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白皮松针叶内皮层中具凯氏带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e.)针叶内皮层结构进行深入观察,确认内皮层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有能够激发荧光的带状结构;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内皮层充分酶解分离后,首次从叶中得到类似于根部内皮层特有的网状结构。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光术(FTIR)对网状结构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其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针叶内皮层细胞壁带状结构部分含有木质素,木栓质,纤维素和细胞壁蛋白等,而这些成分与针叶维管组织的成分不尽相同,上述证据表明,白皮松针叶内皮层细胞壁具有与根部内皮层相似的凯氏带结构。  相似文献   
82.
基于指标自动筛选的新疆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小钦  林梦婧  丁哲  周珏  汪传建  陈劲松 《生态学报》2020,40(13):4302-4315
生态健康评价对了解区域生态健康状况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自动筛选出能反映生态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生态健康定量评估的关键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Press-State-Response)框架和生态等级网络框架(EHN,Ecological Hierarchy Network),通过文献调研和因果分析建立要素层与指标层之间的交叉联系,构建了生态健康评价"网状"指标体系;在保证指标体系完备性基础上,通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候选指标权重的客观计算,基于目标优化理论构建了评价指标的自动筛选模型,并基于中选指标计算了新疆开孔河流域2001—2017年生态健康指数(EHCI,Ecological Health Comprehensive Indexes),分析其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自动筛选模型,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由31个候选指标自动筛选出了17个中选指标,用54.8%的指标表达了85.98%的信息,中选的17个指标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有关文献中应用较多,使用频次比例都在20%以上,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年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3个指标的使用频次百分比均超过了50%,说明指标自动筛选模型的合理性;开孔河流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和中部绿洲区外围生态健康状况较差,西北部河谷地带和中部两大绿洲区生态健康状况较好;17年来,流域生态质量整体趋于改善,显著改善区域占10.26%,远高于显著退化的1.61%,显著改善区域以孔雀河绿洲最为明显。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总体好转趋势说明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3.
84.
目录     
《生态学杂志》2017,36(12):0
  相似文献   
85.
保护区内放牧活动对野生动物保护存在负面影响,明确不同物种对放牧干扰的行为响应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红外相机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放牧活动对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放牧激励政策实施前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同域分布的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水鹿(Rusa unicolor) 4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照片数、空间分布以及活动模式的变化,探讨这4种动物对放牧的行为响应策略。结果表明:(1)一期(2012—2013),2012年10月实施了禁马政策,同年12月实施放牧(牛羊)激励政策)家畜照片数量很少,4种野生动物照片数相对较多。二期(2014—2015)家畜的照片数显著增加(P0.01),小熊猫(P0.05)与川金丝猴(P0.01)的照片数均显著减少,大熊猫、水鹿的照片数也呈减少趋势;到三期(2016—2017),大熊猫、小熊猫及水鹿3种关注野生动物的照片数基本回升到激励政策实施前的水平,无川金丝猴照片记录。(2)一期,4种野生动物在研究区域有较广的分布;二期,大熊猫、小熊猫的空间分布范围均缩小,无川金丝猴空间分布信息,而家畜、水鹿的空间分布范围有所增加;到三期,大熊猫、小熊猫的空间分布基本恢复到放牧激励政策实施前的区域,无川金丝猴的空间分布信息。(3)放牧激励政策实施前后,大熊猫、小熊猫及川金丝猴活动模式无明显变化,但水鹿的活动更加集中于傍晚,以避开人类与家畜的活动高峰。同域分布的不同的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如放牧)的行为响应策略不同,各保护区在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时应综合考虑人类干扰对多个物种的影响,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6.
以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动红外照相技术,估算了该地区亚洲象的最小种群数量。本研究于2016年1月,在研究区域内共布设了27个相机位点,野外安放时间为4个月。调查期间,每台相机的有效捕获日为9-52d不等(均值为24d),红外相机有效捕获日621d,拍摄到亚洲象照片共1944张。通过红外相机照片开展个体识别,最终估算出尚勇保护区内亚洲象的最小种群数量为69头(其中成年象38头,亚成象15头,幼象16头)。拍到7头活动于中国-老挝边境区域的跨境象群。本文探讨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的亚洲象照片进行个体识别的方法,指出与常规调查方法相比较的优势和不足,作为快速、实时有效的种群评估方法的价值。研究结果丰富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数据库,为研究、制定和开展亚洲象保护行动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7.
对采自山西省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中的藻种进行分离鉴定, 获得了一株优良的高脂绿藻。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 该藻株的形态特征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Chlorellasp. PQG67)。进一步对其rbcL和1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树, 结果表明基因序列与普通小球藻Ch. vulgaris同源并聚为一支, 确定其为一株普通小球藻Ch. vulgaris PQG67。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连续培养后测定其油脂含量稳定在30%左右, 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可达40%以上, 并通过叶绿素荧光值测量探索该藻株生长趋势。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对其油脂积累过程分析, 显示该藻株脂类成分在1634/cm附近, 有vC=O伸缩振动谱带,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脂质含量的相对强度也在增加。可见该藻株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及产油能力, 是一株具产业化应用潜力的优良产油藻株。  相似文献   
88.
用付里埃变换红外(FTIR)技术研究了不同阴离子结合和通过时,脂蛋白体膜带Ⅲ蛋白有结构的变化,发现:有Cl、NO3、SO4^2-结合和通过时,膜带Ⅲ蛋白α螺旋均为升高趋势,其中Cl结合和通过时,带Ⅲ蛋白α螺旋增加较少:NO3、SO4^2-结合和通过时,带Ⅲ蛋白α螺旋增加较多,阴离子的结合和通过时,带Ⅲ蛋白α螺旋的增国可能与带Ⅲ所形成的阴离子通道扩张有闫,扩张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阴离子的体积,基本不  相似文献   
89.
鹿茸     
《生命世界》2005,(12):81-81
指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所有鹿的角每年都要脱落一次,再长更大、更粗壮的新角,80天左右成熟,每年七八月份收茸,若不及时砍茸,会老化成鹿角,药用价值降低,成熟后会自动脱落下来。鹿茸刚生出时很软,外面包着一层皮,长着许多小茸毛:里面是软骨和许多毛细血管。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  相似文献   
90.
采用酯化反应,将烟酰氯和β-谷甾醇合成了β-谷甾醇烟酸酯,并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mol(β-甾醇):mol(烟酰氯):mol(吡啶)= 1:3:5;反应温度91℃;反应时间6 h;用95%的乙醇进行重结晶,产率可达到75%以上;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为β-谷甾醇烟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