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9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自组装肽水凝胶是一类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疏水作用、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作用力来形成内部高度有序结构的多肽分子凝胶.自组装多肽凝胶具有易于设计合成、低免疫原性、低炎症反应、良好组织相容性、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为各种细胞提供近似于天然的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增殖、分化、黏附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因此,自组装肽水凝...  相似文献   
102.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微生物已经"开发"了特殊的毒力因子(包括效应蛋白质和表面蛋白质等),衍生出多种逃避或劫持自噬作用的策...  相似文献   
103.
自噬对鼠伤寒沙门菌所致的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鼠伤寒沙门菌与巨噬细胞共作用时细胞自噬对凋亡的影响,用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和未加RAPA的RPMI1640过夜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J774A.1,以携带一分子量为100kb毒力质粒的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毒株SR-11为受试菌。首先测定RAPA对菌量及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建立细胞感染模型,在细菌与细胞共作用后动态观察24h,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自噬泡的形成、Beclin-1和Bcl-2的表达、细胞存活率和胞内活菌计数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RAPA单独作用于细菌或细胞时菌量及细胞活性均无变化;而对细胞感染模型而言,RAPA作用与否细胞内的细菌数及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改变,RAPA可明显降低细胞内活菌数及其所致的巨噬细胞凋亡率(P0.05);RAPA干预组在细菌与细胞共作用早期,部分细菌可被双层膜包裹形成自噬泡,细胞超微结构正常;Beclin-1的表达量增加,而Bcl-2的表达量降低;后期细胞破坏程度明显轻于未用RAPA组。以上结果提示,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水平以减轻宿主细胞凋亡,可作为防治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4.
《生物磁学》2010,(20):I0003-I0003
细胞自噬与肿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而自噬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何种作用却一直存在争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朱卫国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因子FoxO1(叉头蛋白家族1)是诱导细胞自噬的关键蛋白,其抗癌作用与其诱导自噬功能密切相关。近日,《自然一细胞生物学》(NatureCellBiology)杂志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5.
乙肝病毒感染对细胞基本自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娟  时迎娣  杨怀义 《微生物学报》2010,50(12):1651-1656
【目的】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HBV感染对细胞基本自噬的影响,为HBV感染诱发肝癌以及HBV的免疫逃逸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利用乙肝病毒表达质粒瞬时或稳定转染不同肝细胞,通过计数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聚集数目检测自噬小体形成,western blot检测LC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ght chain 3,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脂酰化和p62的降解,通过构建HBV B型和C型X蛋白(HBx)的表达质粒并瞬时转染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对不同基因型X蛋白对细胞自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乙肝病毒感染后促进了LC3的脂酰化和p62的降解,增加了自噬小体的形成,增强了细胞的基本自噬。进一步研究发现,HBV感染增强的细胞基本自噬水平由HBx所引发,且C型HBx比B型对细胞基本自噬的增加更加显著。【结论】HBV通过HBx增强细胞的基本自噬,且不同基因型HBx对细胞基本自噬的增强程度不同,为进一步阐明HBV感染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检测LC3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上的表达情况,及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自噬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上皮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A549细胞0h,24h分别提取RNA,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LC3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凋亡坏死染色试剂盒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4h后检测对照组,3-MA组,MTB组和3-MA+MTB组的细胞坏死情况。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A549细胞4h,8h,16,24h采用Non-Radioactive Cytocity Assay的方法检测对照组,3-MA组,MTB组和3-MA+MTB组上清液LDH的OD值。结果:LC3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显著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LC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和坏死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和3-MA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MTB组和3-MA+MTB组有明显差异(P<0.05)。LDH检测显示MTB组和3-MA+MTB组上清液LDH的OD值数据两两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有时间依赖性。结论:肺泡II型上皮细胞自噬体在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导肝细胞选择性自噬的水平。方法:在雷公藤甲素给药处理小鼠的尾静脉高压注射GFP-LC3质粒,制备肝细胞自噬示踪模型,观察雷公藤甲素在动物体内诱导肝细胞自噬的水平。在GFP-LC3稳定表达的L02细胞株中转入RFP-P62质粒,用活细胞工作站和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导L02细胞选择性自噬的轮廓,同时也观察细胞自噬复合体LC3-P62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可显著诱导肝细胞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62蛋白和LC3II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活细胞动态观察及免疫荧光双标记实验结果表明LC3-P62存在共定位,提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肝细胞自噬流的形成。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肝细胞选择自噬,其生物学意义可能与肝细胞损伤后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108.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种抑制性T细胞功能亚群,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作用的发挥与其外周细胞库的维持密切相关。新近的研究显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维持其外周细胞库,一些功能分子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09.
张金屯  杨洪晓 《生态学报》2007,27(3):1005-1010
人工神经网络是较新的数学分析工具,其中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FM)具有较强的聚类功能。应用SOFM网络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研究。在讨论了SOFM网络的数学原理、聚类方法和步骤的前提下,分类过程在MATLAB(6.5)神经网络工具箱(NNTool)中编程实现。结果将89个样方分为13个植物群落类型。分类结果符合植被实际,生态意义明确,表明SOFM网络可以很好地反映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是非常有效的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形成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城市群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探测城市群地区交通通达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机理对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保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价值。基于多源数据分别测度了199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通达度以及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并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回归模型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揭示了交通通达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降低态势,山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平原地区;(2)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交通通达度和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二者之间主要的关系类型包括低交通通达度水平-低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高交通通达度水平-低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低交通通达度水平-高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三种类型;(3)空间回归结果显示交通通达度的增加会导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恶化,而且交通通达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可以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以及差异化管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