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原鼢鼠挖掘对植物生物量的效应及其反应格局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4):292-298
高原鼢鼠取食洞道处,在植物根系受损条件下,主要测定各类植物生物量变动的格局。原生植被样区,取食洞道回填土壤后,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显增加,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总生物量显降低。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与取食洞道的厚度密切相关。土厚厚度<5cm的取食洞道,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下降,土层厚度>10cm,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无显变化。高原鼢鼠长期栖息植被退化的斑块地,在取食洞道区域,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总生物量均显降低。结果验证了本提出的地下啮齿动物对双子叶直根类植物的存活具有负效应,对单子叶须根类植物则产生正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野外判别高原鼢鼠性别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贵  肖龙 《兽类学报》1993,13(4):307-307,287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川西北草原,终年营地下生活,为寻求建立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我们于1990年和1991年的4—6月,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乡测量和统计了雄性和雌性高原鼢鼠的洞道和土丘直径,剖洞观察并比较雄性和雌性鼢鼠的洞道结构和分布特点,分析了野外判别高原鼢鼠性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地下啮齿动物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啮齿动物挖掘形成的土丘数量变化以及分布是其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方法是计数法和填图法,存在工作量较大和误差较高等缺点。实时动态控制系统技术(RTK)是一种高精度的GPS测量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本文以甘肃省天祝县抓喜秀龙乡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分布区为调查区域,利用RTK技术实现了高原鼢鼠土丘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并结合Arc GIS软件实现了土丘数量及其相对种群密度变化的统计分析。RTK技术在研究其土丘空间分布特征、相对种群密度(以土丘数量代表)以及草地危害评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此方法不仅可用于地下啮齿动物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还可用于地上啮齿动物洞口数量和分布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高原鼢鼠推土造丘行为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和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研究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揭示高原鼢鼠栖息地利用和选择规律,为合理控制鼠害及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8月在祁连山东段选取面积为140m×100m的高原鼢鼠栖息地,消除景观尺度取样带来的气候、地形和土壤的异质性,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高原鼢鼠土丘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其与环境因子中土壤容重、土壤水分、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系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糖、粗蛋白、粗脂肪)以及各功能群丰富度(禾本科、莎草科、杂类草)的空间关系。半方差函数及普通克里格插值表明,高原鼢鼠土丘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且呈现聚集分布,各环境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交方差函数分析表明,高原鼢鼠分布虽与各环境因子在多种尺度下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关联性(正的或负的),但mantel检验发现土壤容重、莎草科丰富度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呈现显著的负空间关联性,杂类草丰富度和根系粗脂肪含量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存在显著正空间关联性。综上所述,高原鼢鼠主要栖息利用在土壤疏松、莎草科丰富度较低、杂类草较多和根系粗脂肪含量较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的平均每日代谢率(ADMR)在6—10月期间无显著变化(F=0.731 ,p》0.05),这可能与地下洞道中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有关。各月份ADMR合并统计为1.3027±0.2314毫升氧/克·小时。ADMR与体重(W,以克计)呈显著的负相关,两者间的回归关系为:ADMR=20.09W~(-0.50)。挖掘活动代谢率(MR_B)为4.6282±0.9332毫升氧/克·小时,相当于各月ADMR平均值的3.15—3.78倍。MR_B亦与W呈明显的负相关,回归公式为:MR_B=67.24W(-0.49).实验室条件(20℃)下,日代谢活动无明显的似昼夜节律现象,这可能是对黑暗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然而,自由生活状态下,鼢鼠的日挖掘取食活动却具明显的似昼夜节律,而且挖掘取食活动期间代谢率将明显地升高,据此推测:野外自由生活状态下的高原鼢鼠可能具有与日挖掘活动相伴随的日代谢节律,而且可能与地温的昼夜变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调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两种主要啮齿动物及其天敌动物的种群密度,分析天敌动物对两种啮齿类的捕食方式、捕食强度,探讨啮齿类动物的捕食风险及生存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分别为4.97只/hm^2和10.6只/hm^2,而它们的主要天敌赤狐、艾虎和香鼬的种群密度分别为0.16只/100hm^2、0.37只/100hm^2、3只/100hm^2。艾虎和香鼬在取食过程中主要搜寻啮齿类的洞道系统,全部食物几乎都来源于洞道系统内;赤狐或取食地面活动的鼠兔,或挖掘洞口待高原鼢鼠封闭洞口时取食猎物。高原鼠兔在赤狐、艾虎和香鼬的食物中所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00%、96.1%、100%,高原鼢鼠在3种天敌动物的食物中所出现的频次分别为87.5%、73.2%、0%。3种天敌动物对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捕食强度分别为0.703%和0.038%,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所承受的捕食风险分别为0.780和0.393。高原鼠兔在高的捕食风险下通过行为对策和繁殖对策增加其适合度,而承受捕食风险较小的高原鼢鼠主要通过封闭的洞道系统和高的存活率增加其适合度。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高原鼢鼠的年挖掘活动规律,及其与气候、植物地下生物量和物候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季节内的日掘土活动节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依其活动规律探讨了用土丘数估测鼠数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及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四肢骨,结果表明,地下啮齿动物高原鼢鼠的四肢骨比地面种类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对应骨骼粗壮,显示其较强的挖掘能力。与挖掘效率相关的尺骨挖掘动力臂系数,高原鼢鼠为0.3617,而高原鼠兔和根田鼠不到0.17。高原鼢鼠与其他两物种的四肢骨重量分布也明显不同:高原鼢鼠的前肢骨重量超过后肢骨,而高原鼠兔及根田鼠则正好相反;高原鼠兔及根田鼠的桡尺骨重量在四肢骨中最低,而高原鼢鼠的桡尺骨重量在四肢骨中则最高。这些特征反映了地下啮齿动物为了适应地下生活方式,其四肢骨骼系统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于研究地下啮齿动物的进化适应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樟子松人工林和种子园中防治东北鼢鼠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仁华  陈曦 《兽类学报》1991,11(2):152-153
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为地下洞栖害鼠,据作者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东方红林场对20个土丘群统计,平均每鼠每年破坏草场面积9.17平方米,拱土0.3564立方米,使草场退化,土壤沙化。近年来,又因该地区荒地植被被大量开垦种植,以草根茎为食的鼢鼠则进入附近林地,取食樟子松(Pinus sytyestris var. mongolica)之根。据调查,每只鼢鼠一年可危害4—7株,5—12年生的樟子松往往也被其食根致死,可见它已成为该地森林新的害鼠。1987—1990年我们在东方红林场对樟子松人工林和种子园中的鼢鼠进行灭杀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鼢鼠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两种栖息地中捕获高原鼢鼠 1 44只 ,将 92只鼢鼠的胃内容物对照已知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食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栖息地之间的植被组成有极大的差异 ,但是高原鼢鼠的食物组成在两种栖息地之间和性别之间均无明显的不同 ,不同植物出现的频次却有明显的差异。禾本科植物在高原鼢鼠的胃内容物中基本没有发现 ,对莎草科植物也只取食两个物种 ,高原鼢鼠所取食的植物主要是杂类草。在两种栖息地中高原鼢鼠喜食度指数最高的 9种植物均为鹅绒委陵菜、直立梗唐松草、丽江风毛菊、雪白委陵菜、美丽风毛菊、细叶亚菊、异叶米口袋、磨岭草和棘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Warwick Fraser 《Ostrich》2013,84(3):150-155
Fraser, W. 1983. Foraging patterns of some South African flycatchers. Ostrich 54:150-155.

The foraging behaviour of eight species of flycatchers found in South Africa was studied. Four feeding techniques were recognized: hawking, hawking-gleaning, gleaning and pouncing. The Chinspot Batis Batis molitor, Pririt Batis Batis pririt, Paradise Flycatcher Terpsiphone viridis and the Leadcoloured Flycatcher Myioparus plumbeus use hawking-gleaning as their main feeding technique and forage predominantly within the canopy of the vegetation. The Fiscal Flycatcher Sigelus silens, Black Flycatcher Melaenornis pammelaina and Marico Flycatcher Melaenornis mariquensis use pouncing as their main feeding technique and forage outside the canopy. The Spotted Flycatcher Muscicapa striata uses hawking as its main feeding technique and also forages outside the vegetation. While foraging the canopy-feeders are active and continually on the move through the vegetation in their search for prey whereas those foraging outside the vegetation are far less active and employ still-hunting, waiting for their prey to appear.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统计方法,对桔园内主要天敌食螨瓢虫(Stethorus che-ngi)、长须螨(Agistemus exsertus citri)、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和普通钝绥螨(Amb-lyseius vulgaris)对桔全爪螨(Panongchus citri)的控制作用,以及天敌与天敌之间、天敌与害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4种天敌对桔全爪螨的捕食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主效分析,表明桔全爪螨自身密度的大小对天敌的总捕食量影响最大。在这4种天敌中对总的捕食量影响最大的是食螨瓢虫,其次为长须螨,尼氏钝绥螨再次之,普通钝绥螨的影响最小。对各天敌间交互作用的分析表明,天敌个体大、活动能力强、捕食量大,他们的种内种间干扰程度也大,特别是食螨瓢虫种内种间干扰十分明显。其次为长须螨,而尼氏钝绥螨和普通钝绥螨的种内种间干扰较弱,在密度较低时,他们还表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本文还讨论了这4种天敌能有效地控制桔全爪螨的最大密度,以及在该密度下各种天敌密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6.
IMITATIVE FORAGING IN MIXED-SPECIES FLOCKS OF SEYCHELLES BIR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 W. GREIG-SMITH 《Ibis》1978,120(2):233-235
  相似文献   

17.
Bennett, G. F., Earlé, R. A. &; Peirce, M. A. 1993. The Leucocytozoidae of South African birds: Musophagiformes, Cuculiformes and Piciformes. Ostrich 64:73-78.

The leucocytozoids of the avian orders Musophagiformes, Cuculiformes and Piciformes are reviewed. Leucocytozoon dinizi Tendeiro, 1947 of the Musophagidae is re-described and a neohapantotype designated. Leucocytozoon centropi Fantham, 1921 is re-described and L. coccyzus Coatney &; West, 1938 is synonymized with it and a neohapantotype designated. Leucocytozoon squamatus Nandi, 1986 of the Pi-cidae is re-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Leucocytozoon capitonis n. sp. of the piciform family Capitonidae.  相似文献   

18.
A. Guillet 《Ostrich》2013,84(4):252-255
Guillet, A. 1979. Aspects of the foraging behaviour of the Shoebill. Ostrich 50:252-255.

The foraging behaviour of the Shoebill Balaeniceps rex. in relation to the bird's habitat and morphology, is described. The Shoebill preys on fish in shallow water, and uses platforms of floating vegetation as fishing sites. The Shoebill's behaviour in stalking, detecting and capturing prey is compared with foraging techniques used by herons and storks. The Shoebill uses a peculiar and complicated technique, called “collapsing”, for capturing prey.  相似文献   

19.
20.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丙万  蒋志刚 《动物学报》2002,48(3):309-316
从1998年8月到2000年6月,我们在青海省共和县和海晏县利用系统取样法测定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利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目标动物记录法研究了约200只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和采食时间,同时研究了普氏原羚对采食生境的选择。我们发现:(1)采食是普氏原羚的主要活动之一,占其活动时间的40.0%-65.6%。普氏原羚晨昏采食时间超过总采食时间82.9%;(2)普氏原羚在人为干扰小、食物丰富度高的地方采集,人为干扰与食物丰富度对普氏原羚的采食活动影响显著(P<0.01);(3)普氏原羚是广食性物种,共取食16科50种植物,其食物组成季节性差异极为显著(P<0.01);(4)食物资源影响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普氏原羚的食物中从11月份到第二年5月会出现替代性食物狼毒和马蔺,食物中狼毒和马蔺的比例随食物资源的下降而上升;在5月份,偶吃性食物沙蒿所占比例最大,为13.8%;(5)普氏原羚选择芨藤草草原以及其它食物丰富度高、隐蔽条件好和人类干扰少的生境作为采食区;几乎不在围栏内采食,但常在距离围栏1km内的生境中采食,对距离围栏1km以上的采食生境的选择为随机选择;普氏原羚不在沙丘中采食,而在沙丘边缘的生态交错带采食。基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人类活动和食物资源量对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