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国外动态     
世界生物质能开发掀起新热潮;转基因酵母合成青蒿素取得进展;微流体装置为蛋白结晶专家排忧解难;俄科学家用珊瑚荧光物标识蛋白质;南非从菊科植物中筛选到抗疟疾新药;美发明植物油直接生产生物柴油装置;海底可燃冰中新发现多种微生物;意大利研制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纳米发动机。  相似文献   
72.
巯基化壳聚糖包裹人参纳米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巯基化壳聚糖包裹的且具有良好的荧光敏感性的人参纳米颗粒.方法:采用分子嫁接法和溶剂挥发法,合成巯基化壳聚糖.利用得到的巯基化壳聚糖包裹人参纳米颗粒,制备巯基化壳聚糖人参纳米颗粒.加入对巯基敏感的荧光试剂,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其荧光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巯基化壳聚搪包裹的人参纳米颗粒形状规则,具有核-壳结构,湿态下平均粒径约为300nm;同时在生理pH下具有很强的荧光活性.结论:巯基化壳聚糖包裹的人参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和荧光敏感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钙化胎盘中的纳米细菌,为进一步探讨纳米细菌致胎盘钙化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剖腹产手术收集25份钙化胎盘组织标本,通过脱矿、过滤、离心处理,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运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培养物形态。结果 (1)培养3~4周后,对钙化组织培养标本进行观察,发现部分培养管底部出现紧贴管壁生长的白色沉淀物。(2)扫描电镜见纳米细菌为大颗粒成簇分布。(3)透射电镜可见纳米细菌为针状物的聚集体,大小不一。结论首次从钙化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鉴定出纳米细菌,表明其感染与胎盘钙化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其矿化机制以及所致钙化对后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蜂胶类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择感染根管的6种常见菌为实验菌种,琼脂扩散法观察蜂胶类根充糊剂的抗微生物作用;建立体外根管粪肠球菌感染模型,评价蜂胶类根充糊剂在离体牙根管内的抗粪肠球菌作用。结果蜂胶类根充糊剂对实验的各种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除油溶纳米蜂胶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对粪肠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菌作用小于对照组外,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强了(P0.05或P0.01)或并未减弱(P0.05)原始糊剂的抑菌效果,糊剂中水溶蜂胶加入后短期内的抑菌作用优于油溶纳米蜂胶。结论蜂胶类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将其用作根管充填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研究纳米化提高白矾与冰片复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效果。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体外杀菌试验及试管稀释法,测定白矾与冰片O/W型复合纳米乳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杀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中以等浓度矾冰液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矾冰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及杀灭活性均明显强于矾冰液(P0.05)。矾冰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MIC90值分别为1.02、2.04和2.04 mg/mL,均明显低于矾冰液的MIC90值(P0.0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矾冰纳米乳与矾冰液均有广谱体外抑菌及杀菌活性,白矾及冰片复合物纳米化可提高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6.
采用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与纳米碳配合施用对尿素和碳酸氢铵在华北平原典型土壤潮褐土中转化的调控效果及其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尿素和碳酸氢铵在施入土壤后的2周内,土壤无机氮的供应强度差别较大,2周以后则基本相似.2种氮源对油菜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在生育前期(播种后34 d)差异显著,但最终达到商品生物量收获时,氮源之间差异不大.DCD对尿素和碳酸氢铵在潮褐土中的转化表现出显著的硝化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和有效抑制时间随DCD用量的增加而增强,且以对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的硝化抑制效果更好.在本研究条件下,DCD用量以占肥料纯氮量的1.0%~1.5%相对较佳,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改善叶色,降低植株硝酸盐含量,提高氮肥利用率.纳米碳与DCD配合施用对土壤铵氧化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果,且可以显著刺激油菜前期的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降低油菜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77.
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在癌症靶向治疗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78.
从植物中提取蛋白质包括机械破碎和离心等一系列步骤,蛋白质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蛋白提取率和产量.结果表明,用纳米器件处理过的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叶蛋白的提取率,提升幅度为10%-30%.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条件下纳米器件对蛋白可溶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泡时长(纳米器件浸泡在提取液中的时长)是最关键的已测因素.此外,植物样品的破碎程度也是影响叶蛋白提取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9.
光声治疗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声效应选择性破坏癌细胞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叶酸作为肿瘤靶向分子,以聚乙二醇包裹吲哚菁绿形成纳米粒子(ICG-PL-PEG-FA),利用此纳米粒子在近红外区的光吸收特性,开展光声治疗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叶酸标记的纳米探针对高表达叶酸的EMT6细胞具有高靶向选择性和靶向光杀伤性。这种基于包含吲哚菁绿纳米探针的光声治疗将有潜力发展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癌症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80.
Al2O3纳米颗粒对梨形四膜虫细胞毒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式生物梨形四膜虫为研究对象,探讨了Al2O3纳米颗粒对生物细胞的毒性。分别研究了纳米Al2O3对梨形四膜虫生长繁殖、乙酰胆碱酯酶(True choline esterase,TChE)活性、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活性以及对热激蛋白70(HSP70)和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纳米颗粒对梨形四膜虫的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延长了传代时间,减少了繁殖代数;Al2O3纳米颗粒对梨形四膜虫TChE的活力表现为中低浓度(10 mg/L与100 mg/L)激活,高浓度(500 mg/L)抑制的趋势,而对SDH的活力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尤其在500 mg/L浓度下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Al2O3纳米颗粒对梨形四膜虫HSP70及MDR1基因表达均有显著作用,HSP70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诱导,而MDR1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可知,Al2O3纳米颗粒对梨形四膜虫是具有毒性的,但是其机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以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