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HMGB1)是一种多功能核蛋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时,作为一种典型的预警蛋白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分子发挥着多种功能。HMGB1多种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其在细胞中的定位,包括细胞核、细胞质以及通过主动分泌或被动释放到细胞外。在脓毒症和创伤等多种应激和疾病过程中,HMGB1在细胞中的定位发生动态变化,这一过程受翻译后修饰的调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现就HMGB1的不同定位和相应功能在脓毒症和创伤所致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39例,根据Sepsis 3.0定义,将脓毒症患者分成一般脓毒症组(n=73)及脓毒症休克组(n=66),根据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28d后的转归资料,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不同预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脓毒症患者血清IGF-1、HMGB1水平、急性病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MGB1、IGF-1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一般脓毒症组CD3~+、CD4~+、CD4~+/CD8~+高于脓毒症休克组,CD8~+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血清HMGB1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血清IGF-1水平则低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存活组CD8~+低于死亡组,CD3~+、CD4~+、CD4~+/CD8~+高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血清HMGB1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CD8~+、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与CD8~+、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血清HMGB1、T淋巴细胞亚群、IGF-1均存在异常变化,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血毒清联合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RRT)重症脓毒症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脓毒症患者1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毒清组、HHRT组和血毒清联合HRRT组(联合组),每组45例,治疗5 d。治疗前和治疗5 d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心指数(CI)]及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3组28 d病死率采用c2检验。 结果治疗5 d后,与联合组比较,HHRT组和血毒清组SOFA评分[(4.29±1.17)分比(6.15±1.39)分、(7.03±1.52)分]、APACHEⅡ评分[(11.68±2.12)分比(14.26±3.04)分、(15.17±2.85)分]、血清IL-10 [(36.61±6.50)μg/L比(42.75±7.42) μg/ L、(45.06±8.37) μg / L]、IL-6 [(130.26±41.04) pg/ mL比(169.84±46.75) pg/ mL、(178.36±50.91) pg/ mL]、PCT [(0.87±0.29) ng/mL比(1.96±0.47) ng/mL、(2.24±0.53)ng/mL]、CRP [(34.93±9.71) mg/ L比(51.67±10.32)mg/L、(56.79±11.82)mg/L] 、EVLWI [(4.12±1.38)mL/kg比(5.38±1.69) mL/ kg、(6.04±1.85)mL/kg]降低,而SVRI [(2079.54±124.75) dyn·s·cm- 5·m2比(1865.37±109.38) dyn·s·cm-5·m2、(1796.28±131.75)dyn·s·cm-5·m2]、ITBVI [(1189.40±92.36) mL/ m2比(986.97±75.32)mL/m2、(902.37±68.64) mL/ m2]、CI [(4.26±0.65) L·min-1·m-2比(3.83±0.58)L·min-1·m-2、(3.67±0.53)L·min-1·m-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联合组比较,HHRT组和血毒清组ICU住院时间[(14.82±4.40)d比(17.20±3.47)d、(18.46±4.25)d]缩短(P < 0.05)。 结论血毒清联合HRRT治疗重症脓毒症,对减少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作用,能够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在脂多糖(LPS)所致细菌脓毒症免疫抑制中树突状细胞(DCs)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细菌脂多糖刺激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模型,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on)、脂多糖组(LPS)、2-(4-吗啉基)-8-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脂多糖组(LY294002+LPS)、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脂多糖组(PDTC+LPS)和脂多糖+封闭PD-L1组(LPS+αPD-L1)。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 10 ng/ml)和白介素4(rmIL-4 1 ng/ml)的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于CO2培养箱37℃静置培养4 d后,LPS(10 ng/ml)处理DCs静置12 h获得PD-L1高表达的DCs作为免疫抑制刺激细胞。通路抑制剂LY294002(10 μmol/L)、PDTC (20 μmol/L)作用1 h阻断PI3K和NF-κB信号。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检测LPS诱导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 (PI3K/AKT) 信号通路活化情况;BrdU细胞增殖实验和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LPS诱导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上调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及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DCs表面PD-L1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PD-L1荧光信号强度增强,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和细胞质,DCs介导的T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1),γ-干扰素斑点形成细胞数下降(P<0.01)。与LPS组比较,LY294002+LPS组、PDTC+LPS组和LPS+αPD-L1组PD-L1荧光信号强度降低,T细胞增殖水平升高(P<0.01),γ-干扰素斑点形成细胞数上升(P<0.01),改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T细胞免疫抑制现象。 结论:PD-L1是介导脂多糖所致细菌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关键分子,PI3K信号、NF-κB信号也参与此免疫抑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5对脓毒血症大鼠引起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30只大鼠建立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脓毒症模型,随机均分为以下3组(n=10):阴性对照组(Sham组)、CLP组及CLP+Rg5组.各组分别于手术后24 h时检测大鼠血清TNF-、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IL-10含量;手术24 h后检测肺组织干湿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及NF-кB活性;HE法进行肺组织学评分.结果:CLP+Rg5组血浆及肺组织HMGB1和TNF-水平明显低于CLP组(P<0.05).CLP+Rg5组肺组织W/D、MPO活性、NF-кB活性及肺组织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IL-10水平24h时在各组动物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5可以改善脓毒血症引起ALI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治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的86例ICU烧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将其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等情况,分析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并分析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ICU烧伤感染患者中有33例发生脓毒症,发生率为38.37%;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占54.55%),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42.42%);单因素结果分析发现,烧伤至入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吸入性损伤、首次手术时间以及烧伤面积与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手术时间>2d、TBSA>50%是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烧伤感染患者易发生脓毒症,首次手术时间>2d以及TBSA>50%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ICU烧伤感染患者脓毒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清除率及危重疾病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及严重脓毒症患者92例,其中脓毒症休克37例,严重脓毒症者55例;存活60例,死亡32例。对本组患者血清PCT、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进行分析,探讨以上指标对其预后的评定价值。结果:1死亡组血清PCT、APACHEⅡ、乳酸分值均大于存活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小于存活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脓毒性休克组血清PCT、APACHEⅡ、乳酸分值均大于严重脓毒症组,LVEF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小于严重脓毒症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本组乳酸与APACHEⅡ呈正相关性(P0.01),早期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PCT、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脓毒血症预后的有效评估指标,通过对PCT、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监测以便尽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8.
史衍辉  夏璐  闫兵  张军  张永久 《生物磁学》2011,(7):1366-1368
脓毒症在外科临床工作中较常见,治疗相当困难;本文主要概述了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定位、结构特点以及一氧化氮合酶与脓毒症的关系,进一步说明由一氧化氮合酶介导的一氧化氮生成与脓毒症关系密切,而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脓毒症各阶段恰当的应用可能是有效治疗脓毒症、降低病死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IL-18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检测脓毒症大鼠血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8和NGAL的表达水平和铁离子浓度。铁离子处理后,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8、NGAL水平、细胞焦亡水平。NGAL蛋白或IL-18抗体治疗后,对脓毒症大鼠的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脓毒症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8、NGAL的水平(0.09±0.02 vs 0.33±0.03,0.02±0.01 vs 0.24±0.02,P<0.05)和铁离子浓度上升[(15.24±2.17)μmol/L vs(48.68±5.97)μmol/L,P<0.05]。铁离子处理后,肾上皮细胞中IL-18、NGAL的表达水平上升(0.10±0.02 vs 0.35±0.03,0.02±0.01 vs 0.24±0.02,P<0.05)、细胞焦亡水平上升(4.76±2.17 vs 38.11±7.65,P<0.05)。NGAL蛋白或IL-18抗体治疗后,脓毒症大鼠肾皮质(2.64±0.18 vs 1.51±0.21,...  相似文献   
110.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生物学功能是由其受体(TNF receptor,TNFR)介导的,可溶性TNF受体(Soluble TNF receptor,sTNRF)从膜上脱萍下来,不再负责信号传递,但能与TNF结合,中和TNF的生物学活性。sTNFR与IgG Fc组成的嵌合蛋白能有效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几童多发性关节炎,对其他与TNF相关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正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