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刊讯】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和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课题组与西安航空学院联合开发的"葡萄种质资源数椐库系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该数据库的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微生物被膜是一种具有协调性、功能性和高度结构性的膜状复合物,它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研究发现,具有产生微生物被膜能力的细菌治病性明显增强,而现今缺乏一种分析微生物被膜的有效手段。本文探讨利用COMSTAT软件对微生物被膜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意义,为对微生物被膜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支持手段,从而为研究微生物被膜致病性提供方法理论基础。方法:以葡萄球菌为研究模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结合COMSTAT微生物被膜分析软件对微生物被膜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基质覆盖率、平均厚度、粗糙系数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该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生长变化过程,并考察了抗生素对其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在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平均厚度以及平均扩散距离等结构指标数值都有明显增加,而粗糙度和表面积与生物量比值呈现降低趋势,表明了微生物被膜由发生向成熟的转化过程。与此同时,经10μg/mL和100μg/mL的卡那霉素处理得到的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着卡那霉素的浓度增加,抑制效果随之增加。结论:本文运用COMSTAT软件的分析方法首次从生物量、平均厚度等结构指标数值的角度描述了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从而有效评价微生物被膜发生、发展、成熟以及崩解的生长过程。该技术在研究微生物被膜形成的理论机制方面存在潜在价值,可以为研究微生物被膜治病性提供理论基础,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3.
6 种无机絮凝剂对布朗葡萄藻的絮凝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6种无机絮凝剂对布朗葡萄藻的絮凝效应。采用光密度法测定布朗葡萄藻的生物量,分别研究了硫酸铝、硫酸铝铵、硫酸铝钾、硫酸镁、硫酸铁、氯化铁对布朗葡萄藻的絮凝效应。结果表明,光密度法可应用于布朗葡萄藻生物量的测定,可间接测定絮凝效应,且最佳测定波长为680nm;6种无机絮凝刺的絮凝时间为60min,同时6种无机试剂对布朗葡萄藻均有明显的絮凝效应,硫酸铝、硫酸铝钾、氯化铁对布朗葡萄藻的絮凝效应较硫酸铝铵、硫酸镁、硫酸铁明显(P〈0.05)。硫酸铝浓度控制在1.1g/L,硫酸铝钾浓度控制在0.45g/L以内,氯化铁浓度控制在0.9g/L。  相似文献   
164.
李伟  陈怀谷  李伟  张爱香  陈丽华  姜伟丽 《遗传》2007,29(9):1154-1160
利用公共的真菌基因组数据库资源, 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基因组中SSRs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及最长序列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与已经研究过的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等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SSR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的SSRs非常丰富, 分别为6 539和8 627个, 并且在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与其他几种病原真菌相比,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长重复的四、五、六核苷酸基序更为丰富, 从而使得这两种真菌具有更高的变异性。同时, 我们发现真菌基因组中SSRs的丰度与基因组的大小及GC含量没有必然的关系。文章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SSRs的丰度、出现频率及最长基序的分析为快速、便捷地设计多态性丰富的SSRs引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5.
外源脱落酸和赤霉素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肉脐橙幼果期和着色前分2次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和GA3,研究其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1ABA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果实成熟时的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50mg.L-1ABA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蔗糖含量,而100mg.L-1ABA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葡萄糖含量;中低浓度的GA3(10、50和250mg.L-1)极显著提高了果实蔗糖含量,10mg.L-1GA3处理对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总糖含量,50、250和500mg.L-1GA3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表明着色前较低浓度的外源ABA处理(10和50mg.L-1)可提高果实中一种或几种糖的含量,而较高浓度的GA3处理(250和500mg.L-1)则严重阻碍了果肉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6.
六个早熟鲜食欧亚葡萄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早玉、京秀、京玉、黄提、奥古斯特、维多利亚六个早熟鲜食欧亚葡萄品种为试材,在避雨设施条件下,对其主要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品种抗病性、二次果发育及产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六个品种间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按综合性状比较,表现最好的是京秀,其次是奥古斯特,这两个品种在宁德市有避雨设施的葡萄栽种区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7.
以生长一致的红肉脐橙成年植株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转色前外源GA3和ABA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3处理提高了果皮亮度,但降低了果皮红色度、黄色度和单果重;ABA处理提高了果皮红色度,但降低了果皮亮度;GA3100mg/L处理虽然极显著降低了果皮厚度,极显著提高了果皮亮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itC含量,但同时极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糖酸比,并极显著提高了果实含酸量;外源ABA处理还极显著降低了果实可食率、出汁率和VitC含量。因此,在果实转色前用外源GA3和ABA处理红肉脐橙果实均不利于其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8.
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izard DNA clean-up system纯化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遗传标记的DNA片段,用细菌质粒pGEM T-easy vector克隆该片段,采用自动荧光DNA测序仪对片段的核苷酸组成进行双向测序。来自欧洲葡萄粉红玫瑰的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由835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组成。所获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可以作为合成探针的基础,用于葡萄抗病育种过程中的早期选择及品种对霜  相似文献   
169.
南方主要鲜食葡萄生长结实特性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南方鲜食葡萄品种生长结实特性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表明,各品种春梢生长与气温,尤其是有效积温的关系符合Y=aX3+bX2+cX三次方程.依据拟合方程得:生长速率最快的是巨峰,当有效积温达190.68℃时,温度每增加10℃新梢生长0.43433cm;生长速率最慢且对温度不敏感的是蜜香宝,有效积温高达367.19℃时,新梢生长速率仅为0.17150cm.对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和品种优良特性的模糊评判表明,值得推广的品种有巨峰、京亚、藤稔、蜜香宝、龙宝;限制发展的品种有紫珍香;淘汰早生高墨、黑丰.  相似文献   
170.
野生毛葡萄远缘杂交后代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S、1/2MS、GS三种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及在1/2MS培养基上分别附加6-BA 1.0mg/L+IAA 0.1mg/L和6-BA 1.0mg/L+NAA 0.1mg/L两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毛葡萄及其远缘杂交种后代213、741、196、296、B2等6个品种(种类)进行茎段腋芽萌发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最适宜茎段腋芽的诱导萌发;NAA对毛葡萄及其杂交种后代的萌芽生长影响明显,若单独使用,对绝大多数品种的茎段腋芽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IAA交替使用,则对茎段腋芽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