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产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腹超声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月经量、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清E2、LH、FSH水平、肌瘤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5%(43/45)vs.75.55%(34/45)](P0.05);VAS评分、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05±0.23)分vs.(3.62±0.50)分,(192.35±22.10)mL vs.(236.54±24.57)mL](P0.05);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32.13±13.20)cm~3vs.(40.81±14.11)cm~3,(101.93±9.89)cm~3 vs.(118.36±11.20)cm~3](P0.05);血清E2、LH、F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0±1.02)分vs(10.34±2.21)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5.36±14.29)分vs(80.84±14.06)分](P0.05)。结论: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E2、LH、FS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硬化剂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36例,接受无水乙醇硬化剂治疗;治疗组44例,接受聚桂醇硬化疗法。测定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两组胆碱酯酶(CHE,cholinesterase)、碱性磷酸酶(ALP,alkaline phosphatas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谷氨酸转氨酶(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总胆红素(TBil,total bilirubin)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各组住院时间和囊肿闭合时间。结果:(1)术后1周、术后1个月,B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但仅术后1周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相近(P0.05);(2)术后1周,A组ALT、AST上升,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LT均降低,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腹痛、囊内出血、醉酒样反应、针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但仅腹痛、醉酒样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住院时间、囊肿闭合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肝囊肿,有效率高,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囊肿闭合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3.
以天香台阁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cv. ‘Tian Xiang TaiGe’)为材料, 研究干旱(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40°C)及干旱高温协同胁迫对四季桂叶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 干旱胁迫下, 四季桂活性氧(ROS)逐渐积累, 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 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 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 重度干旱胁迫下, 抗坏血酸(AsA)及其还原力(AsA/DHA)显著降低, 谷胱甘肽(GSH)及其还原力(GSH/GSSG)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中度干旱胁迫时达到峰值。高温胁迫显著增强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及AsA-GSH循环效率。干旱高温协同胁迫下, 四季桂所受伤害大于单一胁迫, ROS在抗氧化酶的作用下增幅减缓; 随着胁迫强度的加剧, AsA-GSH循环效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重度协同胁迫时显著降低, 无法维持氧化还原平衡。四季桂在干旱高温胁迫下能快速启动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 清除体内过量的ROS, 增加机体还原力, 以减缓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54.
文华安  应建浙 《菌物系统》2001,20(2):153-155
采自云南宾川县和贵州贵阳红菇属的一新种和一个变种分别命名为宾川红菇(Russula binchuanensis),和桂樱红菇小果变种(Russula laurocerasi Mezler var.microcarpa)。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7例VBI性眩晕症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8例和49例,对照组接受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眩晕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左侧/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VBI性眩晕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缓解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6.
罗皓  蔡俐  李奕成  刘磊 《生物信息学》2018,25(11):78-83
鉴于历史地图自身信息的模糊性,采用历史地图解译法对桂湖水系相关的历史地图进行解译绘制,通过解译图纸能较为清楚展示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而相对客观地总结其水系的演变特点。从城市水系与园林水源、水系周边建筑营建、水系空间形态划分3个方面,按照隋唐、宋代、明清、近代、现代的时间段对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从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的关系、水系周边建筑功能及附属空间属性的变化、水系形态的艺术划分3方面归纳总结水系演变特点: 1)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在形态结构联系上呈现出完整、完善、破坏、重建4个阶段,桂湖园林水系与新都城市水系在水系体系构成上经历融合、维持、撤离、融入4个阶段的变化。2)水系周边建筑功能经纪念性萌芽、公共性增强、纪念性强化、纪念性精炼的变化,其建筑附属空间布局经历游赏性空间错列分布、公共性空间沿岸排布、纪念性空间中心贯穿、纪念性空间核心主导的4个阶段,使得桂湖从以游玩聚会为主的驿站园林变为以纪念为主的公共园林。3)桂湖水系的形态结构划分呈一池三岛“粗”分、五岛两堤“概”分、五岛两堤“密”分与五岛两堤“旷”分的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57.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果厚壳桂幼苗未有准确对应于年龄的外部特征,通过相应样地中幼苗的解析,得出了以幼苗高度和基径对年龄的二元线性回归相对准确地划分幼苗年龄的方法,它优于单纯采用高工级或基径级划分年龄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为非毁坏性的研究现存幼苗的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黄果厚壳桂幼苗未有准确对应于年龄的外部特征,通过对相应样地中幼苗的解析,得出了以幼苗高度和基径对年龄的二元线性回归相对准确地划分幼苗年龄的方法,它优于单纯采用高度级或基径级划分年龄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为非毁坏性的研究现存幼苗的年龄结构提供了依据。1993年起开始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黑石顶黄果厚壳桂幼苗的年龄结构以2龄和3龄幼苗占优势,幼苗的年龄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年度波动性,其中由3龄到4龄幼苗多度大幅度地下降。将幼苗以每10cm为一级划分高度级发现黑石顶黄果厚壳桂幼苗中有一个以高度为10—30cm幼苗占明显优势的幼苗库,这个幼苗库主要由2—4龄幼苗组成。  相似文献   
59.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幼苗出生和死亡特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出生和死亡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具有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中以幼苗旺盛生长的季节率最高,且死亡者主要是1年生和2年生的幼苗,3年以上幼苗很少死亡,幼苗出生和死亡与种群密度,林内光照及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因幼苗生长的群落环境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0.
 本文在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群落生物生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测定了群落主要植物20种44株各部分器官的含氮量,研究了氮素在植物中的分布、积累和生物循环。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总贮氮量(kg·ha-1)是1021.14,其中乔木层986.64,灌木层5.57,草本层9.58,层间植物19.35;群落中植物吸收氮量(kg·ha-1·yr-1)为215.52,归还量172.19,存留量43.33。循环系数为0.80,周转期5.9年。氮的归还量大,循环系数高,周转期短,反映了南亚热带地区物质循环快速旺盛的特点,也表明了群落处于生长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