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用自旋标记研究嗜盐菌紫膜的相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5′酮基软脂的甲酯的N′氧基4、4-二甲基(口恶)唑衍生物、TEMPO和4-(乙氧基氟代磷酸))-TEMPO′研究了嗜盐菌紫膜的相变.ESR测定表明:在醋酸钠缓冲溶液中(100mM、pH7.0)、30至70℃没有观察到相转变;在81℃附近获得了紫膜类脂的另一相变点,此转变点可能与紫膜类脂及蛋白质晶格的分离有关.紫膜蛋白质的热变性点则在100℃附近.当温度升至110℃时紫膜类脂烃链则趋“熔化”,紫膜蛋白质的热变性也呈不可逆的.文中还就不同的物理因素对紫模相变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紫膜碎片的电二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悬浮在水中的嗜盐菌紫膜碎片,在外电场作用下产主定向排列.在20℃时,568nm的电二色性研究表明:外加电场为2kV/m时取向程度可达60%以上;大于5.5kV/m时,取向作用趋于饱和状态;饱和时简约电二色性为-0.437左右,视黄醛生色团的跃迁矩方向与电偶极矩方向形成60.9°夹角;紫膜的永久偶极短为9.2×10~(-24)C、M,剩余电极化率为3.0×10~(-27)m~2;紫膜的旋转扩散常数为0.53秒~(-1).曲线拟合分析表明,感应偶极对紫膜碎片的定向的贡献应予考虑.本文对紫膜碎片的定向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我国春孢锈菌属(形式属)增补了以下9个种:1.腺梗菜春孢锈菌Aecidium adenocauli Syd. 寄主:腺梗菜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 (菊科Compositae) 2.臭椿春孢锈菌(新种) Aecidium ailanthi J.Y.Zhuang sp.nov.寄主: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 (苦木科Simaroubaceae)3.筋骨草春孢锈菌 Aecidium alugae Syd.寄主:紫背金盘 Ajuga nioponensis Makino (唇形科 Labiatae) 4.八角枫春孢锈菌 Aecidium alangii Hirats.& Yosh 寄主:长毛八角枫 Alangium kurzii Craib,瓜木A platanifoHum Harms (八角枫科 Alangiaeeae) 5.紫珠生春孢锈菌(新种) Aecidium callicarpivola J Y.Zhuang sp.nov.寄主:杜虹花 Callicarpa oedunculata R,Br.(马鞭草科Verbenaeeae) 6.吴茱萸春孢锈菌(新种) Aecidium evodiae J.Y.Zhuang sp.nov. 寄主: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va (Juss.)Benth.(芸香科Rutaceae) 7.杨叶木姜子春孢锈菌(新种) Aecidium litseae-populifoliae J.Y.Zhuang sp.Nov.寄主:杨叶木姜子 Litsea povulifolia Gamble (樟科Lauraceae) 8.青海春孢锈菌(新种) Aecidium qinghaiense J Y.Zhuang sp.nov. 寄主:莴苣属一种Lactuca sp.(菊科Compo sitae) 9.合掌消春孢锈菌 Aecidium vincetoxici P.Henn.& Shirai 寄主: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萝藦科 Asclepiadaceae)  相似文献   
55.
在浙江省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调查中发现松树上的菱沫蝉(Agrophora sp.)的新病原真菌一种,因其分生孢子远大于任何已知种虫疫霉,故定为新种巨孢虫疫霉(Eryniagigantea Li,Chert et Xu)。其初生分生孢子长倒拟卵形或拟纺锤形,对称或略弯曲,42.6—76.7×l 2.3—26.0μm(平均57.6×l 8.6μm),长径比2.2—4.9(平均3.1);顶稍圆或尖削;基部乳突略钝,有时有孢领。次生分生孢子倒拟卵形至广倒拟卵形;毛管分生孢子未见。假根成束。假囊状体及休眠孢子未见。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在中国发现的马鞍菌属 Helvella的3个新种,即蚊河马鞍菌H. jiaohensis, 吉林马鞍菌 H. jilinensis 和新疆马鞍菌 H. xinjiangensis; 3个新记录种即肋盖马鞍菌 H. costifera, 长孢马鞍菌 H. oblongispora和灰黑马鞍菌H.Rivularis。 此外由于亚梭孢马鞍菌 H. subfusispora 的模式标本于1984年在火中被毁,因此作者在另一份标本(HMAS 30483)的基础上为其标定了新模式(Neotype)。  相似文献   
57.
南方铁杉上斑痣盘菌科一新种—铁杉小双梭孢盘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安徽黄山采自南方铁杉针叶上的小双梭孢盘菌属一新种,即铁杉小双梭孢盘菌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相似文献   
58.
捕食线虫真菌的微循环产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勤  曹蕾 《真菌学报》1996,15(2):157-160
  相似文献   
59.
双梭孢虫草无性型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作易  梁宗琦 《真菌学报》1996,15(3):210-214
从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采集分别寄生于不同刺蛾茧上,宏观特征呈简单和分枝的双棱孢虫草,经对子囊孢子诱发微循环产孢研究确证,双包虫草的无性型为隔梭孢属一新种,双梭隔梭孢。  相似文献   
60.
丝孢酵母高甲硫氨酸突变株的选育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Behr)ST851为原始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在含乙硫氨酸的双层平板上筛选到多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其中ST851-10株抗乙硫氨酸浓度达到350μg/ml,其菌体蛋白质含量由40.5%提高到44.3%,菌体甲硫氨酸含量由20.45mg/g-DCW增加到29.32mg/g-DCW。在以苹果渣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硫酸镁作硫源的最适培养条件下,固态发酵24h后,蛋白质和甲硫氨酸含量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15.8%和44.9%。培养基中C/N值低有利于甲硫氨酸的合成,C/N值高则适合于菌体生长。在苹果渣固态发酵过程中,适当补加氮源既有利于菌体生长和甲硫氨酸的合成,又可起到调节培养基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