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贺辉  彭其安 《广西植物》2019,39(6):737-742
该研究采用密封舱法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环境(熏蒸箱内甲醛浓度设置为0.1~0.5 mg·m~(-3),熏气时间12 h),对6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进行甲醛熏蒸实验,测定了植物对甲醛的吸收效率、叶面伤害指数及过氧化物酶(POD)等指标。结果表明:这6种常见观赏植物对甲醛均具较好的净化效果,甲醛熏蒸浓度为0.1~0.3 mg·m~(-3),白鹤芋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最好;熏蒸浓度0.5 mg·m~(-3),绿萝和吊兰具有较好的净化和抗逆性能;铁线蕨对甲醛的耐受力较弱,适合作为室内甲醛污染的指示性植物。几种受试植物的POD酶与甲醛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植物POD活力变化是受甲醛胁迫后的主要抗逆应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氯雷他定。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及1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可减少渗出和中耳积液潴留,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促进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43.
黄万波 《化石》2010,(1):35-40
重庆春节兴隆洞遗址自2001年发现以来历时9年,先后作了5次发掘和4次采集测年样品,室内研究至今仍在积极进行。此间,笔者接到来函、来电或在网上问及三峡兴隆洞遗址的有关情况,诸如兴隆洞是怎样发现的?遗址里发现了多少珍稀文物?等等。  相似文献   
44.
水插鹅掌藤观叶又赏根周乃成鹅掌藤(Scheffleraarboricola)是五加科鹅掌柴属常绿半蔓生性灌木,原产于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生于沟谷密林中或溪边较湿润处,常附生于树上。由于该种耐阴性较强,掌状复叶常7-9枚小叶呈辐状展开,叶翠...  相似文献   
45.
绿色植物室内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从室内环境特点、植物的耐荫性、观赏性探讨绿色植物在室内的应用;通过多年的观察,筛选出适宜室内摆放的植物种类、应用方式及摆放时限;并简述植物在室内摆放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6.
《生命世界》2010,(7):78-78
科学家最近公布了一项关于实验室同卵双胞胎是如何形成的新理论。这一研究成果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提高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反应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IL-6)、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探讨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术前ACTH、COR、IL-6的基础应激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术毕该三项指标较术前升高,术后1d较术毕有回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毕睐后1d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弱于芬太尼组,且其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6-12
利用尸食性蝇类发育生物学推断死后间隔时间的前提是对其幼期种属的准确鉴定。本文对沈阳地区室内常见的4种尸食性蚤蝇幼期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根据其口器、体壁突起、气门和呼吸角等特征不仅可以区分虫龄,还可以鉴别4种蚤蝇。  相似文献   
49.
无论以何种模式进行步道工作假期.通常会先设计合适的室内与户外培训l课程.在工作项目的准备,依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筹划:一、搜集步道资料.选定施作步道。首先汇整公部门获得各地回报的步道受损状态情报,以及气候、交通,地质、地形、使用量、活动种类等数据。与步道专家及工作领队共同加以评估,选择本次工作队欲前往施作的步道。如:台风季节过后,有部分冲蚀状况但不过于严重的步道.就适合步道志工前往维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昆虫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常常会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值得关注。松墨天牛是松树萎焉病中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但松墨天牛在实验室饲养和野外的不同条件下,其形态及发育速率有较大的区别,其表观遗传响应机制并不明确。通过比较分析microRNA表达谱揭示室内饲养和野外采集松墨天牛幼虫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松墨天牛幼虫的表观遗传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illumina Hi Seq 2000平台进行microRNA高通量测序,得到了实验室饲养和野外采集松墨天牛老熟幼虫的表皮、中肠microRNA库。鉴定保守microRNA和预测新microRNA,并对micro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靶基因预测、靶基因GO注释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在室内饲养的松墨天牛表皮、中肠中分别鉴定出16、14个microRNA;在野外生存的天牛表皮、中肠中均鉴定出13个microRNA。与表皮相比,中肠的miRNA的表达量更高。与野外采集相比,在室内饲养天牛的microRNA表达量更高。17个microRNA表达量在室内饲养与野外采集的天牛之间有显著差异,比如novel-mir-62127、novel-mir-184731、novel-mir-290819等有明显上调,novel-mir-251851等明显下调。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在氨基糖代谢、几丁质代谢等糖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等脂代谢过程。【结论】室内饲养和野外采集松墨天牛老熟幼虫的microRNA库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的组织micro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提示经历室内恒定培养条件的松墨天牛具有表观遗传调控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松墨天牛发育、代谢的microRNA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