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81.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3):464-464
随着石油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油价上涨,以及源于石油生产的各类塑料制品废弃后难以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有“白色污染”之称),发展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塑料”(即生态友好塑料)以取而代之,是大势所趋,是塑料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塑料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日  相似文献   
82.
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7,他引:49  
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态足迹计算中能源足迹算法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外对生态足迹的研究集中在对长时间序列计算分析和计算方法的改进上,提出了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实际土地需求”法;国内研究还多限于生态足迹实例计算分析。探讨了生态足迹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就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83.
纤维素乙醇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提高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效率,以酸化、碱化、氧化、有机溶剂、离子液处理为代表的木质素去除方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常温常压条件下有效去除木质素的化学方法,必将加速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4.
生物质资源分布广阔而分散,且与环境、气候、土壤、土地利用等关系密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具有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以及易于与其他应用模型和算法相结合等特性,使其在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具有优势.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生物质能源GIS应用方面的研究,着重讨论了GIS在生物质能开发可行性、生物质资源量及分布评估、生物质开发利用布局、生物质燃烧气体排放评估以及生物质能源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进而提出了GIS在生物质能源方面应用的3个趋势,即丰富数据源、提升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能力以及方案在线生成.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体型和体内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扶桑绵粉蚧的寄主适应性和风险分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室内用8种寄主植物连续饲养扶桑绵粉蚧5代后,测量7日龄雌成虫体长、体宽和体重,并测定体内能源物质(脂肪、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寄主间的差异。【结果】取食不同寄主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体型和体内能源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取食马铃薯后,雌成虫体长达4.80 mm,体宽为3.07 mm,单头体重为7.11 mg,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雌成虫。取食棉花(Bt棉和常规棉)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58.77和57.70 mg·g~(-1));取食常规棉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75.02 mg·g~(-1));取食马铃薯后,脂肪含量最高(349.00 mg·g~(-1))。【结论】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体型和体内能源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取食马铃薯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体型较大,体内能源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应加强马铃薯上扶桑绵粉蚧的种群监测。  相似文献   
86.
“甘蔗复合群”是一类极具生物能源开发潜力的禾本科C4植物。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和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甘蔗复合群”植物资源评价和能源育种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介绍了“甘蔗复合群”的基本概念、属种分类及核心类群等研究背景。同时以甘蔗属和芒属核心资源为例,从“甘蔗复合群”能源植物遗传育种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杂交育种实践经验,探讨相关类群在植物系统分类和种质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为我国“甘蔗复合群”能源植物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7.
通过调查我国现有樟科油脂植物资源,本研究对74份(9属47种)樟科油脂植物样品的含油率、脂肪酸甲酯组成、碘值及其油酸甲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的评价标准,初步筛选出了19份(5属18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樟科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为樟科油脂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山茶科许多种类既是重要的食用油脂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脂以及化妆品或医药原料。通过野外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山茶科种子含油量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省山茶科植物有10属75种;其中含油率在50%以上的有9种,如油茶、浙江红山茶、短柱茶、细叶短柱茶、钝叶短柱茶、糙果茶、全缘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和石笔木;含油率为30%~50%的有13种,含油率为10%~30%的约16种。本文对江西省山茶科含油植物及其生态习性、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富油种进行了重点评价,认为油茶、浙江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全缘红山茶、短柱茶可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89.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the isoprene synthase gene in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PCC 6803 conferred upon these microorganisms the property of photosynthetic isoprene (C5H8) hYdrocarbons production.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isoprene from CO2 and H2O was achieved in the light, occurring via the endogenous methylerythritolphosphate (MEP) pathway, in tandem with the growth of Synechocystis. This work addressed the issue of photosynthetic carbon partitioning between isoprene and biomass in Synechocystis. Evidence is presented to show heterologous genomic integration and cellular expression of the mevalonic acid (MVA) pathway genes in Synechocystis endowing a non-native pathway for carbon flux amplification to isopentenyl-diphosphate (IPP) and dimethylallyl-diphosphate (DMAPP) precursors of isoprene.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the isoprene synthas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VA pathway enzymes resulted in photosynthetic isoprene yield improvement by approximately 2.5-fold, compared with that measured in cyanobacteria transformed with the isoprene synthase gene on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VA pathway introduces a bypass in the flux of endogenous cellular substrate in Synechocystis to IPP and DMAPP, overcoming flux limitations of the native MEP pathway. The work employed a novel chromosomal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synthetic gene operons in Synechocystis, comprising up to four genes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 promoter, and expressing three operons simultaneousl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an entire biosynthetic pathway with seven recombinant enzymes has been heterologously expressed in a photosynthetic microorganism. It constitutes contribution to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toolkit of photosynthetic microorganisms and a paradigm in the pursuit of photosynthetic approaches for the renewable generation of high-impact products.  相似文献   
90.
<正>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单一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