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健康人群组(A组)、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组(B组)、缺血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组(C组)、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D组)的血清,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时间,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观察其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四组血清处理HUVEC 24、48、72、96小时后,B组、C组和D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和D组24小时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低于B组(P0.05),D组48、96小时显著低于B组(P0.05),D组96小时显著低于C组(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A、B、C组患者血清的促增殖作用逐渐增强,48 h、72 h和96 h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低于同组24 h(P0.05);A组患者血清培养至96 h,生长抑制率与同组48 h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从高危患者发展至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在度过急性期后,随着病程和生存期的延长,其血清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2.
卢俊阳  高秉仁 《生物磁学》2013,(3):570-572,518
MicroRNA(MiRNA,miR)通过调节信使RNA(mRNA)的表达,广泛参与心血管系统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特异性调节miRNA的活性,抑制相关蛋白的表达,对各种缺血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但目前开发miRNA靶向治疗药物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进一步证实。本文旨在综述MicroRNA在靶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MiRNA靶向治疗药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Cullin4A (CUL4A)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中泛素E3连接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UPS是细胞内蛋白降解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UL4A可以通过CUL4A-DDB1-E3途径调节细胞中的一些功能蛋白质,产生相应的作用.本文就CUL4A在基因组的稳定、细胞周期的调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胚胎发育、造血干细胞及脑缺血性损伤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4.
张伟  徐平  汪佩玲  廖力 《蛇志》2021,(1):68-70,76
目的探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第7、14、21 d的中枢损伤程度(SSS)评分、DNT≤60 min比例、DNT≤45 min比例、住院时间<14 d比例、患者满意度以及90天mR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7、14、21 d,观察组的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DNT≤60 min比例、DNT≤45 min比例、住院时间<14 d比例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90天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采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中枢损伤程度、控制溶栓时间窗、减少住院时长,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下各向异性分数(FA)的动态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足月HIE患儿90例,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分成轻度HIE组45例、中度HIE组27例、重度HIE组18例,另取同期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进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以及DTI扫描,测量并对比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以及豆状核的FA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各FA值的诊断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FA值和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度HIE组、重度HIE组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轻度HIE组、中度HIE组患儿上述FA值高于重度HIE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囊后肢FA值对HIE的诊断效能最高,FA值的截断点为0.545,曲线下面积为0.804,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Youden指数分别为61.4%、85.9%、0.47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HIE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足月HIE患儿中,中、重度HIE患儿的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正常足月新生儿存在明显的降低,且上述FA值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内囊后肢FA值对HIE的诊断效能最高,或可作为临床诊断足月新生儿HIE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6.
摘要 目的:探讨香草醛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参考Rice-Vannucci方法建立HIBI大鼠模型。HIBI大鼠建模后立即腹腔注射20 mg/kg(HIBI+20Van组)或40 mg/kg(HIBI+40Van组)的香草醛,每隔12 h给药,连续7 d。然后评估大鼠的神经行为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对BV2小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并用20 μM香草醛培养。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HMGB1、NF-κB p65、SIRT1、MyD88和TLR4的表达水平。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试剂盒测定用不同BV2细胞培养基处理的原代神经元的LDH释放。结果:与HIBI组比较,HIBI+20Van组和HIBI+50Van组新生大鼠的前肢悬吊时间和旷场得分均升高,脑组织中的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均降低。香草醛均升高了HIBI大鼠和OGD/R处理的BV2细胞质中的SIRT1的表达水平,降低了TLR4、MyD88和HMGB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P<0.05)。香草醛降低了原代神经元的LDH释放量(P<0.05)。结论:香草醛通过调节SIRT1/HMGB1/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HIBI引起的神经炎症,从而提高HIBI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7.
心脏缺血性损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过去的干细胞疗法具有重要的功能缺陷,如免疫排斥、致瘤性和输注毒性等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治疗作用是由旁分泌因子所介导。最新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croRNA从移植的干细胞转移至缺血损伤的心脏细胞,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炎症和血管生成。本文对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及其内部microRNA在心脏缺血性损伤修复中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及其对损伤脑组织中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皮质NSCs;采用Feeney法制备TBI模型,于造模后72h,移植组采用PKH26荧光示踪剂标记的NSCs直接移植于脑损伤区,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NSCs;分别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采用Gridwalk和Latency试验检测TBI大鼠的感觉运动功能;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移植细胞的存活数量;采用免疫印迹和RT-PCR技术检测脑损伤区及周围组织中SYP的表达。结果 NSCs移植大鼠前、后肢功能分别在移植后第2w和4w恢复至手术前水平,而直到第8w,对照组大鼠后肢功能和通过平板移动时间与NSCs移植组和基线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的NSCs随移植时间延长存活数量减少,移植后第4w和8w的存活数分别为6.3%±1.0%和4.1%±0.9%。在移植后的8w期间,移植组脑损伤区及周围组织中SY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的NSCs在TBI脑内能够存活,并明显改善了TBI大鼠对侧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NSCs移植促进了脑损伤区及周围组织中SYP的表达,这可能是NSCs移植促进功能恢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脐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34周前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34周前出生早产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脐血IL-6、IL-8、TNF-a;将母亲的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诊断有无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儿出生后72 h内头颅超声检查,诊断有无脑损伤。结果 (1)早产儿脑损伤组脐血IL-6[(7.69±1.69)μg/L]、IL-8[(3.87±0.26)μg/L]及TNF-a[(3.67±1.12)μg/L]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分别为(5.78±0.59)μg/L、(1.79±0.66)μg/L、(1.91±0.37)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患绒毛膜羊膜炎组脐血IL-6[(6.98±0.17)μg/L]、IL-8[(3.27±0.27)μg/L]和TNF-a[(3.24±1.37)μg/L]明显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分别为(6.13±0.15)μg/L、(2.04±0.79)μg/L、(2.07±0.54)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ROC工作曲线进行分析,脐血IL-6≥6.46μg/L、IL-8≥2.0μg/L、TNF-a≥2.42μg/L作为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标准时,其灵敏度分别为95.5%、95.5%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4.6%、70.3%和97.3%;(3)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时,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脐血IL-6、IL-8和TNF-a不仅反映母亲的感染情况和早产儿脑损伤,并且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0.
王林  马杰 《生物磁学》2011,(11):2184-2186,2162
目前,干细胞移植在多个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疾病是细胞移植治疗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但是,移植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的功能及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目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疾病后移植细胞的功能和治疗缺血性脑疾病机制的可能途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