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2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方法采用国产定量滤纸代替硝酸纤维素膜进行菌落杂交筛选。省去了真空烤膜和预杂交操作。末端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强的放射活性。  相似文献   
42.
自1986年获取人白细胞介素6(IL-6)分子克隆以来,IL-6研究已深入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已证明IL-6在免疫系统、造血系统、肝脏代谢等分化发育及功能表达中担负关键的作用。1987年发现建株的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细胞瘤在LPS或IL-1刺激后可以表达IL-6 mRNA。1988年发现IL-6可以促进嗜铬细胞瘤(一种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的细胞模型)向神经元分化,从而揭开了研究IL-6促神经母细胞分化效应的序幕。鉴于上述证据均为间接性证据,尚无法直接证明人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43.
44.
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肿瘤坏死因子(TNF或TNF-α)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与数年前相比可谓面目一新,当初仅了解TNF的抗肿瘤活性,但后来发现TNF对多种正常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生物学活性不仅与结构类似,结合同一种受体的淋巴毒素(LT或TNF-β)相近,且与结构迥异、结合不同细胞受体的白细胞介素1(IL-1)具有广泛的功能重叠性。 TNF及其分泌调节 TNF由分子量17kd的亚单位构成,依动物种类及分离方法的不同,可为2聚体,3聚体或4聚体,还不清楚多聚体是否为体现生物学活性所必需。人TNF为非糖基化蛋白,而几乎所有动物的TNF都为糖蛋白。 小鼠TNF分子由156个氨酸残基构成。家兔TNF在N端缺2残基,为154个残基。而人TNF由于在第73位插入一组氨酸,由157个氨酸残基构成。  相似文献   
45.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对中华大蟾蜍消化道(冬眠期与非冬眠期),脑及其他组织的5-HT分布进行了研究。5-HT免疫染色细胞位于脑干中缝核区和间脑的第Ⅲ脑室腹侧的室管膜细胞区。阳性神经元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常有突起与其他阳性细胞突起相连,上述部位中还有一些阳性神经纤维。消化道的免疫染色细胞密度在胃幽门、胃体和胃贲门处最高,食道和十二指肠次之,大肠和小肠最低。非冬眠期蟾蜍消化道内免疫染色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冬眠期的(P<0.05)。阳性细胞位于粘膜上皮或腺上皮细胞间,细胞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阳性反应的突起,有的突起伸入肠腔面或腺腔面,有的穿过基膜到达固有层,表明这些细胞兼有内、外分泌的功能。在甲状旁腺的主细胞间,肺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和肺泡管上皮细胞间都有5-HT免疫染色细胞,细胞呈立方形、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几个细胞成簇分布。  相似文献   
46.
本文采用Y-迷宫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模型,观察了1,6月龄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并运用Ca~(2+)的荧光探针和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检测了两组小鼠四个主要脑区(海马、皮层、小脑、中脑四叠体)突触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_i)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的分辨学习及记忆能力均下降,同时海马突触体内游离[Ca~(2+)]_i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47.
大鼠上丘到外膝体P—物质投射的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怀彬  罗Fu荪 《生理学报》1996,48(5):417-423
已知大鼠外膝体内有中脑上丘来的含P-物质的神经末梢,其机能不明,在离体的大鼠外膝体脑片上用单电极电压箝位的方法研究了P-物质对外膝体神经元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表明,P-物质可以使静息膜去极化,并降低膜电导。这提示P-物质抑制了线性钾漏电流。此外,P-物质还抑制去极化激活的慢失活的钾电流。低阈值钙电流和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整流(H或Q)电流。P-物质还可能抑制早钾(A)电流。因此,P-物质在外  相似文献   
48.
p16基因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编码蛋白是Cyclin D/cdk4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而抑制细胞增殖。p16基因在多种肿瘤中有高频率的纯合缺失和点突变,使之成为继p53之后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又一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9.
APC基因结构及功能异常与人类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瘤样结肠息肉病易感基因是1991年从结肠癌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APC基因产物功能不茂清楚,发现其可调节c-myc基因mRNA的成熟和ras基因的表达,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0.
磁共振谱对生物体无损伤性,无破坏性,对化学反应无干扰性,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磁共振谱中的1H、13C、19F、31P谱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方法学。另外还介绍了目前31P谱在肿瘤细胞生物学和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