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56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HBV慢性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病毒(HBV)中X基因编码的一种多功能蛋白(HBx),参与众多重要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并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 早期研究表明,HBx在HCC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但其确切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近几年,HBx参与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有了较快的进展.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HBx在不同的细胞系以及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发挥促抑凋亡的双重作用,HBx还参与细胞自噬的调控. 此外,在HBx参与细胞增殖及肿瘤侵袭和转移等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本文将从HBx对肝细胞凋亡、自噬和增殖的调控及其对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调控等方面,对HBx参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桑叶细脉中伴胞的超微结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桑叶细脉中伴胞进行观察,着重伴胞与相邻细胞界面上胞间连丝发生频率.结果表明,(1)伴胞含丰富细胞器,细胞壁光滑,无壁内突;(2)伴胞细胞壁上具有大量胞间连丝,胞间连丝通常聚集,并常发生分枝;(3)伴胞与不同类型细胞界面上的胞间连丝发生频率有差异,伴胞-维管束鞘细胞界面上发生频率为25.12±1.83个/μm2,伴胞-伴胞界面上20.18±1.7个2/μm2,伴胞-维管薄壁细胞界面上5.42±0.6个/μm2.基于上述观察,认为桑叶细脉中的伴胞属于1-2a型,韧皮部装载途径属于共质体类型.  相似文献   
83.
目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发展与多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异常密切相关,Skp-2通过泛素化降解p27,使肿瘤细胞G1-S期调控发生紊乱,从而参与肿瘤细胞的某些生物学性状,本实验探讨牙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kp2蛋白的表达以及其与牙龈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意义.方法:收集同期46例牙龈癌及22例正常牙龈组织标本,制备组织切片,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黏膜及牙龈癌中Skp2蛋白的表达,以及Skp2蛋白在牙龈癌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结果:Skp2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与牙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kp2蛋白在牙龈癌中的阳性率(32.61%,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4.55 %)(x2=6.51P<0.05).应用阳性表达率表示Skp2与牙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Skp2与牙龈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显著相关成正比例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等因素不相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kp2蛋白在口腔牙龈癌的临床分级和病理分级成正比例相关,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Skp2可能在牙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检测Skp2有助于判断牙龈癌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为临床判断病变程度及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鉴别胰头癌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16例胰头癌患者和5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磁共振多序列成像MR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征象包括:①肿块信号及形态学特点;②胰管及胆管扩张情况;③动态增强的特征;④胰周及大血管受累情况;⑤邻近器官受累与淋巴结肿大情况。检查方法包括:平扫T1WI+FST2WI+FS,MRCP,3D—VIBE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肿块形态信号异常:胰头癌与胰头肿块型胰头慢性胰腺炎的信号有较多重叠,在TlwI上均表现为相对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稍高、相等或低信号。2)胰管与胆管的异常:胰头癌表现为胰管扩张至肿块处突然截断12例,胆总管突然截断10例,“双管征”10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3例,2例为串珠样扩张,扩张的胰管可贯通病灶区,胆总管5例均扩张,远端呈短锥形狭窄3例,鼠尾样狭窄2例。3)3D—VIBE强化特征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胰头癌强化程度和强化百分率较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明显减低。4)胰周大血管受累情况:胰头癌肿块与血管分界不清者8例,部分包绕血管6例完全包绕血管6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例与血管分界不清,1例部分被包绕。5)邻近器官受累与淋巴结肿大情况:胰头癌有7例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在胰周及腹主动脉旁,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有四例肾周筋膜增厚,两例肾前筋膜增厚。结论:磁共振多序列成像的联合使用及征象分析,有助于鉴别胰头癌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99Tc-MDP(云克)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为肿瘤伴骨转移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使用唑来膦酸联合99Tc-MDP治疗;对照组18例,单独使用99Tc-MDP治疗,均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的变化情况、骨转移灶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止痛总有效率分另为95.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转移灶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6.3%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治疗过程中均偶见不同程度的发热,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99Tc-MDP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的止痛效果及骨转移灶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99Tc-MDP治疗,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6.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普遍定植于呼吸道,是人类重要的侵袭性病原菌之一,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菌血症、鼻窦炎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粘附和毒力因子A(pneumococcal adherence and virulence factor A,PavA)是肺炎链球菌早期感染和侵袭过程中关键的毒力因子。体外试验表明,缺失PavA的肺炎链球菌的突变株其粘附和侵入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能力明显下降。作为一种保护性抗原,其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可以有效的抵抗肺炎链球菌的感染,是肺炎链球菌新一代疫苗的候选蛋白。但是,PavA在肺炎链球菌与人肺上皮细胞交互对话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就肺炎链球菌粘附和毒力因子A得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血清中miR-22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42例肝癌患者、26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对比检测移植前后患者血清中miR-221的表达水平.根据肝移植术前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的平均值作为划分标准,将36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miR-221的表达与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移植术后患者血清miR-22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术前血清miR-221水平与肝移植术后HCC转移/复发情况密切相关.高表达组肝移植患者术后肝癌转移/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术后6月内肝癌复发患者血清miR-221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0.05).结论:血清miR-221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肝癌肝移植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侵袭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X2=7.53,P〈0.01)。病理分级Ⅲ~Ⅳ、TNM分期Ⅲ~Ⅳ、存在静脉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Beclin 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病理分级Ⅰ~Ⅱ、TNM分期Ⅰ~Ⅱ、无静脉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P〈0.01)。结论:HCC组织中存在Beclin 1表达缺失,可能与HCC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对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和分析传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4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肾脏肿瘤患者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对患者的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超声诊断率82.5%,CT诊断率92.5%,两种检查诊断率相比无显著差异(x2=2.9,P>0.05).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抱球型和丰富血流型的肾癌,术前均定性诊断正确(29/29).对于星点型的肾脏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4/6).对于少血流型肿瘤,超声无法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0/5).结论:传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细胞癌中具有很高价值,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的检查方法,尤其是血供丰富的肾癌,其对小肾癌也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0.
支气管扩张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治愈难,目前临床治疗包括西医和中医治疗、内科和外科治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疗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