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李巍 《遗传》2007,29(8):928-928
问:我姐姐出生后大概7天,出现呼吸困难且气喘,进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包括气管镜检查,大约半年后,诊断结果为先天性纤毛不动综合征.姐姐因为这个病有几次差点抢救不过来,但姐姐还是活下来了,现在已经20岁了.她好象还有鼻窦炎,平时总觉得有鼻涕,说话有点鼻音.她不敢恋爱,害怕不能生育.请您告诉我她要面对怎样的情况?这种病是否是遗传而来的?作为妹妹的我能否结婚和生育?  相似文献   
42.
IRM-2近交系小鼠对电离辐射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IRM-2小鼠对电离辐射的耐受性.方法分析测定了IRM-2小鼠对137Csγ射线的LD50及经4.0Gy137Cs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总数、骨髓细胞DNA含量和脾结节的变化,并与亲代小鼠ICR和615进行了比较.结果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照射后,IRM-2小鼠对γ射线的LD50比ICR和615小鼠分别高1.73~1.57Gy和1.44Gy;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总数、骨髓细胞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且恢复得快;CFU-S的增加也较ICR和615小鼠明显.结论IRM-2小鼠比一般的纯系和杂交品系小鼠具有更强的辐射抗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脑室镜和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90例老年脑积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C组患者给予脑室镜和腹腔镜综合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A组63.3%及B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脑实质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镜和腹腔镜综合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脑积水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控下的肠息肉摘除术(LMCP)治疗效果,比较LMCP肠息肉摘除术对比常规肠镜下息肉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使用腹腔镜监控下结肠镜息肉摘除术,对照组单纯使用肠镜行息肉切除术。所有病人均观察并记录其预后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82例病人,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龄70岁。息肉平均大小为2.0 cm。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一次通便时间分别为13.2 h和24.5h,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风险比为1.81,95%置信区间为[1.13-3.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住院天数分别为4.5天和8.0天,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风险比为4.15,置信区间95%CI为[2.40-7.18]。结论:LMCP术对病人具有显著的获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手术操作更安全。因此,LM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创伤更小,住院周期更短,是息肉切除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正>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玉平教授负责的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5-04-12-063(国)](简称"真菌班")于2015年3月27~31日在蓉成功举行。真菌班分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实习两部分,从真菌形态及分类、真菌特征及鉴定,到抗真菌药物、真菌检查,再到各种浅部、深部真菌病的概述、诊断与治疗,涵盖真菌学基础知识和科研前沿,贯穿临床经验与诊治思维。冉玉平教授以《开班致辞:欢迎加入真菌世界》开篇,继而讲授《真菌的分类与命名》《实验室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203 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以及发病年龄与出血部位的 相关性。结果:203 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全部治愈,其发病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0~60 岁多 见(41.9%),下鼻道出血最常见(30.0%),老年人以鼻腔后下部位出血为主,青中年以鼻腔前上部位出血为主。结论:鼻内镜下电凝 结合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胃癌患者多数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不足10%。传统的开腹胃癌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好,近期疗效佳等优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早期胃癌的手段。本文就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ESD分别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微创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将逐渐代替开腹手术,成为早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8 例,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9 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行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效果、 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手术风险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 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肠胃功能恢复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 发症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16.95%(P<0.05);观察组保肛率达到81.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10%(P<0.05);两组2 年复发率和 转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 创伤小,根治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 相近,综合疗效优于开腹根治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120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80例(研究组)和行阴式子全宫切除术40例(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邻近脏器损伤,对照组输尿管损伤2例(5.00%),研究组患者出现手术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x2=3.968,P=0.046);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再手术情况;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残端均愈合较好,未出现阴道残端漏,患者无大小便困难及其他不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疗效优于阴式子宫全切术,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LTCBDE)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124 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TCBDE 组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组),各62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疗效及安 全性。结果:LTCBDE 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补液量较LCTD 组显著减少(P<0.05);LTCBDE 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3.23%、1.61%,显著低于LCTD 组的20.97%、11.29%(P<0.05)。结论:LTCBDE 创伤小、患者痛 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