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通过对纤维素和壳聚糖的区域选择性改性,将内皮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ES—HS)分子结构中对其血液相容性有重要影响的官能团引入纤维素和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中,并将其通过离子键固定在部分阳离子化的纤维素膜上,以期模拟ES—HS的血液相容性。血小板吸附结果表明,6位改性的纤维素衍生物的吸附程度较高。在五种壳聚糖衍生物中,2位的NS03/NAc为6/4的衍生物表现出最低的血小板吸附。当保持壳聚糖2位的NS03/NAc值不变时,对6位进行完全磺酸酯化,也可有效减少血小板的吸附。  相似文献   
92.
以蔗渣为原料,采用碱和微波辐射联合处理后用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为:0.30 mol/L的NaOH溶液浸泡,微波功率160 W,处理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单位能耗的酶活净增值最高。后续发酵结束后,酶活较未经处理的蔗渣发酵后所得酶活有显著提高。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滤纸酶(FPase)活、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分别提高了81.3%,88.2%,154.5%。  相似文献   
93.
纤维质原料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逐步枯竭,寻找可再生性的替代能源,特别是新的液态燃料,已成为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可再生性替代能源——生物能源领域发展力度最大的品种是燃料乙醇。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用淀粉和糖类生产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粮食、食糖生产过剩的国家,才能将大量以粮食和食糖作为原料生产的乙醇用作汽车燃料。而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绝大部分为植物的枝、干、叶等木质纤维素类,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聚合物的复合物,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都可以被转化成乙醇,理论得率可以同粮食相仿(大于400L/t)。因而,即使像美国那样粮食和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目前也十分重视利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乙醇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纤维素乙醇技术发展较快,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的瓶颈,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曲音波教授领衔的团队,围绕纤维素乙醇生产相关技术,分别就纤维质原料预处理技术、纤维素酶生产技术等进展进行连载,希望更多的读者增加对纤维素乙醇技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94.
利用可再生的纤维素资源生产燃料乙醇是克服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工业化相关研究。。整体工艺流程是,纤维素首先经过水解得到葡萄糖.然后经过酒精酵母发酵即可得到乙醇.经蒸馏,脱水制成无水乙醇后可用于配制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纤维素水解产生葡萄糖有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法一般采用稀酸水解.酸性废液严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95.
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产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我国天津地区堆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兼性厌氧的纤维素分解细菌D1,初步鉴定为纤维单孢菌(Cellulomonas sp.)。产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复合蛋白胨,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是50℃和6.4,在70℃以下和pH在5.2~8.4里稳定。  相似文献   
96.
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分离和菌种初步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长膜的醋醅中分离出一株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产量较高且稳定的醋酸菌M12。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和《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对醋酸菌M12进行了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测定了G+Cmol%含量,初步鉴定该菌为醋化醋杆菌木质亚种(Acetobacter xylinum subsp.xylinum,又称木醋杆菌)。  相似文献   
97.
影响纤维素类物质厌氧发酵产氢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预处理后的农作物水稻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氢,对产氢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始pH值和反应温度对厌氧发酵产氢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在起始pH值为7,温度37℃时,可获得最大累计产氢量为122.1ml/g,在以玉米浆作为有机氮源的情况下,最大累计产氢量为141.2ml/g。  相似文献   
98.
为确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不同植物材料的去木质化作用,以pH、干物质重、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要技术指标,比较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松木、稻草和芦苇降解能力的差异。松木、芦苇在发酵过程中pH呈下降趋势,稻草呈上升趋势。在干物质重、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三个指标上皆为松木〈芦苇〈稻草,在木质素降解率上则为松木〈稻草〈芦苇,且差异显著。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不同植物材料去木质化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芦苇的木质素降解率为13%,是三种材料中最易于被去木质化的。  相似文献   
99.
对一株从食草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放线菌菌株(XW5),以秸杆粉和麸皮为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并提取纤维素酶粗酶。采用DNS法,进行酶活测定,研究发现该菌株的固态发酵酶活为4-7u/mg。并对酶活的影响因子、pH、温度以及金属离子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发现该酶为碱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00.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详细评述了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工艺研究进展,特别是浓酸低温水解-酸回收工艺、稀酸二阶段水解工艺、金属离子在稀酸水解过程中的助催化作用以及水蒸汽爆裂、氨纤维爆裂、CO2爆裂、酶催化水解等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发展为发酵生产乙醇技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