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诱导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Flk1阳性细胞分化。方法:胶原酶法分离培养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细胞以含2-巯基乙醇的分化培养基培养,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Flk1阳性细胞分化水平。结果: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Flk1mRNA及蛋白表达极低,分化培养基培养后表达上调,48h达高峰(P<0.05),之后表达降低。结论:2-巯基乙醇可诱导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Flk1阳性细胞分化,为从中分选Flk1阳性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介导HIF-1α/VEGF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损伤的作用。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和MC+hUC-MSCs组。每组鼠数为7只,分别喂食不同饲料和治疗8周。检测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选用pearson。 结果(1)治疗末,NC组ALT、AST和HOMA-IR分别为(41.1±5.9)U/L,(51.7±5.2)U/L,(1.93±0.22)?U/?L低于MC组(153.9±7.1)U/L,(169.8±15.9)U/L,(23.20±2.63)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MC组比较,MC+hUC-MSCs组大鼠ALT、AST和HOMA-IR降低分别为(90.7±8.1)?U/?L,(110.0±13.1)U/L,(8.43±1.39)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光镜下NC组肝细胞形态正常;MC组肝细胞呈现脂肪变性,较多细胞核变形,肝小叶排列不齐伴炎症细胞浸润;以上肝组织病理改变在MC+hUC-MSCs组明显改善。与NC组比较,MC组大鼠NAS积分增高;与MC组比较,MC+hUC-MSCs组大鼠NAS积分降低[(0.42 ±0.23)分vs (9.15±0.41)?分、(5.15±0.29)分]。(3)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改变:与NC组比较,MC组大鼠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 0.05);与MC组比较,MC+hUC-?MSCs组大鼠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降低(P均< 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大鼠肝脏组织HIF-?1α表达与HOMA-IR指数呈正相关(P均< 0.05)。而且,大鼠肝脏组织NAS评分与肝脏组织HIF-?1α、VEGF表达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0.874,P均< 0.05)。 结论?hUC-?MSCs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诱导的NAFLD大鼠受损肝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与其下调HIF-?1α/?VEGF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用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条件培养基诱导hUCMSCs分化为RPE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鉴定hUCMSCs的表面标记分子;通过诱导hUCMSCs分化成为脂肪、骨和软骨细胞确定其多系分化能力;将hUCMSCs培养在猪RPE的条件培养液中并添加诱导因子来诱导hUCMSCs向RPE细胞分化。对照组与处理组Q-PCR结果采用t检验比较。结果 hUCMSCs表达CD105、CD90、CD73、CD44和CD29,但不表达CD34,CD45和MHCII等分子标记,在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可分化为脂肪、骨和软骨细胞。单独使用猪RPE条件培养液不能有效诱导hUCMSCs向RPE细胞分化,但联合应用猪RPE条件培养液和诱导因子(视黄酸,activin-A和人重组骨形成蛋白-7)可有效诱导hUCMSCs分化为RPE样细胞,RPE细胞标记分子RPE65、Mitf和Ck8/18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1±0.4、6.8±1.3和2.5±0.3倍(P〈0.05)。诱导产生的RPE样细胞呈多边形,但不含色素颗粒。结论猪RPE条件培养液联合诱导因子可有效诱导hUCMSCs分化为RPE样细胞,可能会为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慢性实验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50只7周龄的NOD/SCID小鼠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后,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25只)和UC-MSC移植组(25只)。UC-MSC移植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1×106 UC-MSC,模型组注射同样体积的PBS。分别于移植后1、2、3和4周收集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细胞移植前后肝组织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变化。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C-MSC移植治疗后肝组织表达人肝细胞特异性AFP,Alb,和内皮细胞特异性CD31,Flk-1。细胞移植4周后v WF标记的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同时伴有部分的肝功能改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从(55.71±11.33)U/L减至(36.75±12.80)U/L(P〈0.05)。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UC-MSC分泌几种重要的生长因子HGF,FGF-2,VEGF,和VEGF受体通过旁分泌的途径发挥肝组织修复的功能。结论在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人UC-MSC可以分化成肝细胞样细胞和内皮细胞样细胞,同时旁分泌多种细胞生长因子修复损伤的肝细胞,并伴有肝功能的改善。认为UCMSC移植或许成为将来肝脏损伤疾病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建立并优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与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方法:收集健康足月产胎儿脐带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标志进行检测,通过向成骨成脂分化对其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RT-PCR对其干细胞特性基因Oct4、Nanog、Sox2、Nestin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可在2周左右获得大量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表达CD29、CD44、CD105、CD106,低表达CD34、CD45;经成骨成脂诱导2周后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RT-PCR检测发现原代细胞表达Oct4、Nanog、Sox2、Nestin基因。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扩增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构建携带白介素-18(IL-18)基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一种工具。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MSCs,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hUMSCs的细胞免疫表型。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表达IL-18基因的慢病毒转染至hUMSCs,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hU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UMSCs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不表达CD34和CD45,符合hUMSCs的表型。成功构建携带IL-18基因的hUMSCs,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提示IL-18基因转染至hUMSCs并能稳定表达。结论:构建携带IL-18基因的hUMSCs并稳定表达IL-18,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实验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117.
为探讨用单纯生物学制剂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hUC-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研究用胶原酶Ⅱ、胰蛋白酶次序消化及两步离心法从人胎儿完整脐带中分离、纯化出hUC-MSCs;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银杏提取液和高糖培养基IMDM诱导hUC-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在hUC-MSCs诱导前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RT-PCR检测其胰岛相关基因的表达;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样细胞团(islet-like clusters,ILC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Cs中PDX-1和免疫活性胰岛素(immunoreactive insulin,IRI)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ILCs的IRI分泌量;Western blot鉴定IRI的性质。结果显示:纯化的hUC-MSCs呈间充质干细胞特有的形态特征:长梭形,平行或螺旋形排列;在上述单纯生物学制剂的诱导下,hUC-MSCs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在25cm2培养瓶的细胞生长面可见上百个ILCs;ILCs表达胰岛特异性基因pdx-1、insulin;ILCs呈PDX-1和IRI免疫染色阳性反应,双硫腙染色呈阳性;ILCs可分泌IRI,但多为胰岛素原(proinsulin,PI)。以上结果提示,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银杏提取液和高糖培养基IMDM可诱导hUC-MSCs快速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ILCs功能不够成熟,难以产生足量真胰岛素。  相似文献   
118.
陈丽仙 《蛇志》2005,17(2):126-126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经环氧己烷消毒的一次性产包,产包里面提供气圈。接产的3600例婴儿娩出后采用气圈套扎脐带,止血效果好,无1例脐部出血,婴儿脐部干燥,无臭味,脱落快,感染率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9.
《生理通讯》2005,24(3):69-69
加拿大科研人员最近在人的脐带上发现一种新的干细胞源,这一发现有望为骨髓移植和组织细胞修复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