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种异体骨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创伤、感染、先天性骨病及肿瘤切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重要材料.本文主要从同种异体骨愈合机制、制备保存、临床应用效果、排斥反应及预防方法四个方面就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骨缺损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细胞总数为(2~6)× 107个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和腰穿鞘内注射途径移植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1例HSP患者体内.术后随访1年余定期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不需借助拐杖或他人帮助可独立行走,并且步态平稳,移植后各项生化指标正常,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明显的不良反应.随访1年余该患者的症状持续缓解无复发.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HSP近期疗效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姜黄素和紫杉醇联用对前列腺癌PC3裸鼠移植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半量紫杉醇联用对前列腺癌PC3裸鼠移植瘤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溶酶对照组,姜黄素组,紫杉醇组和姜黄素+紫杉醇(半量)组(n=6)。姜黄素每隔2天腹腔注射100mg/kg,紫杉醇每3天腹腔注射10mg/kg,联合组紫杉醇减半,对照组注射药物溶剂。每6天测量计算移植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药物注射30天后,取移植瘤组织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定量RT-PCR,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瘤体积在24~30天时,姜黄素组和紫杉醇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姜黄素+紫杉醇(半量)组在第30天内肿瘤生长体积和紫杉醇组相近,30天后合用组肿瘤体积小于单纯紫杉醇组(P<0.05)。姜黄素和紫杉醇明显降低PC3移植瘤组织中PCNA和MMP2mRNA的表达(P<0.01)。姜黄素+紫杉醇(半量)组瘤组织中PCNA和MMP2的mRNA表达均低于紫杉醇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NA和MMP2蛋白表达在治疗组均降低,和瘤组织中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与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关系.方法:分析近9年613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环孢霉A,CsA;他克莫司,FK506)使用与PTDM发生的危险程度.结果:PTDM的发生率为24.1%,PTDM发生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BMI明显相关,PTDM患者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剂量比明显高于移植后非糖尿病患者(non PTDM),且服用FK506后空腹血糖高于服用CsA.结论: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BMI相比,服用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是导致PTDM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且FK506较CsA更易发生PTDM.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丹参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SM)对异体肌腱移植后粘连的影响.方法:使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修复缺损的大鼠屈趾肌腱,7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为试验组,腱周局部注射丹参注射液,B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Saline).术后2、4、8周处死动物,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A组粘连范围小,粘连等级评分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力学测定结果显示A组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肌腱移植后粘连.  相似文献   
36.
初次卵裂时间是猪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重要标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次卵裂时间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潜能有关.比较了不同初次卵裂时间(20~24 h,早期;25~36 h,中期;37~48 h,晚期;20~48 h,对照)的猪孤雌(parthenogenetic,PA)、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胚胎的囊胚发育率、扩张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评价其体外发育能力.发现早期卵裂的PA胚胎发育到第6天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中期、晚期以及对照组(P < 0.05;54.0% vs. 19.6%,5.4%,18.7%).扩张囊胚发育率,早裂胚胎同样优于其他组.早期卵裂的SCNT胚胎发育到第6天的囊胚比率高于中期卵裂胚胎(32.2% vs. 23.5%),而晚期卵裂胚胎发育到囊胚的比率最低(6.3%).早期卵裂的SCNT胚胎发育到第6天的扩张囊胚比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 (P < 0.05;18.9% vs. 5.9%、3.1%、7.4%).囊胚细胞数在早期、中期、晚期三组之间表现出下降趋势.将早期卵裂的SCNT胚胎与未经挑选的对照组胚胎分别进行移植,观察其体内发育能力.移植早裂SCNT胚胎的受体在产仔数和克隆效率上均明显高于未经挑选胚胎的受体(4.7 vs. 2.1;3.9% vs. 0.9%),说明早裂胚胎着床后具有更强的发育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初次卵裂时间可以作为猪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重要标识,选择早裂的胚胎进行移植,有助于提高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37.
38.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大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HAEC及)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的HAEC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模型大鼠脑内的长期存活和对旋转行为的治疗效果。用包装BDNFcDNA的慢病毒转染原代HAEC(HAEC/BDNF),HAEC/BDNF与HAEC分别植入6-羟基多巴胺损伤的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观察动物的旋转行为,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移植物在体内的存活。结果表明,治疗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善明显达14周,HAEC/BDNF组能使恢复时间提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移植细胞在14周后仍有少量存活且部分表达BDNF、酪氨酸羟化酶,纹状体内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实验结果说明,HAEC和BDNF基因修饰的HAEC移植对PD模型大鼠的行为有一定改善,HAEC可以作为一种治疗PD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39.
李巍 《遗传》2007,29(4):437-437
问:我在南方某市妇幼保健院做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检查,结果如下:α地中海贫血-1杂合子,基因型:--SEA/αα。(1)医生说是患有α型地中海贫血,  相似文献   
40.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作了人胰岛素原转基因牛。在CMV启动子指导下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连接的新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组成了双重标记基因的筛选系统,用于转基因细胞的富集以及细胞和植入前胚胎的筛选。转基因通过电穿孔的方法(900V/cm,5ms)转入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转染细胞在添加G418 (80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10天以富集转基因细胞。选择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经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选择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囊胚进行胚胎移植。为比较基因转染以及供体细胞所处周期对转基因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用作核移植供体的转基因细胞或非转基因细胞先饥饿培养2—4天(0.5 ?S) ,然后恢复培养(10?S) 10 h使细胞同步化于G1期,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进行核移植。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作为核供体得到的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低于以非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的对照组(23.2% VS 35.2 %,P<0.05) ;转基因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与否对其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23.2% VS 18.9 %,P>0.05)。胚胎移植后2个月直肠检查发现7头受体牛(每头移植2—4枚胚胎)中有一头妊娠,并最终发育足月产下一头小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DNA测序分析表明其为转人胰岛素原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