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广西灵香草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又名零陵香,为报春花科(Primulaceae)排草属(Lysimachia L.)植物,主产广西、云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1].灵香草性味甘、淡、平,具行气、止痛、驱蛔功能,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2]; 其挥发油香气浓郁且持久,是烟用香精的重要赋香剂之一.  相似文献   

2.
细梗香草驯化栽培技术①施开鸿郭达伟陈碧玲谢望铭(福建龙岩地区农科所364000)(福建长汀县策武乡366300)细梗香草(LysinachiacapilipesHense)又名香排草、香草。商品名称小叶灵香草。植株干后,具有浓郁香气且持久,定香力很强...  相似文献   

3.
成桂仁  金静兰  文永新  陈桂初   《广西植物》1986,(Z1):121-129
利用不同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并通过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和检索,从灵香草中鉴定出100个已知化学成分。此外,还鉴定出蔗糖、β—谷甾醇、棕榈酸。  相似文献   

4.
灵香草净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杀虫活性组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灵香草净油成分进行GC-MS-DS分析,共分离得到104个色谱峰,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其中6个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净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分别用灵香草原材料粉末及乙酸乙酯、95%乙醇等不同溶剂的提取液,对跳蚤进行了味杀、触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活性组分在乙酸乙酯提取液中。把该提取液稀释到5%时,对动物体表的跳蚤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5.
神香草的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芳香植物神香草在西安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重点介绍了栽培管理方法和繁殖技术,特别探讨了神香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何有乾   《广西植物》1983,(3):215-218+210
<正> 灵香草的斑枯病俗称“点蜡烛”病,历来是灵香草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分布于广西金秀县各个灵香草产区;融水、龙胜等灵香草产地亦有此病发生。一般发病率60~70%,严重的往往达80%~90%,甚至失收。如1980年8月,金秀县外贸局为扶植生产队发展灵香草生产,无偿拨给金秀二队种苗300斤,分给社员种植。灵香草生长到高约23—27厘米时,全部病死腐烂。因此,要发展灵香草生产,必须有效地防治这种病害。  相似文献   

7.
灵香草生物学及栽培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3年定点观测资料,分析了灵香草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的进程,定量地论述了灵香草生长发育与光、温、水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灵香草的高产栽培措施,对灵香草的引种、施肥、管理、抚育、采收等具有参考价值,试验观测方法也可供研究特种经济作物时借鉴。  相似文献   

8.
吴裕 《生物学杂志》2003,20(3):63-64
香草兰是一种颇受人们青睐的热带香料作物 ,果实中提炼出的芳香物质 ,被称为“食品香料之王”目前 ,全世界的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 ,市场潜力极大 ,经济价值高 ,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都有引种栽培 ,商家投入巨资开发 ,科研部门将其列为重点攻关课题。纵观一百多年的历史 ,香草兰栽培和利用研究有喜有忧 ,有成有败。1 香草兰栽培利用史香草兰原产于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 ,1 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当时的印第安人就已经把香草兰加在可可里制成名叫“巧克脱里”的饮料。 1 7世纪 ,香草兰作为商品输送到欧洲 ,1 9世纪以来 ,各热带国家和地区纷纷…  相似文献   

9.
烹调香草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用作烹调香草的植物种类很多,一些烹调香草也是药用植物,本文对世界主要烹调香草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串叶松香草Silphiura perfoliatum L.系菊科(Compositae)松香草属(SilphiumL.)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首次从朝鲜引进我国,1980年引种我所栽培,通过几年的试验观察表明:串叶松香草是一种高产、质优、适应性强的饲料作物,近年来,我省广泛发展和应用。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11.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rbcL and matK are the core barcodes in plants, but they are not powerful enough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losely related plant groups. Additional barcodes need to be evaluat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rimination between plant species. Because of their well-studied taxonomy and extreme diversity, we used Chinese Lysimachia (Myrsinaceae) species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core barcodes (rbcL and matK) and two additional candidate barcodes (trnH-psbA and the nuclear ribosomal ITS); 97 accessions from four subgenus representing 34 putative Lysimachia speci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many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pairs in subgen. Lysimachia were covered to detect their discriminatory power. The inefficiency of rbcL and matK alone or combined in closely related plant groups was validated in this study. TrnH-psbA combined with rbcL + matK did not yet perform well in Lysimachia groups. In contrast, ITS, alone or combined with rbcL and/or matK, revealed high resolving ability in Lysimachia. We support ITS as a supplementary barcode on the basis of core barcode rbcL and matK. Besides, this study also illustrates several mistakes or underlying evolutionary events in Lysimachia detected by DNA barcoding.  相似文献   

12.
五种珍珠菜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5种珍珠菜亚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其中瓣珍珠菜2n=24=12m+8sm+4st(2SAT)、黑腺珍珠菜2n=22=2m+4sm+6st+10t、泽珍珠菜2n=24=14m+6sm(2SAT)+4st和小叶珍珠菜2n=48=34m+10sm+4st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为首次报道。中国九江产的红根草核型2n=24=20m+4sm(2SAT)与日本产的核型2n=24=18m(1SAT)  相似文献   

13.
聚花过路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estiflora)全草提取物的氯仿、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槲皮素(Quercetin,2),3’-甲基杨梅黄酮(Larycitrin,3),牡荆甙(Vitexin,4),芹菜素-6-C-木糖甙(Cerarvensin,5)。其中化合物3,4,5为首次由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5种珍珠菜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对 5种珍珠菜属 (LysimachiaL .)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 ,其中巴东过路黄 2n =2x =2 4 =6m 4sm 6st 8t、光叶巴东过路黄 2n =2x =2 4 =6m 4sm 6st 8t、临时救 2n =2x =2 4=2m 4sm 4st 14t的核型属首次报道。过路黄 2n =2x =2 4 =2m 4sm 6st 12t和星宿菜2n =2x =2 4 =2 0m 4sm与前人报道的一致。本文还对该属已报道的 17种植物的核型资料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分析 ,对珍珠菜属植物的核型进化方向作了初步推测。另外对一存疑过路黄(2n =2x =2 4 =2m 6sm 4st 12t)与其近缘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珍珠菜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1种珍珠菜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两种类型,即黑腺珍珠菜型和金爪儿型。珍珠菜亚属的7种植物均属于黑腺珍珠菜型,黄连花亚属的4种植物均属于金爪儿型。种皮微形态特征支持以雄蕊群的构造为主要依据的属下分类系统,在亚属级水平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Duby)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3-羟基乌苏酸(1)、Isotachioside(2)、对羟基苯甲酸(3)、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原儿茶酸(5)、3,5-二羟基苯甲酸(6)、甲基-α-D-呋喃果糖苷(7)、尿苷(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和齐墩果酸(11)。化合物1、2、4、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6、9~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过去一直认为是日本特有的两种珍珠菜属植物作了归并和组合:将Lysimachia,tashiroiMakino归并作L.patungensisHand.-Mazz.的异名,将L.tanakaeMaxim.降级作L.christinaeHance的亚种处理.对此间植物在中国和日本的地理替代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珍珠菜属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形态学性状对珍珠菜属(Lysimachi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内类群包括珍珠菜属29个代表种以及珍珠菜族其它单种、寡种属;仙客来属(Cylclamen)被选作外类群。最简约性分析表明,珍珠菜属并不构成-自然分类群;在其严格一致化树的二岐分支中,异花珍珠菜(L.crispidens)单独构成一支,其它所有内类群构成一支。香草亚属(subgen.Idiophyton)、木黄连花亚属(subgne.Lysimachiopsis)以及珍珠菜亚属(subgen.palladia)均表现为单系群,而黄连花亚属(subgen.Lysimachia)则为一异形的并系群。球尾花亚属(subgen.Naumburgia)仍“内藏”于珍珠菜属的主体之中。而喉鳞花亚属(subgen.Seleucia)则偏离出来而与七瓣莲属(Trien talis)构成姐妹群。如何准确地界定珍珠菜属和进行属下分类群的划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的地上部分离鉴定出7种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丁香色酮(2)、槲皮素(3)、杨梅素(4)、杨梅苷(5)、蒲公英赛醇(6)和myricanone(7),其中化合物2、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1种珍珠菜属植物叶表皮纹饰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叶表皮外壁纹饰特征,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两种类型,即黑腺珍珠菜型和细梗香草型。这两种类型与以雄蕊群的构造为主要依据的属下分类系统的对应关系不密切,表明叶表皮纹饰特征在亚属级水平上分类学意义不大。但该属植物叶腺体的有无,颜色和分布以及叶表皮纹饰特征在种内相当稳定,种间差异较大,在种级水平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