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1.
12.
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对香石竹切花衰老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苄基腺嘌呤(6-BA)和激动素(KT)均能改善香石竹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增加切花的鲜重,增大花径,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O2^-·于生成速率的增加,延长切花瓶插寿命2~3d。  相似文献   
13.
低pH对水稻黄化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暗诱导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pH条件下,水稻离体黄化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能在暗中诱导产生,其诱导过程约有2h的滞后期,亚胺环已酮(CHI,5ppm)和Na_2WO_4(25 mmol/L)能完全抑制这种诱导作用。在最适pH 3.0时,H~3标记氨基酸掺入NR的量比pH 7.0时约高2倍,表明酶活性的产生与酶蛋白的重新合成有关。 当低pH暗诱导时,BA(5ppm)和ABA(15ppm)能使酶活性分别提高约30%和80%,但它们都不能取代低pH在NR活性暗诱导中的作用。当存在1ppm CHI的时候,BA仍促进NR活性,而ABA则加强CHI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这提示BA与ABA在低pH暗诱导条件下促进NR活性的机制是不同的。在pH 7.0的光诱导条件下,ABA对NR活性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花生子房离体培养时,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子房膨大、子房柄伸长、根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都不同。L_16(43)试验结果表明,增加NAA浓度则促进子房膨大和根的生长,抑制子房柄伸长;增加GA_3浓度则促进子房柄伸长,抑制子房膨大,根和愈伤组织生长;增加BA浓度则促进愈伤组织生成,抑制子房膨大、子房柄伸长和根的形成。NAA 2mg L~(-1),NAA 2mg L~(-1) GA_3 0.2mg L~(-1),NAA 2mg L~(-1) BA 0.2mgL~(-1),和 NAA 2mg L~(-1) GA_3 0.2mg L~(-1) BA0.2mg L~(-1)四种处理均可诱导离体花生子房膨大,结荚级数达4.8~6.0级,结英率约80%。  相似文献   
15.
去顶去根花生幼苗库叶(上位叶)经10^-5mol/L BA涂抹处理12h和48h时,库叶ATP含量增加,分别高于对照19.4%和33.1%。ADP含量在处理后12-36h,不断增加,以后逐渐降低,接近对照水平,BA处理库叶减少AMP含理。BA促进库叶能荷值增加,调节总腺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BA处理库叶12h,叶片组织和线粒体呼吸速率增加,加强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滤纸法经对比试验及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混合生长素(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等量混合物)单用或与苄基腺嘌呤及三十烷醇相配合,对小叶米兰(Aglaia odorata Lour. var. microphyllina DC.,)空中压条生根的影响。发现三类生长物质适当配合或仅用混合生长素,都能大大改善米兰空中压条生根的质量,对加速繁殖有肯定作用。三因素最佳配合每枝压条的用量是:混合生长素3.0,苄基腺嘌呤0.075,三十烷醇10~(-4)毫克。在生产上每枝压条单用混合生长素1.5—3.0毫克亦可获得增加生根数目与根总长度以及提早生根的效果。 讨论了生长物质作用的可能原因,滤纸法及正交设计用于农业生物学试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6-BA对缺磷白羽扇豆排根形成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缺磷条件下白羽扇豆能够形成排根,并增加有机酸分泌.但上述过程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该文的结果表明,使用外源6-BA不影响缺磷白羽扇豆的生长和磷在体内的分配,但明显抑制了根簇的形成和有机酸分泌.经低浓度6-BA(10-8 mol/L)处理后转移至不含6-BA的缺磷营养液中继续培养的植株,其根簇形成和有机酸分泌得到恢复,甚至超过未经6-BA处理的缺磷植株;但高浓度6-BA(10-7 mol/L)对根簇形成和有机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可恢复.对6-BA影响缺磷的白羽扇豆排根形成和有机酸分泌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离体蒜苔饲喂带3H标记的6 — 苄基腺嘌呤(BA)后在暗中25℃下放置,分别在第 3、5、10、15、20天取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1) BA能沿着苔茎大量、长距离地上运,并在顶端的珠蒜中积累;(2) BA的这种运转具有很强的向顶极性;(3) 这种运转是一个平缓而稳定的过程,珠蒜中BA的积累与时间成较好的线性关系;(4) 顶端的珠蒜对BA的上运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对蒜苔内BA的运转机理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方志荣  周才懿  李佩华  清源 《广西植物》2018,38(9):1172-1182
该研究以马铃薯‘米拉’品种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固液双层"的培养方式,通过正交试验对其试管苗壮苗生长阶段和试管薯诱导阶段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蔗糖浓度、光照条件和CCC浓度对试管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双层"培养中,‘米拉’壮苗培养阶段优化的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硝酸铵为2 000 mg·L~(-1)、硝酸钾为2 000 mg·L~(-1))+500 mg·L~(-1)CCC+0.1%活性炭+0.1mg·L~(-1)DA-6+1 mg·L~(-1)6-BA+0.1 mg·L~(-1)NAA+3%蔗糖+6 g·L~(-1)琼脂,pH 5.8。试管薯诱导及生长阶段优化的培养基为MS_1培养基(微量元素和铁盐的用量为MS培养基的2倍)+1.5%活性炭+4 mg·L~(-1)6-BA+8%蔗糖。在试管薯诱导阶段,弱光4 h·d~(-1)培养诱导的试管薯,结薯指数、大薯率、薯块重量均优于暗培养。"固液双层"培养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在组织培养室内就可以大量繁殖‘米拉’试管薯,并且能增加原种的数量,这种方法也能用于马铃薯其他栽培品种试管薯的诱导。  相似文献   
20.
吲哚乙酸和共基腺嘌呤对菊芋再生新皮组织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