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8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39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991.
目的:分析引起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方法:通过病例查找,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老年患者住院过程中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发病时间、发病率、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治疗措施、病原菌分布等数据.结果:本组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6%,明显高于同期院内感染发生率(1.6%);住院时间长(平均45± 5.9 d);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以恶性肿瘤(53%)、慢性阻塞性肺病(48%)、脑血管疾病(43%)多见;均接授多种治疗措施,其中使用7天以上抗生素(53%)、雾化吸入(48%)、留置尿管(43%)、使用糖皮质激素(41%)为多;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54.0%)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23.9%)、真菌(22.1%)、二重感染(19.0%)也常见.结论:老年患者容易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针对各种因素处理,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992.
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都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同时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途径.根据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开设医院感染课程三年来的一些实践经验,本文从教材的采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基础的同时,掌握与医院感染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上调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rip-1蛋白的表达量对TGF-β1诱导的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包装人TRIP-1基因重组腺病毒,用其感染NRK52E细胞36h上调内源性trip-1蛋白表达量,之后用10 ng/ml的TGF-β1对细胞进行刺激诱导,72h后做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①包装的人TRIP-1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能够有效上调细胞中trip-1蛋白的表达量.②上调细胞中trip-1蛋白表达量,对TGF-β1引起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所抑制,但对TGF-β1引起的NRK52E细胞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没有明显调节作用.结论:上调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rip-1蛋白的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高效可靠的成年犬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获得高产量与高质量的心肌细胞,以便进行犬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研究.方法: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灌流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左心室心肌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并利用单细胞收缩动态边缘检测系统测定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即刻分离的心肌细胞状态良好,复钙后的心肌细胞成活率达到70%-80%,转染重组腺病毒β2-EGFP培养48 h,心肌细胞成活率为60%-70%.给予持续电场刺激,心肌细胞可以保持收缩节律和幅度稳定30 min以上.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的活细胞产量高,质量好,节约实验成本和时间,为心血管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Visfatin是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它能够发挥拟胰岛素作用,并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合成及积聚,与糖脂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确切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成功构建了visfatin ShRNA腺病毒载体,并验证其对Hepal-6细胞visfatin mRNA表达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研究visfatin在影响糖脂代谢方面的作用机制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方法:将前期构建的pGenesil l.2-visfatin质粒双酶切,得到目的片段mU6-visfatinShRNA,克隆入穿梭质粒pShuttle-Basic-EGFP,I-CeuI+I-SceI双酶切后转入pAdxsi载体,经筛选、鉴定后,通过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后得到腺病毒Adxsi-GFP-mU6-visfatin,病毒颗粒法(viral particle,vP)和半数组织感染量法(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测定其滴度.感染hepal-6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检测visfatin的mRNA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VP法检测病毒滴度为3.20× 1012 VP/mL,TCID50法测得滴度为2× 1011PFU/mL.重组病毒感染后,对小鼠Hepal-6细胞visfatin基因mRNA表达抑制率>70%.结论:成功构建了visfatin 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能有效抑制小鼠Hepal-6细胞visfatin基因表达,为后期进一步研究visfatin在糖脂代谢方面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基因表达下调的生物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当地血液安全筛查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应用HBsAg ELISA检测试剂盒对回库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对血浆标本采用nested-PCR技术进行HBV核酸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序列分析.结果:在总计5498例次标本的检测中,共有5417例为HBsAg阴性;HBsAg阴性标本中nested-PCR方法检出13例HBV DNA阳性(0.24%,13/5417);测序结果显示隐匿性HBV感染者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61.5%(10/16),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8.2%,11/39,P<0.01).结论: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97.
microRNA是生物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选择性地作用于mRNA的3’非翻译区(UTR),对基因的表达起重要的调控作用。miR-132是发现较早的microRNA之一,我们对其在癌症、感染、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调节等众多生命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表达miR-192的重组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建立miR-192高表达的细胞模型,以研究miR-192在肝细胞中的功能。方法:将miR-192前体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构建miR-192穿梭载体pAdTrack-miR-192,经线性化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miR-192;线性化后,在QBI-293A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用包装成功的重组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72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进行定量PCR,检测miR-192和潜在靶分子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l)mRNA的变化。结果:获得670bp的miR-192前体基因,经过穿梭载体后重组构建表达miR-192的腺病毒载体pAd-miR-192;将pAd-miR-192转染QBI-293A细胞,第8d细胞病变及荧光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成功包装;感染HepG2细胞后,定量PCR检测表明miR-192的表达较对照增加了835.87倍,同时检测到细胞中RBl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构建了高效表达miR-192的腺病毒,建立了miR-192高表达的肝细胞模型,证明在肝细胞中抑制的RBl是miR-192靶分子,为后续miR-192在肝细胞中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背景] 布鲁氏菌可经口、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人和动物。小鼠是布鲁氏菌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型动物。[目的] 建立牛种布鲁氏菌2308不同途径和剂量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为布鲁氏菌小鼠感染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用101-105 CFU这5个不同感染剂量,分别经注射、口服和点眼方式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清,检测IgG、IgM、IgA抗体含量、脾脏重量及脾脏含菌量,评价布鲁氏菌经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效果。[结果] 10 CFU是注射感染BALB/c小鼠的最小感染剂量;105 CFU是口服感染BALB/c小鼠的最小感染剂量。101-105 CFU这5个不同感染剂量经点眼途径均未能成功感染BALB/c小鼠。在105 CFU感染剂量下,口服与注射感染组小鼠每克脾脏平均含菌量分别为105.673 CFU/g和105.009 CFU/g,无显著差异(P>0.05),但口服感染组小鼠脾脏平均重量为0.310 g,显著高于注射感染组0.165 g (P<0.01)。在试验期内,注射感染组和口服感染组小鼠体内IgG抗体的滴度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整体上,口服感染组IgG抗体峰值显著高于注射感染组;2组IgM抗体变化趋势一致;口服感染组有2只小鼠在感染28 d后产生IgA抗体,注射感染组均未检测到IgA抗体。[结论] 建立了牛种布鲁氏菌2308通过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的病毒。为了抵抗噬菌体的感染,细菌进化出多种抵抗噬菌体感染的机制,这些机制的阐析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噬菌体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细菌针对噬菌体感染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抵抗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讨论了这些防御系统的存在对细菌自身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细菌耐受噬菌体机制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