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7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39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芽孢杆菌属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芽孢杆菌能产生不同的胞外多糖,根据多糖中的中性糖组成,可以把产生多糖的芽孢杆菌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中性糖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菌株,计有B. subtils, B. pu-milus, B alvei B. cereus, B. sphaerieus, B. lichniformis, B. laterosporus, B.Pulvifaciens,B.brevis,B.Mycoides,B.Polymyxa,B.Popilliae,B.Macerans,B. fitmus B. megaterium; 第二类为中性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菌株,计有 B.polymyxa,B. larvae, B. thermop-hilus B.Mycoides;第三类为中性糖由四种以上单糖组成的菌株,计有B. megatetium, B.coagulans 和 B.Circulans B.Polymyxa B.Larvae产生的胞外多糖是一种类琼脂型的多糖,它们的水溶液(1%)具有加热熔化,冷却后凝固的特征,这种多糖是酸性多糖,它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糖醛酸组成。  相似文献   
32.
一株新的具有脱色能力的琼脂分解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株具有脱色能力的琼脂分解菌的分离、脱色现象及细菌学鉴定结果。该菌株分离自琼脂生产工厂周围的土壤中。它能在琼脂培养基上脱除废糖蜜的黑褐色色素,能分解淀粉和琼脂,利用纤维素生长,液化明胶。培养新分离菌不需要生长因子,不产生吲哚、硫化氢、荧光色素及扩散性色素。新分离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井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wellantypicum n.Sp.)。  相似文献   
33.
用标准的磷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百合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期间及其前后三个时期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TP 酶)活性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定位。结果表明:(1)在穿壁前,ATP 酶活性主要定位于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在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和某些局部的基质(groundplasm)中,也表现有 ATP 酶活性反应的产物;但在染色质和核仁中,一般都没有这种反应。(2)在穿壁时,染色质从一个细胞穿壁转移到另一个相邻细胞,同时看到染色质和核仁内出现密集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腔内以及质体的片层上也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而在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内 ATP 酶活性明显降低,甚至看不到明显的活性反应。(3)在穿壁后,质膜及细胞间隙中又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但核内染色质上的 ATP 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而核仁内则仍有较高的活性。同前二个时期一样,内质网、高尔基体和质体上的 ATP 酶仍表现明显的活性反应。最后讨论了三个不同发育时期 ATP 酶活性及其分布部位的改变与染色质胞间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应用一交变电场(正弦波,500KHz,175—225V/cm),分别将裸大麦(正常或正常与黄化)、蚕豆、烟草的叶肉原生质体在一定间隔、平行的两电极间排列成串。再附加单个的方波脉冲(10—40μs,800V/cm,因不同的材料而异),以诱导相邻原生质体局部接触区发生质膜的可逆击穿而形成融合。上述正弦波和方波脉冲均由自制的细胞融合仪发生。在本实验条件下,融合率可达50%以上,并探讨了方波脉冲讯号以及其它有关的条件对于融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团花的种子中有抑制物质,把种子和果实的其它部分分别用有机溶剂提取和分离,所得粗提物经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纯化后,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测定,并结合生物鉴定,证明种子和果实其它部分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脱落酸。种子中的含量为11.7μg/g干重,其它部分15.8μg/g干重。  相似文献   
36.
用具有LpDH活性,但不能分化植株的烟草冠瘿瘤B 6 S 3为亲本的原生质体,和与之有相反特点的正常烟草xanthi品科叶肉原生质体间融合,由融合处理的原生质体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再生了植株。对56株叶片的LpDH活性电脉分析表明,有75%植株含有不同程度的LpDH活性,即能合成章鱼碱。随植株发育成长,一些植株的LpDH活性有减弱或丢失现象。但叶片形态具有双亲部分特征,表明烟草冠瘿瘤的LpDHT活性标记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转移 到烟草xanthi细胞中。  相似文献   
37.
噬菌体可作为检测和区分植物病原细菌的一种手段。有关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噬菌体的研究工作报道不多,姜瘟菌株上的噬菌体则还未见报道。本文所报道的关于分离自土壤的青枯假单胞杆菌姜瘟菌株(ZO-12)的噬菌体ZP-2和ZP-3生物学性状的研究结果,可为这些噬菌体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细菌多糖产生菌种类很多如黄单胞菌、产碱杆菌、明串珠菌、贝耶林克氏菌、假单胞菌以及其他土壤细菌等等,其中黄单胞菌产生的多糖黄原胶(xanthan),已工业化生产,在工农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开辟新的胞外多糖来源也引起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9.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是人类的良性皮肤赘瘤。有关本病病原的性质曾有过许多研究,其病毒性病因也早已确定。但有关本病的病毒和受侵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还不多,而且意见仍不一致。近年来由于病毒与肿瘤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注意,传染性软疣再次被列入研究的内容。由于大量动物病毒性肿瘤的发现,病毒可以引起某些动物肿瘤的问题已经很少有人怀疑,但是病毒引起肿瘤的机转,尤其是肿瘤病毒与一般传染性病毒之间的区别何在。  相似文献   
40.
从臭味假单胞菌中提纯97倍的AcAcCoA硫解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是均一的一带。该酶分子量为170,000,每分子含有4个亚基,亚基分子量为42,000。该酶的等电点为pI6.7。它的N-末端为丙氨酸,N-末端是单一的。该酶催化反应的Km值为10.2μ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16.7μmol/min·mg。 臭味假单胞菌细胞粗提液透析后,经DEAE-纤维素(DE-52)柱色谱,从洗脱液中可同时得到四个酶的活力峰:乙酰乙酸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AcAcCoA硫解酶,β-酮已二酸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和β-酮己二酸单酰辅酶A硫解酶。一般认为在细菌的芳径代谢中存在β-酮己二酸代谢途径,上述四个酶的活力峰同时存在说明除β-酮已二酸代谢途径外,还同时存在乙酰乙酸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