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6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与之匹配的66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的CysC以及mALB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ys C含量分别为(2.68±1.19)mg/L、(0.83±1.04)mg/L,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mALB的含量观察组为(38.16±4.25)mg/L,相比于对照组的(6.87±3.93)mg/L明显升高;Cys C及mALB阳性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75.58%、76.74%,而Cys C与mALB进行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1.86%,相比于单指标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两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Cys C和尿mALB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1,P0.05)。结论:将CysC与mALB相结合检测用以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进行评估,检出率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T-框蛋白21(TBX21)、干细胞因子(SCF)、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LN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疾病活动度的不同分成活动期组92例,非活动期组68例。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尿素氮(BUN)、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C4、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在LN中的诊断能效。结果:活动期组BUN、ESR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且非活动期组BUN、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非活动期组,且非活动期组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血清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且非活动期组血清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LN患者血清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与BUN、ESR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补体C3、C4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狼疮性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0.91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结论:LN患者血清TBX21、SCF及Chemerin水平均存在明显高表达,且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三项血清学指标,继而达到辅助诊断LN以及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SP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其中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95.74%(45/47),较对照组的76.09%(35/46)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VEGF、ET-1均与FIB、D-D、PLT呈正相关,而与PT、APPT、TT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的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HS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且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CNG)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正常对照组与4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VEGF的浓度,同时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与尿Alb浓度。结果:①治疗前后CNG患者血清中IL-6、TNF-α和CRP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血清CRP与IL-6和TNF-α呈正相关(P<0.01)。②治疗后,CNG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尿Alb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且血清VEGF与尿Alb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CRP、IL-6和TNF-α参与了CNG患者慢性炎症反应,VEGF则与蛋白尿的产生密切相关,治疗前后血清CRP和VEGF检测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了解及临床疗效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肾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能继续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科治疗.结论 加强狼疮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重症蜂螫伤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以指导临床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4例重症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做病例报告,初步了解重症蜂螫伤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结果、治疗过程及预后,并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青壮年,均出现了MODS,包括急性肾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及急性肝损伤。3例患者的肾组织病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病理切片中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例患者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未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使用小剂量激素反应较好,使用激素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结论:在重症蜂螫伤患者肾脏损伤的过程中,除了常见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及休克等原因外,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类患者,及时使用激素治疗可能是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尿尿微量白蛋白(m Alb)检测对肾小球肾炎的滤过功能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39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ys-C、RBP及m Alb水平,观察组不同预后者肾功能指标水平,观察组不同预后者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水平,两组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3±0.72)mg/L vs(0.85±0.21)mg/L,(104.72±21.36)mg/L vs(37.69±8.91)mg/L,(39.51±4.02)mg/L vs(7.08±1.26)mg/L](P0.05);10例CRF/CKD和病情缓解或无进展24h尿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肌酐、尿素氮显著高于病情缓解或无进展组[(105.76±12.37)μmol/L vs(92.09±11.01)μmol/L,(17.02±2.73)μmol/L vs(7.15±1.06)μmol/L](P0.05);CRF者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情缓解或无进展者[(3.91±0.56)mg/L vs (2.08±0.35)mg/L,(182.36±31.23)mg/L vs(47.08±9.35)mg/L,(258.68±70.27)mg/L vs (16.03±3.24)mg/L](P0.05);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3%、76.19%、73.80%,联合检测率为92.85%,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m ALB三者联合检测有效率较高,可用作评估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滤过功能及肾功能损伤,观察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商陆皂苷甲对MRL/lpr小鼠肾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24只16周龄MRL/lprx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商陆皂苷甲组、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每组8只。实验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1次/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 w。给药结束后,检测血肌酐、尿蛋白/肌酐值水平;HE染色、Masson+PASM染色观察肾脏病理表现;计算AI指数、脾脏指数;检测CD19^(+)IL-35^(+)Breg细胞含量,IL-17、IL-35水平;分析CD19^(+)IL-35^(+)Breg细胞与IL-17、IL-35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尿蛋白/肌酐值、血肌酐浓度含量降低(P<0.05),其中商陆皂苷甲组尿蛋白/肌酐值、血肌酐浓度含量低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实验组肾脏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商陆皂苷甲组优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实验组脾脏指数、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商陆皂苷甲组脾脏指数、AI评分低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实验组IL-17较对照组下降,CD19^(+)IL-35^(+)Breg细胞含量、IL-35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商陆皂苷甲组IL-17值低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CD19^(+)IL-35^(+)Breg细胞含量、IL-35值高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IL-35上调、IL-17下调与CD19^(+)IL-35^(+)Breg细胞变化相关(P<0.05)。[结论]商陆皂苷甲降低MRL/lprx小鼠肾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D19^(+)IL-35^(+)Breg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胱抑素C(Cys-C)、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进而比较两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和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后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TAFI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血清HGF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7和0.746;血清Cys-C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和0.859;血清TAFI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和0.647;血清HGF、Cys-C、TAFI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1和0.757。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及TAFI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血清HGF、Cys-C及TAFI可能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及预评估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蝉蜕、僵蚕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制备的MsPG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蝉蜕高剂量组、蝉蜕低剂量组、僵蚕高剂量组、僵蚕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用药5周、8周后检测大鼠24h尿蛋白;8周后处死大鼠,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5周后蝉蜕、僵蚕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大鼠24h蛋白尿(P<0.01);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量,24h蛋白尿和血清胆固醇均显著下降,蝉蜕高、低剂量组血清白蛋白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肾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蝉蜕、僵蚕高剂量组个别区域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区轻度增宽,管腔无挤压现象,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蝉蜕、僵蚕均能有效降低MsPGN大鼠24h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