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9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580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911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905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914篇
  2002年   947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668篇
  1998年   612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780篇
  1994年   834篇
  1993年   709篇
  1992年   720篇
  1991年   637篇
  1990年   619篇
  1989年   591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87篇
  1986年   165篇
  1985年   212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木兰属和含笑属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木兰科的39种木兰属和含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进行了初步分析。两属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略有差异。木兰属中多数种的导管分于有单穿孔板,但有的可见到梯状穿孔板。含笑属植物的导管分子大多具有梯状穿孔板,仅有一种可看到单穿孔板。在具有梯状穿孔板的木兰属植物中,穿孔板的横隔数目较含笑属的多。木兰属的导管壁上一般无螺纹加厚;含笑属则相反。此外,在两属之间,导管尚存在一些其它差异。  相似文献   
32.
乌榄[Caoarium pimela(Koen.)Leenh.]是橄榄科(Burseraeeae)的一种栽培的经济植物。它盛产我国广东,以果实为主要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3.
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产扁苞蕗蕨和长柄蕗蕨的染色体及孢子发生情况。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n=26和n=28,都是有性生殖的二倍体。染色体基数26在蕗蕨属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它和膜蕨属、厚壁蕨属的密切亲缘关系。这两种蕗蕨的孢子囊通常形成128个孢子及少数256个孢子的情况被描述,它们应该被看成是有性生殖真蕨,尤其是在膜蕨科和薄囊真蕨中的其他较原始的类群中的正常的孢子发生路线。  相似文献   
34.
三种贝母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35.
L-赖氨酸分批发酵连续补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L-赖氨酸产生株纯齿棒状杆菌PI-3-2(Hsc-,AEC+)在8L自控发酵小罐上,用恒稀释率指数递增方式连续补加葡萄糖液进行L-赖氨酸分批发酵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投糖分批发酵时,较高糖浓度使比产酸速率Qp值下降,不能有效地提高产酸水平。采用连续补糖方式可以改变菌体竞争底物的能力或改善代谢途径,增大耗底物分数a2或真正产酸率yp,;从而增加表观产酸率Yp值,提高葡萄糖转化率。此方式的发酵属Caden动力学分类第I型,在发酵的中后期控制H等条件,可增加比产酸速率Qp值,提高发酵水平。PI-3-2菌株的产酸水平可由47.Mg/ml提高到64.2mg/ml(总糖浓度18.18%时),避离可达73.3mg/m1(总糖浓度22.73mg/ml时)。  相似文献   
36.
记辽宁东部新鳞齿鱼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产自辽宁东部红庙子盆地下桦皮甸子组的新鳞齿鱼属—新种——Neolepidotes liaodongensis sp. nov..根据新材料,将 Neolepidotes 与 Lepidotes 等属作了补充比较,增订了新鳞齿鱼属的特征.  相似文献   
37.
《广西植物》1987,(1):28-28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政(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  相似文献   
38.
莫新礼  钟业聪   《广西植物》1987,(4):287-291
<正> 小乔木。树高4—8米,嫩枝被灰黄色至黄褐色疏长毛。芽微小,倒卵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7)10—14厘米,宽(2)3—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1—2.5厘米,基部阔楔形,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上有疏长毛,叶片干后两面密布小瘤凸,叶缘1/2—2/3以上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叶柄长1—1.5厘米,被疏长毛。花单生枝顶,花柄极短至近无柄,开花时直经3—4(5)厘米,苞片和萼片不分化,8—10枚,外面密被银灰色至灰黄色绢毛,里面无毛,质脆易碎;花辦淡黄白色,倒卵形至阔倒  相似文献   
39.
黄燮才  韦家福   《广西植物》1987,(2):139-141
本文比较了中药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及其混淆品种垂花香草Lysimaehia nutantiflora Chen et C.M.Hu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以及茎、叶组织显微特征。指出垂花香草无灵香草特有的芳香。也无药用记载。应仔细区别,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40.
胡舜士  李信贤   《广西植物》1987,(2):167-171
<正> 广西广大农村的燃料主要依靠木柴。由于计划不周,大片丘陵山地天然植被愈砍愈光,人们常常要到几十里以外的山地去砍伐柴薪,费去大量的劳力。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栽培薪炭林的习惯,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象三江、融水、龙胜、临桂、环江、苍梧、岑溪、容县等地。为了解决农村燃料短缺,大力发展薪炭林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我们于1983、1984年专程到一些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查,现把材料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调查地区位于亚热带区域,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18—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12℃。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或黄壤,pH4.5—5.5。这样优越的水热条件,即使所在地土壤冲刷比较严重,要营造薪炭林应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