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使用半纤维素平板法从土壤分离菌中筛选到产半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真菌。将这些菌株在含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发酵,鉴定发酵液中还原糖产量,从中筛选出3株产还原糖较多的菌。将其发酵产物经柱前衍生,HPLC检测,发现其中DHC菌株的发酵产物以木糖和阿拉伯糖为主,而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大部分被利用,可用于发酵法联产阿拉伯糖和木糖。对DHC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孢子形态以及ITS区基因序列测序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为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对于亮白曲霉产生的半纤维素酶国内外尚较少研究报导,可为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米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米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进行分泌表达。方法:以米曲霉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知的米曲霉木聚糖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木聚糖酶基因cDNA序列,将其与pPIC9K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后转化毕赤酵母,经MM/MD快慢斑筛选,得到Muts型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结果:克隆得到的cDNA序列全长666 bp,连续编码221个氨基酸;阳性克隆子在诱导培养数天后,将菌液点于RBB-木聚糖平板上,产生了明显的透明圈,表明重组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结论:木聚糖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相似文献   
63.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 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  相似文献   
64.
【目的】明确乙腈降解菌BX2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处理含乙腈废水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X2进行鉴定。考察温度、初始pH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及在该条件下的乙腈降解能力。测定菌株BX2对NaCl的耐受能力。【结果】乙腈降解菌BX2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最相近。其16S rRNA、gyrB、secA1基因序列与紫红红球菌的相似性分别为99.37%、99.29%、97.87%。最佳生长条件为35℃,初始pH 7.5,接种量1%。此条件下,菌株BX2在16 h内对浓度为800 mg/L乙腈的降解率为95.87%。菌株BX2在NaCl含量高于6%的培养基中无法生长。【结论】菌株BX2被鉴定为紫红红球菌。该菌株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降解高浓度乙腈,在含氰废水的生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为了对实验室已分离的1株高效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DON)的真菌(NJA-1)鉴定,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以及rDNA ITS区基因序列的扩增、测定。形态学观察发现该菌属于曲霉属黑色组曲霉黑曲霉集合体。进一步分别用引物对BMB-CR和ITS2及ITS1和ITS4扩增rDNA的ITSⅠ-5.8S rDNA-ITSⅡ,得到总长为738 bp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基因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该菌rDNA ITS区基因序列与塔宾曲霉的同源性为100%,最终确定NJA-1为1株塔宾曲霉。菌株NJA-1 rDNA ITS区基因序列收录入GENBank,登陆号为EF178271。还对NJA-1的生长特性、炭源和氮源的利用、适宜生长的培养基pH等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为该菌的大量培养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6.
刺五加多糖诱导人小细胞肺癌H446 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诱导H446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ASPS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经ASPS处理后H446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 ern印迹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p53 表达的变化.MTT分析表明,ASPS作用48 h后可明显抑制H446细胞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476.36 mg/ml;Hoechst 染色结果: H446细胞在ASPS诱导下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对照组及浓度为240、480、960 mg/ml 药物处理组凋亡率分别是(5.02±0.4)%、(11.12±0.8)%、(19.89±0.5)%、(22.54±0.8)%;Western印迹显示: 在ASPS的诱导下bax、p53的表达量提高,而bcl-2的表达量下降.研究表明,ASPS对H44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其凋亡;ASPS通过上调bax、 p53表达,下调bcl-2表达促进H44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7.
普洱熟茶后发酵优势菌臭曲霉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发普洱熟茶生产的规范技术,本文对普洱茶后发酵优势芮之一的臭曲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酸碱度有广幅的适应性;在以硫酸铵或豆饼粉为氮源,玉米粉或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培养温度以30℃最为适宜.同时,对菌落的牛长规律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大量培养,以及普洱茶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不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种深层发酵生产莫纳可林K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株在YES培养基中不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种,在摇瓶中研究了它们液体发酵生产莫纳可林K的情况。在大米粉培养基中,红色红曲霉不产莫纳可林K,但是紫色红曲霉和烟灰色红曲霉均能产莫纳可林K,前者产量高于后者。在葡萄糖.甘油培养基中,后两者的产量均很低,但是如果在该培养基中添加酵母膏,紫色红曲霉能产生较为可观的莫纳可林K。在2L的发酵罐中,利用添加了酵母膏的葡萄糖-甘油培养基,紫色红曲霉在第13d的莫纳可林K产量可达104mg/L,培养过程中无桔霉素产生。  相似文献   
69.
Aspergillus sp.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为了得到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脂肪酶新酶种,通过研究分离白极端环境的Aspergillus sp.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所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得出了该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以1%黄豆饼粉为氮源、0.2%玉米淀粉为碳源,1.5%橄榄油为诱导物,起始pH6.0左右。装量10mL(250mL三角瓶。摇瓶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为96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可得最大发酵酶活36U/mL。Aspergillus sp.所产的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是:最适pH为9.0,在pH5.0—10.0于20℃下放置24h后,残余酶活仍保持在起始酶活的90%以上;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50℃保温60min后仍保留70%以上的酶活。Aspergillus sp.所产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0.
《生物加工过程》2004,2(1):75-78
CN0 31192 80 :1,3 丙二醇的两段双底物集成发酵生产方法本发明特征在于二级种子培养是以葡萄糖和甘油为混合双底物,将好氧条件下的二级种子培养和厌氧条件下的甘油厌氧转化集成在同一个发酵罐中进行,并以葡萄糖是否消耗完为好氧到厌氧转换的条件。本发明能够减少工艺步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工艺周期而不影响1,3 丙二醇最终的浓度,还避免了系统转换所造成的感染杂菌的机会。CN14 5 0 16 9A :制备性基因重组蜘蛛拖丝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发明涉及制备性基因重组蜘蛛拖丝蛋白(简称蛛丝蛋白)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