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葛学军 《植物研究》1996,16(3):305-309
我国有罂粟属植物12种,新疆有10种,其中6种属于高山罂粟组。对新疆高山罂粟组植物的花葶进行了解剖研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花葶中维管束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在各种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作为一个鉴定特征。花粉上的小刺密度在放大12000倍时,在有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可分类提供微观佐证。  相似文献   
72.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1999,42(4):411-417
报道了鞘蛾科 (Coleophoridae) 脉鞘蛾组 (Colephora follicularis group) 5个分布于中国的种, 其中有3个新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矛尖脉鞘蛾(新种)Coleophra jaculatoria sp. nov. 分布于陕西(周至);奇脉鞘蛾Coleophora frankii Schmidt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国外分布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隐脉鞘蛾 Coleophora pseudociconiella Toll 新记录于新疆(塔城),国外分布奥地利,意大利,捷克和土耳其;四叉脉鞘蛾(新种) Coleophora quadrifurca sp. nov.分布陕西(杨陵、澄城);榆中脉鞘蛾(新种)Coleophora yuzhongensis sp. Nov. 分布甘肃(榆中)。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3.
The antisense approach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scarinic receptor (M) subtypes and 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on the scores of morphine-withdrawal syndrom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Fos in locus coeruleus (LC).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M2 receptor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M2AS-oligo) or GDN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GDNFAS-oligo) decreased the scores of morphine withdrawal syndrome. The expression of c-Fos positive neurons in the LC increased in morphine-dependent rats and increased to a greater extent after the injection of naloxone (4mg/kg, ip) in morphine dependent rats.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M2AS-oligo or GDNFAS-oligo inhibited the increase of c-Fos expression in LC during morphine withdrawal, but there was no effect in case of M1AS-oligo.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2 receptor of spinal cord mediates the neural activation of LC during morphine withdrawal.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ascending activ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蓝藻胞外多糖(EPS)和胞内糖原的分配模式和作用,研究了在氮、磷、镁、钙和铁缺失条件下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 Gomont FACHB-896)胞外多糖和糖原代谢合成过程中碳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培养基中NO-3、PO3-4和Mg2+的缺乏明显抑制了具鞘微鞘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合成(...  相似文献   
75.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轴器官中异常结构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牛膝根的发育过程中,其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类似于一般双子叶植物.以后在正常维管柱的外围发生4~5轮额外形成层,并以双向活动方式形成同心环状排列的三生维管束和其间的薄壁结合组织.而在牛膝的茎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异常结构.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当次生维管束分化将完成时,由其外侧保留的1~2层原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一轮额外形成层,额外形成层活动形成一轮三生维管束.茎中的2个外韧型髓维管束也来源于原形成层,与正常维管束在位置上没有相关性,但其结构类型存在多样性,有时可形成不完全的周木型髓维管束.  相似文献   
76.
兴安落叶松鞘蛾触角及其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严善春  彭璐 《昆虫知识》2008,45(3):405-417
应用扫描电镜对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obducta(Meyrick)触角及其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触角为丝状,其上共有8种感器:板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毛形感器、鳞形感器、叉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对各种感器的形态、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功能。雌雄蛾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雌雄触角大小不同,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77.
维管束特异表达启动子及其顺式调控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维管束特异表达启动子及其顺式调控元件和基元序列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它们在抗细菌、真菌性维管束病害的作物基因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芦荟维管束的结构与芦荟素积累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半薄切片、组织化学、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薄层层析 (TLC)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华芦荟 (Aloeve-ra L.var.chinensis)、木立芦荟 (Aloe arborescens)叶和茎内维管束的结构及其与芦荟素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木立芦荟叶内维管束和中华芦荟叶内外轮的维管束中有大型韧皮薄壁细胞 ,而木立芦荟茎和中华芦荟叶中内轮维管束无大型韧皮薄壁细胞。组织化学结果表明 ,用醋酸铅处理过的上述材料 ,大型韧皮薄壁细胞内出现沉淀物 ;在荧光显微镜下经蓝光激发 ,大型韧皮薄壁细胞发出桔黄色荧光 ,都显示出芦荟素反应。薄层层析(TLC)结果证明 ,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叶含有大型韧皮薄壁细胞的维管束都含芦荟素 ,而木立芦荟茎及中华芦荟叶中内轮维管束都不含芦荟素。为此 ,维管束中的大型韧皮薄壁细胞与芦荟素的积累密切相关 ,维管束中是否有大型韧皮薄壁细胞可作为判断是否含有芦荟素的解剖学指标。  相似文献   
79.
鞘氨醇单胞菌TP-3合成新型生物聚合物Ss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TP-3能合成一种具有增稠性、假塑性、成凝胶特性和乳化性能的新型生物聚合物Ss。运用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法对菌株TP-3合成聚合物Ss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1.2 g/L, 豆饼粉2.0 g/L, NaCl 0.85 g/L, K2HPO4 1.46 g/L, MgSO4 0.12 g/L, MnCl2 0.0075 g/L, FeSO4 0.002 g/L, 初始pH为7.0, 在27°C, 180 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60 h, 聚合物Ss的产量达到21.5 g/L。该聚合物生产成本低, 在油田开发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可通过脂筏诱导细胞表面受体聚簇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本研究拟探讨脂筏干扰剂非律平菌素(filipin)对MNNG作用的影响.利用脂类组学方法分别研究了MNNG、filipin 单独处理及先用filipin再用MNNG处理情况下对人羊膜FL细胞鞘脂代谢的影响,用MALDI-TOF质谱法分析细胞鞘脂组成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F-κB通路的活化,RT-PCR法检测鞘脂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表达.结果表明,MNNG和filipin都可影响FL细胞鞘脂类代谢,但MNNG作用更显著.Filipin预处理可部分抑制MNNG对细胞鞘脂类代谢的影响,且能够抑制MNNG对NF-κB的活化;但filipin、MNNG单独或联合处理都不影响鞘脂代谢关键酶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酸性鞘磷脂酶和鞘磷脂合成酶在mRNA水平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filipin预处理会导致甲基硝基亚硝基胍引起FL细胞鞘脂代谢以及NF-κB活性的改变.而可能的机制在于,filipin破坏脂筏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信号途径的改变,而非通过改变脂类代谢关键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