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992.
裸蕨植物是一类没有根茎叶分化,茎轴二歧分枝,具有原生中柱的最为古老、原始的维管植物或高等植物。由于化石裸蕨植物所处地层的古老性及其形态结构上的原始性,曾普遍认为,无论是古代生活的还是现代繁茂的维管植物或高等植物都是起源于裸蕨植物。因此,  相似文献   
993.
盐分和温度对盐节木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节木是新疆盐生荒漠中分布的优势植物种,对盐生生境具有适应性.利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温度、不同盐分类型(单盐NaCl或者土壤复合盐)和盐分浓度梯度对盐节木早期幼苗根长及鲜重的影响,探讨盐分和温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盐分(EC<6.25 dS/m)对盐节木幼苗根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高于这一浓度,根长生长逐渐被抑制.15/25℃的变温最有利于幼苗根生长,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根长生长均被抑制,但这种变化因盐类型不同而变化.15/35℃的变温有利于盐节木幼苗生物量的积累,5/15℃不利于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幼苗生物量积累在盐分浓度为9.38 dS/m达到最大.温度、盐分浓度及盐类型对盐节木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复合盐对盐节木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要小于单盐,可能是复合盐中的不同离子之间发生拮抗作用,削弱了单盐离子造成的毒害.  相似文献   
994.
将乐清毛蕨( Cyclosorus luoqingensis )处理为德化毛蕨(C.dehuaensis)的异名,南岭毛蕨(C.narlingensis)和少羽毛蕨(C.paucipinnus)处理为[梣]叶毛蕨(C.fraxinifolius)的异名,倒披针毛蕨(C.oblanceolatus)处理为南平毛蕨(C.nanpingensis)的异名,雁荡毛蕨(C.yandongensis)和寻乌毛蕨(C.xunwuensis)处理为华南毛蕨(C.parasiticus)的异名,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5.
龙头节肢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治友  张宪春 《植物研究》2009,29(5):513-516
采用原生境土、Knorp’s营养液和MS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对龙头节肢蕨(Arthromeris lungtauensis Ching)的孢子进行对照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孢子黄色,呈二面体型,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椭圆形,周壁瘤状,有刺,单裂缝;接种5 d后孢子开始萌发,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的发育为槲蕨型(Drynaria-Type);接种7 d后向丝状体发育,为3~8个细胞长;接种2周后向片状体发育,片状体呈长阔匙形,达6~8纵列细胞;接种6周后向原叶体发育,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毛状体二型(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和4~5个细胞分枝的毛状体)和假根分叉;接种9周后出现精子器,早于颈卵器1周出现和成熟;精子器具宽而短的柄,颈卵器的颈沟部较短而且通常弯曲。研究表明龙头节肢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毛状体,假根分叉,颈卵器弯曲等进化特征,并对其分类学意义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96.
1植物名称 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2材料类别 子叶节。 3培养条件(1)实生苗生长培养基:1/2WPM+6-BA1.0mg·L^-1(单位下同);(2)丛生芽诱导培养基:1/2WPM+6-BA2.0+IBA0.1;  相似文献   
997.
树木叶片面积与叶柄长、节间长和叶倾角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的叶片面积与叶柄长、节间长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个联系,在适当的理想假设下通过数学建模得到了反映树木叶片面积与叶柄长、节间长和叶倾角之间的关系模型.接着,文章对模型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分析与改进,并得到叶片面积与节间长、心茎距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最后,本文利用分别采集到的13种互生和对生树木叶子上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能够反映树木的叶片面积与叶柄长、节间长和叶倾角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槲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无机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分别培养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黄色,具单裂缝,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不具周壁,孢子外壁局部具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纹饰.接种后10~12 d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接种后20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形成顶端细胞的时间较晚.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数量丰富,多为单细胞,分布于原叶体背腹面及边缘.接种后60 d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接种后65 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的出现较颈卵器早10 d左右.颈卵器成熟后,颈部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原叶体受精后幼胚突破颈卵器生长.  相似文献   
999.
凤尾蕨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弄清其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报道了台湾凤尾蕨Pteris taiwanensis Ching ex Ching et S. H. Wu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另外11种凤尾蕨属植物为省新记录,分别是海南凤尾蕨、指叶凤尾蕨、多羽凤尾蕨、大明凤尾蕨、细弱凤尾蕨、线羽凤尾蕨、栗柄凤尾蕨、单叶凤尾蕨、细羽凤尾蕨、三叉凤尾蕨和鸡冠凤尾蕨。并证实凤仪凤尾蕨Pteris dalhousiae Hook.没有分布至中国。  相似文献   
1000.
蔡华  汪丽丽 《生物学杂志》2010,27(4):60-62,70
对同一生境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 L.)和节节麦(Aegilops squarrosa L.)的根尖细胞染色体作了分析,并从细胞学角度比较了两者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的核型公式为:2n=6x=42=24m+18sm(2SAT),属于六倍体的"2B"型,在第19号染色体上有一对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为2.13,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套染色体的3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48%;节节麦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属于二倍体的"2A"型,在第4号染色体有一对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1.49,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套染色体的14%,不对称系数为58.2%,表明同一生境下多年生黑麦草比节节麦更为进化,两者在染色体水平上没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