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0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56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胰岛素介体──肌醇磷酸多糖,被认为是胰岛素的第二信使,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肌醇磷脂是产生该介体的前体,经胰岛素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的磷脂酶C(PIPLC)水解,产生介体和二酰甘油(DG).本实验以人红细胞为材料,用3 ̄H同位素标记、有机溶剂提取、薄层层析及放射性自动计数等方法,分析胰岛素或PIPLC作用于红细胞后前体和DG的变化情况,以推测介体的产生机制.结果显示:胰岛素使红细胞膜上及释放至胞外上清的前体量均较对照升高,且使体系中的DG量升高;PIPLC则使红细胞膜上的前体量下降,使释放至胞外上清的前体量升高,推测:胰岛素或PIPLC作用于完整细胞时,激活了某种酶,使前体先从膜上释放至胞外上清,再被水解为介体和DG,同时胰岛素还可能激活完整细胞内再合成前体的机制,而PLPLC却不能.  相似文献   
62.
应用差值Fourier技术,立体化学最小二乘技术和XPLOR程序并辅以电子密度图的人工拟合,以三方二锌猪胰岛素模型为起点,解析了0.21nm分辨率BO-(L-精氨酸)牛胰岛素的晶体结构,最终R因子为18.2%,与标准键长与键角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022nm和 4.3°.从电子密度图与模型的拟合来看,独立区两个分子中B链N端加长的L-精氨酸清晰可见.相对于三方二锌猪胰岛素分子,B链N端晶体学微环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3.
64.
爱滋病及对其治疗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滋病及对其治疗的设想韩爱东(中山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广州510275)关键词爱滋病毒,爱滋病,治疗自1983年发现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和由它引发的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以来,它已是全球学界和公众密切注意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相似文献   
65.
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G-甲基-L-精氨酸(NMMA,NO合成酶的竞争性阻断剂)对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中cGMP水平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IL-1β(5、10、20U/ml)能抑制基础的和由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  相似文献   
66.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R.Levy对癌的研究也许会在两年之内提供商业机会。对Levy的结果虽须谨慎,但他在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若干淋巴瘤和白血病方面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种方法是对生产只能治疗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的发展,但这需要6个月时间且每个病人要花约5万美元。  相似文献   
67.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243-244
1972—1974年,我们先后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确定了烂鳃病的病原体为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lcola),白头白嘴病的病原亦为粘球菌之一,但尚未定种(Myxococcus sp.)。为了寻找治疗这两种病的有效药物,我们进行了以中草药为主的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68.
本文探索了用小分子化合物对胰岛素进行化学修饰,以增加口服降血糖的可能性.制备了乙酰胰岛素、琥珀酰胰岛素和半乳糖酰胰岛素.这些胰岛素不仅较好地保持了天然胰岛素的活性,而且其口服降血糖作用也较天然胰岛素明显增加,其中琥珀酰胰岛素是天然胰岛素的口服降血糖作用的二倍以上.这为口服或肛门给药的胰岛素新剂型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了[B10,22-Asp,B25-Tyr-NH2]-去B链羧端五肽胰岛素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这一类似物的生物活力比去五肽胰岛素(DPI)的活力高一倍,但却比Gerald所报道的[B10-Asp,B25-Tyr-NH_2]-DPI的活力低很多,说明后者的高活性可能依赖于分子中B22-Arg的存在。  相似文献   
70.
从猪胰脏的酸醇提取液中纯化了一个新的活性多肽——胰岛素拮抗肽,它在整体和细胞水平上对胰岛素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猪胰脏的酸醇提取液经CM-52、BioGel P-6、DEAE-52及RP-HPLC纯化后,可得到纯的胰岛素拮抗肽。它能剂量相关地抑制胰岛素在离体大鼠脂肪细胞中的促脂合成活性,抑制50%胰岛素活性时所需的胰岛素拮抗肽为2.0×10~(-10)mol/L与被拮抗的胰岛素剂量在同一水平上。该肽含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分子量的3 000,其N-末端是封闭的。胰岛素拮抗肽的上述理化特征及其对胰岛素的拮抗活性均不同于目前已知的胰脏活性多肽。它对脂肪细胞中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