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05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中国海菜花属全部已知分类群的84个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性状,进行了R分析和主成分分析。R分析结果表明,被研究的性状可明显地划分为若干组高度相关的性状,它们或表明本属向次生性陆生和异花传粉方向演化,或具重要的分类价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仅前16个主成分几乎可保留84个性状的全部信息量,这说明在中国海菜花属分类研究中所选性状很合理;前3个主成分可保留总信息量的76.56%,说明在三维空间内能较好地反映中国海菜花属所有已知分类群间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22.
23.
24.
四福花[Tetradoxa omeiensis(Hara)C.Y.Wu]体细胞具有36个染色体。其核型组成为2n=36=6m+14sm+4st+12t,即具有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25.
秃疮花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果秃疮花 新种 图1,1—4 Dicranostigma platycarpum C.Y.Wu et H.Chuang,sp.nov. Chelidonium dicranostigma Prain in Ann.Bot.Gard.Calcutta IX,2:7,t.9.1901,nom.illegit.,non Chelidonium dicranostigma Prain in Bull.Herb.Boiss.Ⅲ:585.1895;Dicranostigma lactucoides Fedde in Engl.Pfl.-reich.211.1909,p.p.quoad.specim.Austro-Tibet.  相似文献   
26.
独叶草形态学的研究III.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和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独叶草 Kingdoinia uniflora 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规律。 花的各部分 多而无定数,呈螺旋状排列。花被片的脉序呈开放的二叉分枝,可分三类。雄蕊分能育和不 育两类,维管束单一,后者顶端的凹沟内具蜜腺,前者的花粉囊呈侧向-外向着生。心皮分化 为三部分,子房具柄,含1枚横生胚珠。开花时,心皮不完全闭合,属半开放型,近似黄连属(Coptis)植物。聚合瘦果,种子1枚,胚处于原胚期,胚乳丰富。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形态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27.
程用谦   《广西植物》1985,(4):323-326
<正> 帚菊属Pertya Sch.-Bip.乃菊科,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的一个小属,全世界仅24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山区。我国有17种,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西藏,北达甘肃、宁夏,南抵广东、广西等省区均产。  相似文献   
28.
柄锈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柄锈属的二个新种,一种是寄生在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蓼科)上的金线草柄锈(Puccinia antenori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浦城;另一种是寄生在花锚(Halenia sp.)(龙胆科)上的波壁柄锈(Puccinia undulitunicata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炉霍与甘孜之间的锣锅梁子。金线草柄锈的夏孢子堆均匀密布于叶背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亚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18—35×17—23μm,壁厚1—2μm,淡黄褐色,有刺,芽孔2个,生在腰部附近。冬孢子堆颜色较深;冬孢子棍棒形或椭圆形,隔膜处不缢缩或稍缢缩,25—45×13—23μm, 顶壁厚3.5—5μm,肉桂褐色,光滑;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生于隔膜附近。本种近似韦氏蓼柄锈(Puccinia polygoni-weyrichii T.Miyake),但其夏孢子壁厚度均匀,冬孢子顶壁增厚,而后者夏孢子顶壁增厚(5—7μm),冬孢子壁厚度均匀(2—2.5μm)。波壁柄锈的冬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黑褐色或黑色粉末状。夏孢子在冬孢子堆中混杂,近球形或宽椭圆形,22—25×18—23μm,壁厚2—2.5μm,密生小刺,暗褐色,有3—5个散生的芽孔。冬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隔膜处不缢缩,25—40×20—25μm,壁波状起伏,厚度不均匀(1.5—2.5μm),栗褐色;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近基生或基生。本种由于冬孢子壁呈波状起伏而不同于龙胆科植物上的其他已知的柄锈。  相似文献   
29.
土壤中含EB病毒诱导物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罗城县和北京市收集的土壤标本中发现有EB病毒诱导物。梧州市和苍梧县沿公路和江河两旁桐油树下的土壤标本,对EB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的阳性率为40~58%。在其他大戟科植物下的土壤标本中,也发现有EB病毒诱导物。对桐油树下土壤中EB病毒诱导物与鼻咽癌发生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在11种溶原性细菌系统中,以双层琼脂平板-纸片法检测药用植物肿节枫对前噬菌体的诱导作用,表明温和性噬菌体φ52 Ⅰ溶原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09,对肿节枫的诱导反应最为敏感。其它溶原性菌株,包括曾用以筛选抗肿瘤药物的大肠杆菌K_(12)(λ)-K_(12)S系统都呈阴性反应。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说明,仅肿节枫黄酮糖苷组分Ⅰ具有诱导活性。并与丝裂霉素C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