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31.
花卉柱式无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颂福  李止正 《植物学报》2002,19(4):477-483
于玻璃温室内的160 m2面积上,以干湿交替型盆钵组装起高200 cm, 直径15 cm的立柱77根,然后组成立柱“树林”并种花,25个科的共53种草花用同一营养系统管理,生长都良好,立柱“树林”象是花的“森林”,显示了良好的生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挑选不同种盆花组成不同情趣的家庭阳台花柱。阳台花柱具若干优点:新型盆钵具良好的水、气、肥协调关系,适合多种花卉生长;柱高任选,便手提携带;柱体能环绕中轴旋转使植物受光均匀;花柱底部是具中岛结构式底盆,起蓄水和稳定作用,还便于多根立柱串联扩大栽培量;有人工和自动浇灌两种系统,省工省时且干净卫生。  相似文献   
132.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永久型热休克蛋白HSC70在白菜花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HSC70在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细胞、花药壁绒毡层细胞中分布最多,在花原基、花托的维管组织、花粉母细胞以及发育早期的胚珠中的表达也较多。该结果与其他人用核酸杂交、同位素示踪等技术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本文对HSC70在白菜花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其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3.
In present paper,one of the T-DNA insertional embryonic lethal mutant of Arabidopsis is identified and designated as acd mutant.The embryo developmant of this mutant is arrested in globular stage,The cell division pattern is abnormal during early embryogenesis and results in distubed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Most of mutant embryos are finally degenerated and aborted in globular stage,However,a few of them still can germinate in agar palte and produce seedlings with shoter hypoctyl and distorted shoot meristem.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phenotype of this mutant,the joint fragment of T-DNA/plant DNA is isolated by plasmid rescue and Dig-labeled as probe for cDNA library screening.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analysis and similarity searching,a 936 bp cDNA sequence(EMBL accession #:Y12555)from selectoed positive clone shows a 99.8%(923/925bp) sequence homolgy with Alanyl-tRNA Synthetase(AlaRS) gen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Furthermore,the data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la RS gene is weak in early embryogenesis and declines along with globular embryodevelopment in this mutant Accordingly,the reduced expression of Ala RS gene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early embryogenesis of this lethal mutant.  相似文献   
134.
兰花蕉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兰花蕉花梗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子房基部的维管束排成两部分,外方为一轮大维管束环,中央为分散排列的小维管束区。前者的纸管束进入子房壁,后者进入子房的中轴,形成股座纸管束;及至延长都以后,股座维管束逐渐消失.子房壁上的维管束较易识别的有心皮背束、心皮背束伴束和隔膜束.三束心皮背束经延长部最终进入花柱和柱头.心皮背束指心皮背束务与其紧靠的大维管束,三枚心皮背束伴束最终分别进入三枚外轮雄蓝.三枚隔膜束中远轴面的两枚分别进入两校内轮雄蕊,而近轴面的一枚伴随着第六枚雄蓝的缺失最后进入唇瓣中央.子房壁其余的维管束进入延长部后,先向外分出一轮纸管束进入花幕,余下的中央部分排成一轮心形的线管来环.该环远轴面的维管束分为两半分别进入两枚侧生花瓣;近轴面即心形凹陷一侧初为两轮即外轮大的维管束与内轮小的维管束,后排成一轮并与近轴面的隔膜束一同进入唇瓣.兰花蕉的唇瓣既为花瓣成员,又含一枚缺失的雄蓝维管束,与姜目已报道的只来自退化雄蕊的竹芋科的兜状结构和美人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的唇瓣有明显区别.在旅人蕉科尚未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作者根据已有资料,对姜目雄蕊维管束系统来源和结构进行比较,初步认为在姜目的系统演化上,兰花蕉科与芭蕉料更近.  相似文献   
135.
兰科是种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约是730属,2万多种。我国约有150属,1000余种。作为单子叶植物最进化类群的代表,该科的教学是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系统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其花的各部分形态结构适应于昆虫传粉而高度特化,也由于教材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6.
沙枣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枣的花蜜腺位于花柱基部的筒状花盘上,属花盘蜜腺,其蜜腺位于花盘外方,由分履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具有角质层和变态的气孔器。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其液泡和淀粉粒都随着蜜腺的发育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最后形成的蜜汁由盘状蜜腺表面的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137.
报道了芒苞草属(AcanthochalmysP.C.Kao)的综合研究结果。从多学科的研究材料表明,芒苞草属(AcanthochlamysP.C.Kao)在解剖、胚胎、细胞、孢粉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性状和特征,即有原始的,也有进化的,同时还有一些过渡性的类型和特征。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方面,保留有与双子叶植物毛茛目(Ranunculales)相联系的特征。芒苞草科所具有这些性状和特征,在我国种  相似文献   
138.
毛喉鞘蕊花的微量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唇形科毛喉鞘蕊花全草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到2个新的微量成分,鞘蕊花戊素和已素。基于光谱分析,鞘蕊花戊素和已 素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α,7β-二乙酰氧基-8,13-环氧-6β羟基勒丹-14烯-11-酮(1)和7β-乙酰氧基-8,13环氧-6β,α-二羟基勒丹-14烯-11-酮(2)。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发表了石竹科一新属,假卷耳属PseudocerastiumC.Y.Wu,X.H.GuoetX.P.Zhang。该属模式种为假卷耳PseudocerastiumstellarioidesX.H.GuoetX.P.Zhang,近于卷耳属,繁缕属和鹅肠菜属。另报道一个中国地理分新分布种,异型花缕StellariadiverisfloraMaxim.。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究蜂花烧烫膏对深Ⅱ度烧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的的影响。方法:采用沸水烧 伤的方法,创建大鼠深Ⅱ度烧伤的模型,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烧伤复苏组、京万红组和蜂花烧烫伤膏组。并检测烧伤后1、3、6、 12、24、48 h 六个时间点TNF-alpha和IL-10 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伤复苏组在烧伤后1 h血浆TNF-alpha、IL-10 的含 量明显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NF-alpha的含量在12 h达峰值,IL-10 的含量在24 h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仍保持 较高水平。蜂花烧烫伤膏组与烧伤复苏组比较,血浆TNF-琢的含量六个时间点明显减少,血浆IL-10 的含量在1,3,6,12 h时间点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24,48 h 低于烧伤复苏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京万红组血浆TNF-alpha、IL-10 的含量对应时间 点趋势基本一致,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大鼠血浆TNF-alpha、IL-10 含量有明显升高,蜂花烧烫伤膏可 通过降低血浆TNF-alpha和升高IL-10 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