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建立间苯三酚注射液无菌检查法。方法:薄膜过滤法。结果:按薄膜过滤法,用100m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菌,可以进行无菌检查。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间苯三酚注射液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类患者224例,基于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作均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实际麻醉效果。结果:在麻醉效果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不仅有助于患者尽快尽好恢复,同时还具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妇科宫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行妇科宫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结合妇科宫腹腔镜手术的诊断及治疗,探讨开展该手术的麻醉处理办法。结果: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处理后,88例病患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符合率88.0%。结论:宫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治疗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临床用途,需切实避免或减小人工气腹对病患呼吸系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麻醉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各种复杂类型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方法。方法本组62例复杂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完成56例,6例中转开腹。结果 Mirizzi综合征I型3例全部中转;胆囊管汇入胆总管过低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同一侧壁并行约2cm 1例,右肝管汇入胆囊管1例,均中转开腹;LC术成功56例,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熟悉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区内引外胆管结构的特点,细致解剖胆囊三角区,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位置,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复杂型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且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0%)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于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好,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6.
肝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非牧地区偶尔也可以见到,可以通过与狗等动物密切接触直接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虫卵或经消化道误食含有虫卵感染的食物或水源等方式感染使人患病,并且可以寄生于人体内各个部位,但以肝脏最为多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肝包虫病的诊断是防控本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不能排除肝包虫病的情况下,应结合病史、化验室检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明确诊断,以防止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原学等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和信息,本文将从肝包虫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方面对其诊断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腹股沟疝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尤其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Totally Extra-preperioneal Prosthetic,TEP)疝修补术,已经成为腹股沟疝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群,心血管基础疾病较多,全麻风险大,TEP术式疗效是否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还未有报道,本研究拟探讨针对老年人腹股沟疝修补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排除两种修补术明确的禁忌症患者,对研究入组的92例≥65岁腹股沟疝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TEP术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分组,术后分别统计:(1)围手术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疼痛等级、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2)远期随访指标(术后2年内的慢性疼痛和复发情况)。综合评估腹腔镜下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气治疗的综合疗效。结果:TEP术相比于无张力疝术只显示出在平均减少20 m L出血量及缓解术后24小时1个AVS疼痛数量级的优势(P0.01);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后96小时疼痛指数、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慢性疼痛指数及远期疗效等主要评价指标中均与无张力修补术相当(P0.05);但却大大增加了手术费用(P0.01)。结论:针对≥65岁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尤其是基础疾病多,对医疗费用敏感的人群,开展无张力修补术仍不失为目前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37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阴式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而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经腹、经阴道与经会阴三种超声途径测量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孕妇780例,根据测量途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60例,分别采用经腹、经阴道与经会阴方法测量宫颈长度。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三种测量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三组患者接受率相比,经腹组、经会阴组患者接受率明显高于经阴道组(P0.05);三组患者宫颈显示率相比,经会阴组、经阴道组宫颈显示率显著高于经腹组(P0.05)。经腹组中,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为48.46%,明显高于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17.69%(P0.05);经会阴组中,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为37.69%,明显高于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13.08%(P0.05);经阴道组中,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为36.92%,明显高于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13.46%(P0.05)。结论:三种超声途径测量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均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其中经会阴途径优势更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炎症因子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麻醉诱导前30 min,负荷剂量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10 min,之后给予患者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性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为止,对照组患者按照上述给药方法静脉输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4 h(T2)以及手术结束后1天(T3)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应时间点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水平,MMSE评分、TMT完成时间等认知功能;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时间的血清IL-6、TNF-α、CRP、cor、E、NE水平以及TMT、MMSE认知功能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观察组患者T1、T2、T3各相应时间点的血清IL-6、TNF-α、CRP、cor、E以及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T3各相应时间点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MT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血清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