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鹊树群落生物量和能量的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摄食水平(饥饿—最大量)及温度(5—15℃)下,对1—5g的真(鱼岁)的摄食量、排粪量、排泄量、代谢量,生长量及生化组成作了测定。真(鱼岁)的最大摄食量随体重及温度增加而增加。食物能量平均有6.5%损失于粪便中,5.1%损失于排泄物中。摄食代谢随摄食量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温度下,特定生长率与摄食量的关系是一减速增长曲线。当摄食不受限制时,生长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摄食受限制时,生长率随温度增加而下降。鱼体的干物质含量及能量含量随摄食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高原鼢鼠挖掘取食活动的能量代价及其最佳挖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苏建平 《兽类学报》1992,12(2):117-125
  相似文献   
4.
高原鼢鼠挖掘取食活动的能量代价及其最佳挖掘取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地下鼠,它主要挖掘取食杂类草之地下根茎,在挖掘过程中形成取食洞道。本文根据此特点,建立了挖掘取食过程中能量代价(E_(?))与取食道结构参数(土丘间距S、侧道长L、取食道半径b及洞道深度D)之间以及取食获能E_(fg)与S和b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分别以挖掘效率极大和取食效率极大为优化目标,导出同样的结果,即相同的最佳土丘间距S_(opt)。通过实验观测,计算出在矮嵩草(Kobresiahumilis)草甸生境条件下,最佳土丘间距S_(opt)=127.4厘米,与野外实测土丘间距(126.30±47.85厘米)无显著差异(t=0.312,P>0.50),表明高原鼢鼠的挖掘及取食行为符合最佳化原则。  相似文献   
5.
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1985—1987年对苏州市郊区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养青鱼净产7.5、11.25、15t/ha 3个产量级型池塘青鲤团头鲂产出能占养鱼总产出能的比例分别为82.49、78.03、79.34%;总投入能(太阳辐射能+辅助能)转移到鱼的总产出能转换率分别为0.19、0.24、0.31%;太阳辐射能转移到毛和净初级生产力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0.76、0.90、0.96%和0.61、0.72、0.77%;净初级生产力转移到滤食性鱼净产量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4.02、4.63、5.27%;辅助能转移到鱼净产量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12.20、11.33。11.74%。在3个产量级型池塘中,以15t/ha产量级的能量转换率为最佳型。  相似文献   
6.
滑菇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玉万  王云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21-323
本文研究了滑菇在木屑-麦麸基质上生长期间,菌体对基质的转化效率和基质中主要组分的降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12.43%,产量系数为16.94%。子实体阶段的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量以及非木质纤维素组分的减少量占子实体阶段基物中干物质减少量的百分比值分别为:5.85、17.54、49.13和27.48%。由此可见,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滑菇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分别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出现。进一步证明了:子实体阶段这两种酶的活性增加与子实体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欣  杨岚 《动物学研究》1990,11(3):229-236
本文报道分布于昆明地区的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在禁食和四季夜间能量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糖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在人为禁食条件下黄臀鹎的存活时间仅19小时,死亡时躯脂降低79%,去脂飞翔肌干重降低46%,肝糖降低96%。在夜间黄臀鹎消耗大量的储存脂肪,并以冬季的消耗量最大。肝糖提供的能量极少。在繁殖期和换羽期,储存的飞翔肌蛋白质在夜间大量分解以提供鸟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L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31P核磁共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研究了L_(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和615系鼠胸腺细胞(正常对照细胞)。结果发现在肿瘤晚期阶段,L_(7811)腹水肿瘤细胞的含磷化合物未进入完全不活跃状态。此外,腹水肿瘤细胞的磷脂组成与含量亦有明显改变。因此,~(31)P-NMR谱可做为观察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和某些磷脂合成宏观动态过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湘南山区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由于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和存在较多的随机因素,对农业系统实行全面定量研究是比较困难的,仅从定性的描述和一些经济指标来判定系统的优劣及系统的特征是不理想的。而从能量观点对农业生态系统加以分析则是一个全面且能定量的方法,并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够反映农业生态系统最基本、最本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热值最高,细根热值最低。(2)甜槠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达780584.1 kJ·m - 2,其中地上部分为678913.8 kJ·m - 2,占总量的86.98% ;地下部分为101670.3 kJ·m - 2,占13.02% 。(3)甜槠群落的能量年净固定量(1992年)为26856.2 kJ·m - 2·a- 1,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为1.29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