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子宫颈糜烂病毒病因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491份宫颈拭子病毒分离结果表明:糜烂宫颈单纯疱疹病毒(HSV)分离阳性率(30.8%)是正常宫颈(2.6%)的11.8倍,用人干扰素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毒分离率下降至疗前的1/4.36例糜烂宫颈活体组织DNA分子杂交表明,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者占52.8和,HPV-18占17.9%,HPV-6B占28.1%,HPV-11占7.7%,251例宫颈糜烂患者经人(?)D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双盲对比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8%,显效率达60%,分析临床疗效与HSV分离率的变化表明,临床有效病例中有35%(49/140)在治疗后病毒阴转,有57%在疗前疗后均未分离出HSV,有5%在疗前疗后保持阳性不变,有2.9%疗前阴性,疗后阳性,上述结果表明,HSV和HPV与慢性宫颈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整合了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dhfr基因的CHO-dhfr~-细胞,其染色体的畸变率和畸变类型都比亲代CHO-dhfr~-细胞高。但转化前后两系细胞的重要特性都未发生变异,即两者的染色体总数无差别,都是20条。两系细胞株接种裸鼠,均未发现有致瘤性。  相似文献   
14.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约有80%的宫颈癌组织中含有人乳头状瘤病毒第16型(HPV 16)及18型(HPV 18)的DNA,因此,检测宫颈癌组织中的HPV DNA对研究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以及宫颈癌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HPV DNA的手段都采用DNA探针杂交技术,该方法要有高比活的同位素,而且费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  相似文献   
16.
雷仲仁  李莉 《昆虫学报》1996,39(4):410-412
中国三瘤蝉属一新种(同翅目:蝉科)雷仲仁,李莉(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作者在进行中国蝉科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时,发现三瘤蝉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正模)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长度单位为mm。穹三瘤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瘤忙属1新种--药山瘤虻Hybomitra yao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因其在防止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t-PA在血液中半衰期很短,作为溶栓药,一时难于推广。为了延长半衰期、增强其特异活性,本组构建了t-PA突变体并在CHO-dhfr~-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我们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秋水仙素,通过低张、固定、染色,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t-PA工程细胞系染色体条数为20条,畸变类型有异着丝粒。四倍体、裂隙、断片,畸变率为15%,属于正常范围。同时我们对该细胞系进行成瘤性试验,选用4周龄裸鼠作为试验鼠,以Hela细胞为阳性对照,CHO-dhfr~-细胞为阴性对照,试验表明:t-PA工程细胞及表达产物对裸鼠均无成瘤性。  相似文献   
19.
离体小鼠胃切片高亲和性GABA摄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在37℃Krebs-henseleitbicarbonatebuffer中培育的小鼠胃切片的^3H-GABA摄取及其特性,表明小鼠胃中存在一种高亲和性的(Krn=4μM),最大摄取速度Vmax为2.78Pmol/mg组织/n的,可饱和的,Na^+依赖的GABA摄取系统,摄取的最佳条件为pH7.4,温度37℃,K^+,Ca^2+浓度5mmol/L,Mg^2+浓度2.5mm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P)的流行病学、胃内定居及定居相关因子、胃内生长代谢及代谢产物(包括多种酶和毒素)以及免疫病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该菌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