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8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39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71.
1992年3月至11月,我们在海南和长沙两地,先后使用38种化学调控剂,对水稻两用不育系,三系不育系及普通核不育系进行了喷施和注射试验,筛选出7种较为有效的调控剂,代号为CR1—CR7,其中CR5和CR7表现较为突出。这些调控剂对两用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效应,且CR1和CR2还能在可育条件下提高培矮64S的结实率,但所有调控剂对普通核不育系均无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72.
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在中国五通组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描述了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的营养部分,通过大量标本的观察,修订了前人有关其生殖部分和解剖部分的描述,并对其生殖部分进行了复原.同意Emberger(1968)的观点,将其归于Eviostachyrales中.  相似文献   
73.
尖孢镰孢一新硝酸盐营养突变类型与营养体亲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建荣  郑重 《真菌学报》1993,12(4):297-303
从73个尖孢镰孢不同专化型菌株上获得684个硝酸盐营养突变株。作相关氮源利用试验及亚硝酸反应后,鉴定出一新硝酸盐营养突变类型,亚硝酸盐还原酶结构基因类型,命名为nit8,占总突变株的6.7%,同时被鉴别的还有nit1,nit3和Nit M三种突变类型,它们分别占突变株总数的81.0%,3.8%和8.5%。此外,首次引入一种亚硝酸反应在这类研究中的应用,还提出了互补指数概念与公式来表示nit突变株营  相似文献   
74.
应用日立835 50型高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十五种常见食用花卉干样进行了水解蛋白氢基酸成分测定,结果发现:①花馔中酸水解蛋白氨的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占食用干物质的6.00—29.45%。②花馔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9.50—42.60%。尤以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为高。③花馔中甜、鲜类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分别占总氨基酸的25.94—39.89%,23.35—33.38%,花馔是兼有营养、颜色、美味的天然食物,值得人类利用。  相似文献   
75.
集约化养猪场排出大量污水对外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已广泛引起人们关注.本文采用漂白Ⅱ号溶液(Chlorine Water Ⅱ)对猪场污水怍脱色与脱臭及去除 COD 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漂泊Ⅱ号溶液对污水脱色,脱臭及降解 COD 的效果均比较理想.漂白Ⅱ号溶液用量为1%时,可除臭65%,降低 COD50%,并把原来污水由黑色变为淡黄色;漂白Ⅱ号溶液用量为2%时,可除臭90%,降低 COD 量65%,并把原来污水由黑色变为黄色.  相似文献   
76.
中药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属五加科植物,本文通过细胞化学定性、定位、定量研究探讨红毛五加多糖(AGPS)对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及机理。实验证明AGPS能使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体积增大,伪足增多,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内醣类、酸性磷酸酶、三磷酸腺昔酶、酸性酯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强。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上述单个细胞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提示红毛五加的扶正固本作用十分明显,本研究为AGPS的应用和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7.
王玉元 《生命科学》1993,5(3):20-23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用一些已知化学结构的合成物质,在一定的敏感极限范围时期,可以有选择地诱导植物产生雄性不育,以此可以在育种工作中达到人工控制花粉形成,和生产杂交种子。这类化合物自70年代以来,已作为一种专门的商品生产出售,并命名为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CHA)。  相似文献   
78.
兴安薄荷(Mentha dahurica Fisch.ex Benth.)为唇形科薄荷属(Mentha L.)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日本北方也有分布。在我国东北有作中药薄荷入药的。其化学成分研究甚少,仅俄国Pulatova报道其含有香豆素类成分。为开发利用我国薄荷植物资源,作者对全国薄荷属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其资源、生物学性状、孢粉学和化学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仅就兴安薄荷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79.
卡介苗对枯否细胞生物特性影响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卡介苗(BCG)是增强肝枯否细胞(KC)抗肝癌细胞作用的最佳免疫制剂之一。本实验是给大鼠BCG后,应用溶菌酶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KC,以图象分析系统测定KC的数量、分布和面积,以细胞分光光度计测定KC溶菌酶活性;分离KC体外受BCG作用后,用ELISA法测定RC的Fc受体表达。结果显示:BCG使KC数量增多一倍,尤以肝小叶周边带为显著;KC体积明显增大,细胞面积增大55.71%,周边带KC面积增大一倍上;细胞溶菌酶光密度增大64.35%;Fc受体表达增强64.82%。上述结果是BCG增强KC抗肝癌细胞作用有关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80.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