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内蒙古准格尔旗对臼沟本溪组含腕足动物地层,对该地区本溪组腕足动物群和性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识别腕足动物群落的基础上,从种的分异度,种的相对丰度,群落空间分布与能量分配等角度探讨了该腕足动物群落的一些结构模式,指出Echinocochus elegans-Ohoristites weiningensis腕足动物群落已基本属于演替阶段中的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2.
乔丽 《古生物学报》2011,(2):166-175
统计广西中泥盆世不同沉积相区二十条剖面的腕足动物化石记录共计13目45科69属167种,其中Eifelian期47属73种,Givetian期32属100种.对不同级别分类单元的多样性分析表明,从Eifelian期到Givetian期,不仅腕足动物各个目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构有明显改变,而且各个时期不同沉积环境下的腕足动物...  相似文献   
13.
陈秀琴 《古生物学报》1995,34(5):611-618
详细补充描述了下泥盆统腕足动物Tridensilis Su,1976属的特征,附有内部构造系统切面图;分析和论述了Tridensilis属和Uncinulus属之间的异同,认为两个属之间的不同不仅在于背壳内部主突起的形态,而且两属的外部形态、壳饰的类型,腹壳肌痕区的保存状况、闭肌痕的大小以及肌隔发育状况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二叠纪一类形态很特殊的腕足动物——二叠贝类。在仔细观察了迄今所有的有关材料和采用系统切面法和电镜扫描技术分析部分标本后,认为二叠贝类代表着欧姆贝目的1个新支系,即二叠贝科,包括3属,其中1新属(Laterispina gen. nov. )和1新种(Laterispina liaoi gen. et sp. nov. )。根据二叠贝类在地层分布上所显示的形态变化,将二叠贝类的形态演化分成3个阶段: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和晚二叠世晚期。本文还探讨了二叠贝类的生态特点,认为它属近礁相生物群落中或浅海近浪基面泥质基底上生物群落中的高层附生悬食类,是二叠纪特提斯生物群的特有类群。  相似文献   
15.
Altaethyrella Severgina,1978是晚奥陶世的一种小嘴贝类,过去仅在阿尔泰和哈萨克斯坦发现。产于华南、华北晚奥陶世地层中的3种小嘴在,以往据其外部特征都鉴定为Rhynchotrema经采用切片技术研究其内部构造,发现均应改旭Altaethyrella属。Altaethyrella的主要特征是铰板分说防突起薄板状,极短小以及缺失中隔板和隔板槽,这与背中事板和隔板槽都是发育的Rh  相似文献   
16.
Costitrimerella gen. nov. 属于无铰纲腕足动物中的三分贝族.模式种Costitrimerella costellata gen. et sp. nov. 的模式标本采自浙江江山城西约5km的坛二村北和(土弄)里上奥陶统黄泥岗组的硅质结核中.因发育良好放射状壳线、背肌台前部强烈高隆又缺失台穹构造而与本族其它15属(壳表均光滑仅饰同心生长线纹)有重要的差别,它可能代表奥陶纪晚期三分贝族的一个奇特支系.志留纪三分贝族大都被认为是浅水产物.江山黄泥岗组紫红色泥岩中含深水的叶月贝(Foliomena)腕足动物群,但未寻获三分贝族化石,而夹于泥岩中的硅质结核未见叶月贝动物群的成员,却产三分贝族的代表,其生存环境尚待深入探查.  相似文献   
17.
湘中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平 《古生物学报》1993,32(6):716-724
描述产于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Trigonirhynchiidae的一个属-Hunanotoechia,包括2新种:H.tieni sp.nov.和H.elongata sp.nov.。该属在弗拉阶顶部绝灭。  相似文献   
18.
浙西江山晚奥陶世三分贝族—新属——Costitrimerell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ostitrimerella gen. nov. 属于无铰纲腕足动物中的三分贝族.模式种Costitrimerella costellata gen. et sp. nov. 的模式标本采自浙江江山城西约5km的坛二村北和(土弄)里上奥陶统黄泥岗组的硅质结核中.因发育良好放射状壳线、背肌台前部强烈高隆又缺失台穹构造而与本族其它15属(壳表均光滑仅饰同心生长线纹)有重要的差别,它可能代表奥陶纪晚期三分贝族的一个奇特支系.志留纪三分贝族大都被认为是浅水产物.江山黄泥岗组紫红色泥岩中含深水的叶月贝(Foliomena)腕足动物群,但未寻获三分贝族化石,而夹于泥岩中的硅质结核未见叶月贝动物群的成员,却产三分贝族的代表,其生存环境尚待深入探查.  相似文献   
19.
腕足类的相关生长与统计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涛 《古生物学报》1993,32(5):644-651
采用生物统计法中常用的双变量分析,研究腕足类种一级分类单位。选取壳长和壳厚作为一对相关变量,通过对生长线斜率和位置的假设检验,判断同属异种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差别。建立一个新种时,必须确认其相关生长线(line lf relative growth)具有正常的形式;标本残破不易正确划分时,可计算双变量的相关系数,预测样品是否划归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20.
黄冰 《古生物学报》2011,(3):304-320
灭绝事件对古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已引起关注,近期研究表明奥陶纪末大灭绝事件后多样性显著高于传统认识,而全球该时期腕足动物的古生物地理分布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已发表的和最新的资料及所掌握新数据的整理,建立全球腕足动物志留纪初鲁丹(Rhuddanian)早期(残存期)13个产地72属137个出现信息(occur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