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51篇
  免费   911篇
  国内免费   648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533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1037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1345篇
  2011年   1228篇
  2010年   1112篇
  2009年   1192篇
  2008年   1253篇
  2007年   1140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984篇
  2002年   982篇
  2001年   756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634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608篇
  1996年   569篇
  1995年   685篇
  1994年   712篇
  1993年   534篇
  1992年   482篇
  1991年   429篇
  1990年   387篇
  1989年   380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118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刘志荣  覃营  刘晟源  刘演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11):1971-1974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鹿角兰属(Pomatocalpa)一新记录种——纹瓣鹿角兰[P. tonkinense (Gagnep.) Seidenf.],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纹瓣鹿角兰的花序疏生多数花,萼片、花瓣均具2条紫色条纹,中萼片及花瓣远长于侧萼片,与中国原记录的2种鹿角属植物容易区分。该研究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中国鹿角兰属植物图版及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2.
《西北植物学报》2021,(1):28-28
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C.Y.Wu ex H.W.Li],又名“千瓣莲花”“千叶佛莲”,为芭蕉科多年生大型草本。由叶鞘重叠覆瓦状排列形成的假茎高30~80 cm,叶片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0~110 cm,宽30~50 cm。花期3~10月,莲座状花序直立生于假茎之上,苞片黄色至橙红色,形如花瓣,层层由下而上次第开放,花序展开直径30~50 cm,苞片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3~20 cm,宽7~13 cm。  相似文献   
993.
利用MISA软件对密花香薷转录组42 362条Unigene进行SSR位点搜索,并对其SSR序列结构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密花香薷转录组Unigene序列中共检测到17 564个SSR重复序列,分布于11 903条Unigene上,出现频率为28.10%,平均每3 200 bp出现一个SSR位点。(2)单、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为密花香薷转录组SSR位点的主导基序类型,占总SSR位点的97.27%,3种主导基序类型中,单核苷酸所形成基元类型数量最多,共检测到169个基元类型(51.22%),单核苷酸(A/T)n基元类型占明显优势,二核苷酸重复类型(AG/CT)n基元类型占优,分别占总SSR位点的50.60%和12.17%。(3)单核苷酸SSR位点所包含重复次数最多(49),重复次数介于10~66,同一基序类型不同重复次数所形成的SSR位点数量差异较大,随重复次数的增加,SSR位点数呈下降趋势。(4)密花香薷转录组二至六核苷酸基序SSR序列长度集中在12~30 bp区间,共包含有8 190个SSR位点,占所统计SSR位点的95.60%,1 589 (≥20 bp)个SSR序列具有极高的多态性,占所统计SSR位点的18.54%。综合出现频率、分布密度、基元重复次数和长度变异等多个研究结果发现,密花香薷转录组检索到的SSR序列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潜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该研究为后续密花香薷SSR分子标记引物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巴氏芽孢杆菌是源于土壤的革兰氏阳性菌,人们利用其高效的脲酶活性诱导产生碳酸钙的现象开发了多种应用场景.然而,巴氏芽孢杆菌的生物矿化相关代谢机制还不够明确,尤其是对在矿化作用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脲酶基因结构、表达调控机制及关联代谢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当前,巴氏芽孢杆菌应用研究中面临的矿化反应不可控性及不稳定性等问题都源于脲酶代谢机制的研究匮乏.因此,进一步揭示巴氏芽孢杆菌脲酶的基因信息、表达调控机制及相关代谢机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转录组测序,对比了4种培养条件下巴氏芽孢杆菌的生长情况和基因表达情况,解析了脲酶的代谢机制,结果进一步证明ATP合成与脲酶表达及尿素水解相关联,最终预测了脲酶的双操纵子结构.  相似文献   
995.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毛齿藓短蒴变种(新拟)在中国的分布和毛齿藓属在新疆的分布。研究表明:(1)毛齿藓短蒴变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叶基部鞘状,突然狭窄成线状披针形,背仰,叶缘平展,中肋充满叶上部,背面粗糙,远轴面有厚壁细胞束分化,叶细胞长方形至短长方形;有假根生芽胞;孢蒴椭球形,稍弓形弯曲,蒴齿线状披针形,二裂至近基部。(2)毛齿藓属的3个分类单位在中国均有分布,毛齿藓短蒴变种以较短的孢蒴和蒴柄区别于原变种,以有根生芽胞、叶基部呈明显鞘状、叶缘平展区别于云南毛齿藓的无假根生芽胞、叶基部略呈鞘状、叶缘背卷。(3)在牛毛藓科中有许多类群与毛齿藓短蒴变种形态相似,但仅有毛齿藓属的叶在横切面上主细胞的远轴面有厚壁细胞束,而其他类群的叶在横切上主细胞的近轴面和远轴面均有厚壁细胞束。该变种的叶背仰不同于牛毛藓科其他属的叶直立;以具鞘部的叶、表面光滑的孢蒴、内弯的蒴齿区别于无鞘部的叶、表面有纵沟槽的孢蒴、直立的蒴齿的牛毛藓属。(4)该变种属北极 高山分布类型,表现出了明显的欧洲 亚洲 北美洲间断分布模式,可作为研究气候变化、海陆变迁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羊耳蒜属(Liparis Rich.)植物一新记录种——岩生羊耳蒜(Liparis petraea),并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岩生羊耳蒜与见血青(L.nervosa)在形态上相近,但前者叶银灰绿色,叶面平展,唇瓣基部胼胝体为短圆柱状突起,植株通常具珠芽而易与后者区分。岩生羊耳蒜居群内个体呈聚集式分布,并与其具有的珠芽繁殖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绿春县的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即葡萄树萝卜(Agapetes putaoensis Y. H. Tong & N. H. Xia)。葡萄树萝卜原记录产于缅甸东北部克钦邦葡萄地区。该研究对该种进行了描述,补充了该种发表时未曾描述的果实特征,并提供彩色图版以方便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标本馆(IMDY)。  相似文献   
998.
记述中国盔胸夜蛾属1新种:丁氏盔胸夜蛾C.dingi Cheng& Han sp.nov.,分布在中国陕西省,是本属的第2个种;文中还提供了本属基于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9.
《病毒学报》2021,(2):I0001-I0001
《病毒学报》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病毒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基础医学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刊名、并列刊名、主办单位、出版年、出版频率、中图分类号、ISSN号、CN号、邮发代号、编辑部地址、电话、网址、内容简介等。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记述中国刺蛾科1新记录属:拟线刺蛾属Caniatta Solovyev&Witt,2009及1新记录种:光拟线刺蛾Caniatta levis Solovyev&Witt,2009,并提供雄性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