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通过开发本土环境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实现研究性学习校本化,课堂教学研究化。本文通过实验探讨了世界矾都的污染状况,以不同浓度的明矾溶液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来说明问题,实验表明浓度越高种子萌发率就越低,茎高也越低,根的末端干枯,坏死,表明了明矾对种子萌发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22.
选取3种具有不同传粉环境及花部结构差异明显的通泉草属(Mazus)植物,即毛果通泉草(M.spicatus Vaniot)、长蔓通泉草(M.longipes Bonati)和弹刀子菜(M.stachydifolius(Turcz.)Maxim.),观测其柱头触敏性行为,测量有关花部性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强度的刺激下,毛果通泉草的柱头最为迟钝(闭合时间最长),弹刀子菜最为敏感,而长蔓通泉草介于两者之间。此外,柱头触敏性最强的弹刀子菜比柱头触敏性相对较弱的长蔓通泉草和毛果通泉草具有更深的花色、更大的单花展示、更长的药柱距以及更大的花粉胚珠比。研究结果表明通泉草属植物柱头触敏性的进化与花部特征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影响传粉过程中对传粉者的吸引、花粉落置、传递效率以及植物交配系统的构成式样。  相似文献   
923.
水合脱水处理对油菜种子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杂交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均较低,但经水合脱水处理后,同明明显提高;且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糖分浸出量和脂肪酶活性均明显降低;而脱氢酶活活性有所提高,种子类脂过氧化反应明显减低,水合脱水处理中以水分平衡-浸泡-脱水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4.
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植被演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一个泥炭剖面高分辨率花粉资料序列,初步重建了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的植被演化过程。在3100 a BP以前,该地以固定沙丘上生长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等阔叶疏林为主;以后随着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增多,蒿属(Artemisia L.)和藜科等草本植物逐渐增加,而固定沙丘上的阔叶树则趋于减少。在1000~660 a BP期间,麦里地区几乎所有沙丘植物都经历了繁盛生长,蒙古栎种群的扩大尤其显著。3100 a BP以来植被和沙丘的演化可能同人类活动影响有直接关系,而1000~660 a BP期间的植物繁盛则由生长季雨量增加引起。花粉统计分析还表明,在森林草原等生态过渡带,花粉浓度和花粉沉积率比花粉百分比更好地指示了植被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25.
武汉市武昌地区气传致敏花粉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曝片法连续365d收集武昌地区3个调查点的气传花粉,全年共检出花粉48643粒,分属28个科、属。一年中出现2次花粉高峰,即3~4月份,8~9月份。其中优势花粉为悬铃木属(Platanus)、柏科(Cupressaceae)、松属(Pinus)、蒿属(Artemisia)等;最主要的致敏花粉为蒿属、豚草属(Ambrosia)。对影响本地区空气中花粉飘散的因素,几种优势花粉的致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6.
七筋姑花粉形态种内变异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东亚七筋姑分布区内10个产地11号材料花粉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外壁纹饰具有三种类型:1.芽孢形,即外壁密布芽孢状突起;2.拟网状芽孢形。外壁呈不规则网状,网脊由大小不等的小芽孢相互融合或连接而成;3.具穿孔芽孢形。芽孢部分连接或融合,并有穿孔形成。这三种类型在陕西南部-喜马拉雅地区均有分布,而第1种类型则主要分布在秦岭-东亚东北部。花粉外壁纹饰的多样性显示该种目前正处于强烈的分化阶段,但反  相似文献   
927.
14种蜂花粉的DNA和R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紫外光吸收法,分析了芝麻、葵花、泡桐等14种蜂花粉中核酸(DNA和RNA)的含量,以进一步探讨花粉的抗衰老作用。结果说明不论那一种花粉,均含有丰富的核酸,但种类不同的花粉其中核酸的含量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928.
来源于丁香假单孢杆菌的吲哚乙酰胺赖氨酸酯合成酶(indoleacetic acid-ly-sine synthetase)基因(iaaL)与来自烟草的在花药绒毡层特异表达(tapetal-specific)的启动子TA29融合后导入烟草,在转基因烟草中研究了这种嵌合基因的表达特性,并测定了各器官内源生长素水平.结果表明:TA29启动子只能启动iaaL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花药中特异表达,并导致转基因植株花药内源IAA含量的下降,但在完整植株上并没有对花药的正常发育造成明显的影响.当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不附加任何激素的改良Nistch H(NH)培养基上培养时,花粉胚胎发生频率下降至11%(对照在50%以上);当在NH培养基上补加0.2mg/L IAA时,转基因植株的花粉胚胎发生频率恢复到与对照相当(达55.7%),由此说明花药绒毡层细胞中IAA的代谢对花药培养中花粉胚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9.
黑龙江省鸡西城子河组被子植物化石层的孢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子河组为黑龙江省鸡西盆地主要含煤岩组,在其顶部已发现迄今已知全球最早期的被子植物大化石,近来在该层又陆续发现多粒被子植物花粉,为研究被子植物的发生及早期演化提供了有力佐证。本文报道了被子植物化石层的被子植物花粉及与其伴生的丰富多样的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共38属61种,其中描述了5属5种,包括2新种,推断其时代为Baremian期,并倾向于Baremian早期。推测当时该地为以海金沙科等多种蕨类植物及松柏类植物为主,兼具早期被子植物的十分繁茂植物群,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930.
烟草脱外壁花粉的电激基因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β-葡糖苷酸酶 GUS 基因作为报告基因 ,通过瞬间表达的检测 ,比较了烟草 Nicotianatabacum L . 脱外壁花粉、未萌发与萌发花粉的电激导入效果 ,探讨了不同电激条件及启动子对外源基因瞬间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脉冲时间常数为 13 ms时 ,导致脱外壁花粉和萌发花粉生活力下降约50 %的电场强度分别为 750 V/ cm和 12 50 V/ cm,在此条件下电激 ,二者的导入效果最好 .脱外壁花粉的GUS基因表达水平约为萌发花粉的 5倍、花粉粒的 30倍 .玉米花粉特异启动子 Zm13- 2 60 能启动 GUS基因在脱外壁花粉和萌发花粉中高效表达 ,而 Ca MV 35S的启动活性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