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李忠意  杨希  赵新儒  程永毅 《生态学报》2021,41(19):7743-7750
为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喀斯特石灰土元素有效性的影响,采用40 d的室内培养实验,比较了单独添加不同比例(1%、3%、5%)的生物质炭、鸡粪肥、羊粪肥对喀斯特石灰土有效N、Fe、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提高了喀斯特石灰土的pH值,而添加鸡粪肥和羊粪肥降低了喀斯特石灰土的pH值;添加3种有机物料均增加了喀斯特石灰土的有机质含量,大小关系为:生物质炭 > 鸡粪肥 > 羊粪肥,但添加鸡粪肥和羊粪肥土壤有机质的化学活性和微生物活性更高。受pH、有机质活性、碳氮比等因素的影响,添加鸡粪肥和羊粪肥能增加土壤有效N含量,但两种有机肥对土壤有效N的提高效果相差不大,而添加生物质炭反而降低了土壤有效N的含量;3种有机物料均能提高土壤的有效Fe和有效Zn含量,其中鸡粪肥效果最佳,其次为羊粪肥和生物质炭。当3种有机物料的添加比例为5%时,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有效N、Fe、Zn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0.92、1.13、1.21倍;鸡粪肥处理土壤的有效N、Fe、Zn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22、1.63和3.39倍;羊粪肥处理土壤的有效N、Fe、Zn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27、1.34和2.59倍。所以,相对于生物质炭,有机粪肥对喀斯特地区的石灰土有更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薏苡叶和淫羊藿及其配伍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方法: 按体重随机将小鼠平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薏苡叶组、淫羊藿组、薏苡叶淫羊藿1∶1配比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5,4.5,7.5 g·kg-1·d-1的对应浓度提液,空白对照组灌以生理盐水,薏苡叶组和淫羊藿组分别给予1.5 g·kg-1·d-1浓度的对应提取液,连续灌胃21 d后,观察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对小鼠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爬杆时间、断头后呼吸维持时间及肝重系数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抗缺氧耐疲劳作用较好(P<0.05),其中中剂量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抗疲劳实验、肝重系数及断头后呼吸方面体现出两味药配伍具有复合作用(P<0.05),而在常压耐缺氧方面并未表现出复合作用。结论: 薏苡叶和淫羊藿及其配伍对抗疲劳有显著的复合作用,中剂量组耐缺氧抗疲劳效果最好。在耐缺氧方面仅对肝重系数与断头呼吸时间上体现出复合作用。  相似文献   
33.
就不同铜源对主要家禽、家畜(鸡、猪和羊)相关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集中在不同铜源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利用,以及对动物增重、饲料利用率、主要生产性能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铜源对鸡、猪和羊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形式的铜源,效果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34.
权秋梅 《广西植物》2013,(4):516-520
对不同生境中巫山淫羊藿结实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种群在繁殖时期中不同花部特征的植株繁殖投资差异不大,如每株分枝数、每株花序数和每株开花数差异均不显著;(2)三个种群中每株结实数、每株结实率、每花序结实数在不同花部特征中差异显著,PLS和SAA要显著大于PESS;(3)三种花部特征在不同生境中单株分枝数和单株花序数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花部特征中种群1开花数量相较少,因而在结实方面均值均要小于种群2和种群3;(4)不同花部特征的果实饱满种子数、败育数和败育率均具有显著差异,而种子数差异不大,但在种群间均无显著的差异。说明种子的多少更多地受到花部特征的影响。总之,巫山淫羊藿的结实特性受到生境和花部特征的双重影响,其中花型比生境对巫山淫羊藿结实特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5.
箭叶淫羊藿居群形态及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是淫羊藿属中分布最广、形态变异最大、分类学最难处理的一个物种,不同箭叶淫羊藿居群其形态、活性成分等差异较大,质量极其不稳定。本实验选择湖北罗田等12个不同的箭叶淫羊藿地理居群,在武汉植物园进行同园栽培,分析其主要形态数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箭叶淫羊藿不同居群在形态上表现出各自明显的差异。基于AFLP数据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各居群聚类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柳州居群(LZ)、西南居群(CL、HH、ZY)、华东华中居群(YT、WN、NF、HS、QZ、SG、LY、LT)依次分出。而形态分层聚类分析显示各居群形态变异复杂,只有部分与遗传多样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箭叶淫羊藿分类研究及资源筛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偏斜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偏斜淫羊藿(Epimedium truncatum H.R.Liang)叶片中的类黄酮化学成分,利用L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组成,利用HPLC方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与药典规定药材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从偏斜淫羊藿叶片中鉴定出6个化合物: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3,5,7-三羟基4’-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甙、山奈苷。该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其含量显著高于箭叶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结果表明LC-MS可以简单、快速地对淫羊藿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雄性大鼠附睾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给予STZ(60mg/kg ip)建立糖尿病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n=14):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 mg/kg、40 mg/kg、80 mg/kg)、罗格列酮组(3 mg/kg)。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葡萄糖、附睾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谷氨酰转肽酶(γ-GT)、α-糖苷酶(α-glucosidase)活力及唾液酸(SA)、果糖(fructose)的含量;取附睾以4%多聚甲醛固定,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附睾中LDH、ACP及γ-GT活力降低,唾液酸、果糖含量降低。病理学检测可见附睾管中成熟精子数目减少。淫羊藿苷组比模型组大鼠特异性酶类活力提高,并在组织学上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淫羊藿苷对STZ致雄性大鼠附睾功能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附睾相关标志酶的活性及改善了内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葶苈大枣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量尿白蛋白及血浆炎症因子IL-6,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70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心功能Ⅱ~Ⅳ级)按心功能分级并随机分为中药+心衰基础治疗组(治疗组)和心衰基础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35例;在进行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衰的基础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ARB或ACEI);治疗组在心衰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葶苈大枣汤加减进行治疗,每2周随访1次,观察周期为3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炎症因子IL-6,CRP的变化。结果: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经3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葶苈大枣汤加减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6,CRP水平,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事件未见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衰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葶苈大枣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Pentraxin-3和尿蛋白的相关性,以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中PTX3临床上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6月间进行诊治的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对白蛋白的排泄率进行测定,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以及临床白蛋白尿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血糖、血脂、γ-谷氨酰转移酶、PTX3以及HS-CRP进行测量.结果:对PTX3水平测量时,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比正常白蛋白尿组高(P<0.01),临床白蛋白尿组PTX3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PTX3与UAER呈正相关.各组患者的年龄、TG、HS-CRP、FPG、GGT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白蛋白尿和PTX3关系密切,因此测定PTX3的水平有助于早期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PTX3的水平尤其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和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儿童及青少年遗尿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1例遗尿症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它辅助检查,选择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其中有42例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占总例数的68.9%; 19例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发现,占总例数的31.1%.结论:膀胱敏感性增加、膀胱容量相对减小、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不稳定收缩、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压减低、出现残余尿量是遗尿症儿童及青少年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出现异常的常见原因,行尿动力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为遗尿症儿童及青少年在诊疗方案的选择上提供临床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