘草样品的污染真菌进行分析,共得到4属7种真菌,包括Penicillium、Aspergillus、Fusarium、Mucor属,其中Penicillium polonicum、Aspergillus parasiticus以及P.crustosum是优势真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优势菌菌株产黄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A的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parasiticus主要产生黄曲霉毒素(AFG2、AFG1、AFB2、AFB1)和赭曲霉毒素A(OTA);而Penicillium polonicum主要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  相似文献   
86.
有毒动物可产生大量的药学活性成分。当前,NCBI等数据库中已汇集了大量的毒素序列和结构数据,但关于功能方面的介绍却非常少。新的毒素数据的增长对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毒素生物信息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显著降低实验的工作量,其利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将整理过的毒素数据归类储存在各数据库中,并整合进可对毒素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的生物信息学工具。以海螺、蝎子和蛇等来源的蛋白类毒素为例,对生物信息学在毒素数据管理和构效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7.
微囊藻毒素在滇池鱼体内的积累水平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鱼体内微囊藻毒素(MC)的积累水平及其分布特征,2003年4月和9月份两次在滇池试验区采集了鲢、鳙和草鱼等鱼种,用ELISA方法对鱼体中肝、肾、空肠、胆、肌肉等不同组织中M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C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且主要分布在鱼体的肝肾脏和消化道等器官,而肌肉和非消化道器官中毒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同鱼种不同组织对MC的富集程度也明显不同,鲢鳙中肝脏和肾脏这两个主要的靶器官对MC的蓄积能力就远高于草鱼。同时,不同季节MC在鱼体内的积累水平也明显不同,4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普遍低于9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最后按照WHO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的建议进行推算,所有鱼肉中的MC均没有超过其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0.04μg/kg人体重),初步推断鱼肉中MC暂时还未危及到人体健康,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88.
采用常规的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纯化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的缺失信号肽的97kDa营养期杀蚊毒素(Mosquitocidal toxin 1,Mtx1)蛋白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7.3kDa的Cyt1Aa晶体蛋白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Mtx1和Cyt1Aa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对致倦库蚊的毒力比单独毒素蛋白高,经统计分析表明两毒素蛋白对目标蚊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LC98处理浓度下,Mtx1和Cyt1Aa按3∶1混合的混合物LT50值比单独Mtx1的提前了6.36h。表明Cyt1Aa和Mtx1对致倦库蚊具有协同毒杀作用,提高对目标蚊虫的毒力、缩短半致死时间。该结果为深入研究Mtx1和Cyt1Aa的杀蚊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根据GenBank公布的腐败梭菌α毒素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并以腐败梭菌基因组为模板,经PCR特异性扩增出腐败梭菌菌株HeB01的α毒素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产物大小为1323bp,与GenBank报道的4个腐败梭菌参考菌株α毒素基因序列同源性高于99·5%。将扩增的α毒素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得到重组质粒pQE30-α,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中,得到重组菌株M15(pQE30-α),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可见表达的48kD特异条带;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实验表明:表达的α毒素与抗天然α毒素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α毒素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将表达的α毒素蛋白制成类毒素疫苗,免疫小鼠后,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表明该重组菌株有望作为腐败梭菌基因工程类毒素疫苗的候选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90.
刘潇 《生物数学学报》2007,22(2):265-271
研究周期性脉冲毒素输入的污染环境中具有生育脉冲的单种群捕获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通过数值模拟给出所研究系统的动力复杂性,并进一步指出脉冲捕获的时间对最大年度持续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