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影像学分析,来评价64排增强螺旋CT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平面成像,记录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CT表现,包括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程度。以病理结果为准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采用双盲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与阳性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相关因素有显著诊断意义的是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其敏感性分别为94.7%、87.6%、56.9%,特异性分别为69.3%、51.6%、62.3%。结论:综合分析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表观情况,有助于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与宫腔镜诊断对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病因的对比。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我院共有123例围绝经期AUB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于术前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分别归入阴道超声组及宫腔镜组,并于术后常规实施病理确诊,并将所得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比。结果:根据术后的病理检查,最终确定患者子宫内膜为正常者4例,内膜增生44例,内膜息肉29例,黏膜下肌瘤26例,内膜癌20例。宫腔镜组在内膜增生及内膜息肉方面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最为接近,诊断结果显著优于阴道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在正常内膜、黏膜下肌瘤以及内膜癌等方面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腔镜组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在黏膜下肌瘤及内膜癌方面较阴道超声组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关于内膜增生和内膜息肉的符合率,宫腔镜组显著高于阴道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方案对于围绝经期女性AUB患者的诊断结果更接近于病理结果,但临床在一定条件可与阴道超声联用,以期进一步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镜下特征、病理类型及血清学特点与癌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肠镜证实的640名结肠息肉患者资料。对年龄、性别、息肉特征(部位、大小、数量、分型、病理等)分析,并将息肉者癌胚抗原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检出息肉1144枚;年龄在41岁~60岁的占52.9%;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占47.3%;多发及多部位息肉比例为56.9%和46.9%;腺瘤样息肉占87%;随年龄、息肉体积增加,癌变率增加;无蒂息肉癌变率高于有蒂息肉;两组血清癌胚抗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息肉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以腺瘤息肉为主;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病理类型有关。癌胚抗原可能在腺瘤样息肉的筛查及监测癌变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B超与病理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2013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与病理学检查,1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B超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2分析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结果:16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恶性肿瘤24例,良性肿瘤36例,B超诊断卵巢肿瘤敏感性为87.5%,特异度为94.44%,准确性为91.67%,与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良性肿瘤囊性回声23例,混合性回声5例,实性回声8例,包膜回声完整31例,后方回声增强28例,后方回声衰减3例,无腹水病例24例,恶性肿瘤囊性回声1例,混合性回声18例,实性回声5例,包膜回声完整4例,后方回声增强2例,后方回声衰减16例,腹水病例12例,良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对卵巢肿瘤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良恶性卵巢肿瘤在B超声像图上有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甲真菌病动物模型,观察局部使用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模型甲的疗效.方法 我们将须癣毛癣菌接种在新西兰白兔的后肢趾甲上,构建兔甲真菌病模型,感染成功后予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真菌在甲内的生长形态和方式,并外用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模型甲4周,用真菌学半定量培养评估其疗效.结果 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须癣毛癣菌感染新西兰白兔的甲真菌病模型构建成功,接种1周后趾甲近端即出现白色、淡黄色云雾状的改变,与人甲真菌病的临床改变相似.组织学可以看到有隔分支菌丝穿入甲板,到达甲床.接种后2、4、6周,模型甲总体感染率分别为52.78%、77.78%和83.33%.外用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2、4周时真菌学有效率分别是22.22%和66.67%.结论 成功建立了甲真菌病的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评估了外用抗真菌药的疗效,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兔甲真菌病4周的真菌学有效率为66.67%.  相似文献   
96.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危害严重,而大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以致延误了早期诊断,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目前DPN的筛查方法众多,但尚无确定有效的筛查方法.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筛查,但目前国内很少应用.本文旨在探讨VPT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128 Hz音叉检测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36例非糖尿病老年人(对照组)的VPT和音叉震动觉,与神经传导速度(NC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DM组中有周围神经病症状18 人(45%),音叉震动觉减弱17例(42.5%),VPT异常21例(52.5%),NCV异常24例(60%).以NCV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VPT的敏感性79.2%,特异性87.5%.结论:VPT检查是一种特异、敏感、有效、简便的DPN早期筛查方法,能及早发现严重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适合常规的门诊筛查.VPT检测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能更方便、可靠地诊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于DPN的疾病风险、早期干预、评价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学特点和和误诊原因,探讨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5例不同占位性病变经腹部超声图像资料,观察病变形态、大小、病变位置、包膜、边缘及后方回音等.结果:185例患者中,经体表超声检测出139例不同占位性病变患者,符合率为75.14%;误诊46例,误诊率为24.86%,误诊原因与病变形态、内部回音、宫腔线所表现出的相似性有关.结论:腹部超声能够较准确地诊断出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实现其更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机制是牛接触到一种有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从而引发的病症。其病症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肺炎和胸膜炎。这种病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内蒙古、西藏部分地区有过大范围流行,造成危害程度十分惊人,其发病病牛和带菌牛均为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源。一旦引进带菌牛,非疫区也会呈爆发性流行。近几年我县大力开展牦牛复壮工作,从各地引进野牦牛后代种畜来改良本地牦牛,在政府的支持下我镇黑帐篷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以繁育种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011年被批为我县的牦牛繁育中心,现有种公畜154头,母畜400多头。为了提高种畜的养殖质量,预防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的发生,保证我县牦牛复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站配合县站对专业合作社的种畜进行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查,对该专业合作社的2-3岁种公畜采集血样40分,进行血样分析。  相似文献   
99.
本文针对林业检查站在集装箱运输锯材现场检查时,如何应用锯材检验技术标准,科学正确快速判定证、货材积是否相符,对加强非法运输行为现场取证有效性和执法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门诊阴道镜检查患者阴道菌群构成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门诊阴道镜检查的高危HPV感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阴道镜检查结果分析其HPV16感染情况、阴道菌群构成及菌群多样性。结果 HPV16阳性组人数41例,阴性组55例,感染率为42.7%。HPV16阳性组患者阴道菌群中占前5位的是乳酸杆菌属、加德纳菌属、嗜胨菌属、纤毛菌属及普氏菌属,阴性组占前5位的分别为乳酸杆菌属、加德纳菌属、奇异菌属、嗜胨菌属及卟啉单胞菌属。HPV16阳性组乳酸杆菌属构成比显著小于HPV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χ2=7.195),两组加德纳菌属、嗜胨菌属构成比无差异(P=0.073,χ2=3.217;P=0.763,χ2=0.091)。HPV16阳性组菌群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l指数显著大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χ2=2.461;P=0.002,χ2=3.025;P<0.001,χ2=4.534);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χ2=0.406)。结论阴道菌群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乳酸杆菌属数量的减少及加德纳菌属、嗜胨菌属、普氏菌属及纤毛菌属的增加,这可能与HPV16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