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1.
植物精油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就应用植物精油防治害虫的研究集中在下列四方面进行了综述:1.精油对昆虫的吸引作用;2.精油对昆虫的忌避、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3.精油对昆虫的毒杀作用;4.不同精油精油与化学农药的混用及其产生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2.
阴香种内化学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13.
广东省3种野生香茅属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广东省3种野生香茅属(Cymbopogon Spreng.)植物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昔.结果表明,3种植物精油中的化学成分丰富.从橘草[C. goeringii(Steud.)A.Camus]精油中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香叶醇、香茅醛、Z-柠檬醛和E-柠檬醛,相对含量分别为26.56%、23.49%、19.65%和12.78%;从扭鞘香茅[C. hamatulus(Nees ex Hook.et Arn.)A.Camus]精油中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3,5,3',5'-四甲基联苯和3,4-二乙基-1,1'-联苯,相对含量分别为19.46%、12.90%、16.88%和8.63%;从青香茅[C. caesius(Nees ex Hook.et Arn.)Stapf]精油中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和藜芦醛,相对含量分别为29.39%、22.25%和6.58%.香茅属植物的精油成分因种类和产地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需要对香茅属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4.
杉木心材精油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叶舟  林文雄  陈伟  俞新妥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394-2398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杉木心材精油,并进行柱层析分离、气-质联用分析和抑菌活性试验,比较分析了精油含量、化学组成和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精油含量为1.794~2.076(w/w);气-质联用分析共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出27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9%),其中主要成分为柏木脑(76.27%);杉木心材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柏木脑是杉木精油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贮存0、1、2年的北艾和蕲艾精油,采用GC-MS检测精油化学成分,选取10种常见细菌,检测了其抗菌谱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发现:0、1年份北艾精油中小分子挥发性物质较多,随着贮存年份的增加,大分子挥发性物质随之增加;侧柏酮为蕲艾的特有成分。0年份艾叶精油的抑菌活性较高,对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菌耐药菌、绿脓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综上,不同贮存年份和品种的艾叶精油在化学成分、抗菌谱和抑菌活性方面均存在差异,综合考虑精油含量和抑菌活性,以0年份的北艾为原料提取精油最佳。  相似文献   
116.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流机制,广泛存在于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是人类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它具有至少3种QS系统,即las、rhl和pqs系统,且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级联调控关系,它们共同作用调控着该菌众多毒力基因的表达和毒力因子的产生。近年来,通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QS系统以控制其毒力和致病力,成为一种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防控策略。植物精油是一种天然的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多种精油活性化合物都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QS系统,而且尚未发现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基于此,梳理了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组成及其级联调控关系,简要介绍了植物精油的QS抑制机制和抑制活性,并重点综述了萜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4类精油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天然化合物中发现和筛选安全、高效的细菌QSI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致病菌的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7.
花椒精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在我国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花椒精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功能,现就20年来花椒精油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和药理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8.
以开花期的椒样薄荷(Mentha×piperita)、薄荷(M.haplocalyx)和苏格兰留兰香(M.×gentilis)叶片部位提取的精油为研究对象,通过GC-MS分析,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3种精油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1)椒样薄荷与薄荷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和异薄荷酮,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芹酮和柠檬烯。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符合欧洲药典与ISO标准,椒样薄荷需要继续改良以提高其精油品质与抑菌功能。(2)精油单独使用时,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15442对椒样薄荷精油和薄荷精油敏感;P.aeruginosa ATCC27853对薄荷精油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敏感。精油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抑菌范围和强度均有所改变:绿脓杆菌的2个菌株对精油与抗生素的组合最为敏感,其中,椒样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的组合对P.aeruginosa ATCC15442显示出最强的增效作用,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混合之后对P.aeruginosa ATCC27853出现拮抗作用。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对所有精油以及精油与抗生素混合物均有抗性。(3)椒样薄荷、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不同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不仅对精油品质有影响,而且影响精油对测试菌种的抑制作用,可考虑将其作为薄荷属植物品质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9.
猴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樟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材用、油用和观赏树种。笔者从形态解剖学、生态学、栽培与繁育、造林技术、抗逆性、精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分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猴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猴樟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11种植物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的植物杀菌成分,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香茅油、薰衣草油、菊花油、月桂油、柠檬油、广藿香油、肉桂油、天竺葵油、迷迭香油、茶树油、薄荷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发现在2 g/L的浓度下,上述11种精油对6种供试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茅油、肉桂油、天竺葵油、月桂油、茶树油和薄荷油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剂量效应试验表明,肉桂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29.05μg/mL和42.96μg/mL,而天竺葵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34.02μg/mL和68.48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