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对体外培养的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采用改良的贴块法培养小牛胸主动脉VSMC,α-act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细胞.以MTT法反映VSMC增殖情况;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有关的丝裂原激动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结果苯扎贝特呈剂量依赖性抑制VSMC增殖,其抑制增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MAPK传导途径.结论苯扎贝特通过抑制VSMC增殖可能参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2.
103.
测定了草甸棕壤条件下,菲、芘、1,2,4—三氮苯对高等植物(小麦、白菜、西红柿)根伸长抑制串以及复合污染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菲、芘、1,2,4—三氮苯浓度与植物根伸长抑制串呈显著线性或对数相关(p=0.05)。3种化学品对植物根伸长抑制的强弱顺序为1,2,4—三氮苯>菲>芘。这与3种化学品的水中溶解度大小显著相关。小麦是3种供试植物中对有机污染物最敏感植物。菲、芘、1,2,4—三氮苯复合污染主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水凝胶是一类广泛溶涨于水 ,呈三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 ,广泛地用于生物材料 ,如眼球的晶状体、人造脏器以及人造皮肤等。高含水量的水凝胶不利于细胞粘附 ,研究能使细胞粘附并生长的水凝胶是开发其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应用的关键 ,细胞易于粘附的水凝胶可用于细胞培养基材和组织工程移植支架材料。一般来说 ,由于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 ,带正电荷的基材表面 (如 ,多熔素 (Polyl ysine) )有利于细胞粘附 ,而带有酸性或中性基团的材料不利于细胞粘附[1 ] ,而且带高负电荷密度的基材会导致细胞新陈代谢的紊乱并抑制细…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获得具有高催化活性且抗反馈抑制的大肠杆菌分支酸变位酶 预苯酸脱水酶 (chorismatemutase prephenatedehydrataseCM PDT) [EC5 .4 .99.5 EC4 .2 .1.5 1],通过相关菌种CM PDT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 ,寻找高度保守位点 .用定点突变及PCR法构建突变酶M1(缺失 30 4T、30 5G、Q30 6K)、M2 (缺失W 338)、M3(缺失 30 1~ 386位氨基酸 )、M32 9(E32 9A)和M374 (C374A) ,野生型及各突变型基因与pET2 8a(+ )载体连接后 ,表达融合蛋白 .在非变性条件下 ,由TALON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野生型和突变体的酶蛋白 .酶活性测定表明 ,突变体M3的PDT活性下降为野生型活性的 2 9% ,但保持了CM活性 .突变体M374保持了CM ,PDT两种酶的活性 ,突变体M1、M2、M32 9的CM ,PDT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酶抗反馈抑制作用检测表明 ,突变体M3、M374解除了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 ,M1、M2、M32 9部分解除了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 .与含野生型pheA基因的E .coliBL2 1菌株相比 ,含突变基因的E .coliBL2 1菌株对 10mmol L的苯丙氨酸代谢类似物具有强的抗反馈抑制作用 ,其中M1,M2 ,M3对 2 0mmol L的类似物具有抗反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北虫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内及体外自由基发生体系 ,进一步研究了北虫草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肝脏形态学观察可见 ,北虫草对膜系统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人工培育的北虫草子座对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且作用明显强于相同剂量的羟自由基特异清除剂甘露醇 (P <0 0 1) ;北虫草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亦具有清除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但作用弱于相同剂量的抗坏血酸。结果显示 :北虫草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张海燕 《蛇志》1994,6(3):43-45
硝苯吡啶的药理及其非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张海燕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硝苯吡啶系一种钙通道阻滞剂,用以抗心绞痛及抗高血压。但近年来发现此药对多种器官平滑肌均有松驰作用[1],故临床上除了用于心血管疾病外尚广泛用以治疗消化、呼吸、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并受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雄蛾味刷的表面超微结构、味刷位置变化节律还未被报道,并且雄蛾信息素的生成时期还没有被确定。【方法】本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味刷不同区域的表面结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的处于两种位置状态的味刷提取液中苯甲醇的含量,并分析交配过后味刷中苯甲醛的含量变化。【结果】东方粘虫雄蛾的前腹两侧各有一只味刷,电镜扫描发现味刷的毛干内部呈现中空网状,毛干近轴端的表面具有平行的纵脊与孔,过渡区的表面纵脊消失并且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孔,末端表面呈"蜂窝"状。在雄蛾羽化后8 h,6.67%的味刷从腹部第2节节间膜处缩回到第3、第4腹节囊中;羽化后24 h,96.67%的味刷缩回至腹部囊中。雄蛾味刷缩回至囊内2 h后,所有雄蛾均检测到了苯甲醇;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也有部分雄蛾检测到苯甲醇,尤其是在羽化后24h,80%的雄蛾生成了苯甲醇。雄蛾在交配后苯甲醛并没有显著下降。【结论】雄蛾信息素的生成取决于味刷的位置变化,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信息素已经生成,并在完全缩回囊内后大量合成。雄蛾在求偶、交配过程中味刷不会外翻,只是通过挤压腹部使得囊的边缘张开,从而释放信息素。  相似文献   
109.
由H SD17B1基因编码的人Ⅰ型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type1简称Ⅰ型17HSD)催化雌酮与雌二醇之间的转化。本文研究环腺苷一磷酸简化(cAMP)对该酶在培养的绒癌胞系(JAR和JEG-3)中表达的调节作用。用8-bromo-cAMP处理两种绒癌细胞后,观察到在伴随1.3kbⅠ型17HSDmRNA表达的同时,I型17HSD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插入失活及营养缺陷型互补法将大肠杆菌K12 13kb的glyA基因克隆到质粒pBR329中。将重组质粒酶切,亚克隆,确定2.6kb PstI-EcoRI亚克隆片段带有完整的glyA基因。共获得12株glyA基因重组菌,对重组质粒进行了酶切鉴定。不同重组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活性及其酶表达量均不相同。受体菌未检测到丝氨酸的产生。重组菌株JM109(pSM13)、K12(pSM13)、K12(pSM14)和K12(pSM15)SHMT酶表达量分别占全菌可溶性蛋白的15.7%、15.4%、11.8%和9.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