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色觉机理尚未研究清楚,一向不能矫治。为了解除色盲患者的苦脑,增加他们在升学、就业和职业选择中的权利,我们通过色觉过程的拓扑学研究,建立了色觉异常的突变模型;论证了色盲矫治机理;研制了色盲电脑诊断矫正检测仪。为色盲眼镜的批量生产和患者的配镜提供准确的矫正曲线。  相似文献   
93.
大豆高光效育种光合性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
利用体细胞克隆变异培育菊花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原产于我国。现代栽培的菊花,是由东北至华北的野黄菊和华北至华南的小红菊,经过长期的天然种间杂交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菊花在遗传组成上是高度杂合体。细胞学检查证实,现代栽培的菊花大多属于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如4X=36、5X=45、6X=54、6X-1=53、8X-1=71、8X-4=68等。菊花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常常因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不正常而产生败育的配子,造成菊花生理性不孕或不能自然地通过有性过程繁殖后代。尤其是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名优品种,大部分的小花为性退化的单性花,能育的两性花少,而且被众多的舌状、匙状、管状花瓣层层包围,不能接受花粉。因此仅依靠传统  相似文献   
95.
我国淡水养殖鱼类遗传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的国家。建国三十年来,在淡水鱼类养殖上无论是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家鱼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鱼苗的供应问题,同时为发展鱼类生殖生理学这门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淡水渔业和与此相关的学科都受到严重的损害和摧残。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4977bp大片缺失突变与喉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喉乳头状瘤、喉癌患者,分别纳入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每组各150例。取两组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分离癌及癌旁组织,提取总DNA,采用PCR扩增测序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线粒体DNA4977bp大片缺失突变情况。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患者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率为39.33%,高于良性肿瘤组患者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患者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II期患者的突变率II期 I期 IV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DNA4977bp大片缺失突变与喉癌的发生有关,可能促进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通过对123只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外显子2的遗传变异分析,旨在获得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的多态性及变异信息,为山羊抗病基因的挖掘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共获得6条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外显子2序列,其中4条为首次发现。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RB1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6条等位基因可能起源于2个祖先基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DRB1位点受到了明显的选择压力作用,这种选择作用有助于陕北白绒山羊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蛋白质结构的预测证实了DRB1*1与其它等位基因间的差异性,说明核苷酸变异可能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最终可能影响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本次对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多态性的调查与分析有助于筛选疾病抗性和易感性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候选基因,进而可加速绒山羊抗病品系的改良与培育进程。  相似文献   
98.
李栋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11):2443-2450
为了建立鉴定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识别蛋白质抗原表位的方法,选择程序死亡受体-1 (PD-1) 作为目的蛋白。基于丙氨酸扫描策略,建立了定点突变技术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相结合的抗原突变体快速表达方法,确定了真核表达元件扩增和细胞转染表达的条件。共表达了150个PD-1蛋白突变体,鉴定了这些突变体与抗PD-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的结合能力。根据蛋白突变体与抗体的结合力并结合蛋白结构分析确定了帕博利珠单抗的抗原表位,与已报道的基于晶体结构的抗原表位高度一致,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用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作图。  相似文献   
99.
重叠延伸PCR是基因定点突变的主要方法,但是以该方法制作长基因定点突变时,往往遇到难以获得第二轮PCR产物或容易引入新的非预期突变等问题。此时,可先以重叠延伸PCR扩增含突变位点的部分基因片段,再将其连入适当载体获得重组质粒。若该扩增片段两侧的酶切位点在质粒载体上不单一,则可采用双片段连接法构建完整质粒。以制作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S780E定点突变为例,直接以重叠延伸PCR扩增全长基因时未能得到理想的目标产物。故先扩增含点突变的F3片段,再将其与源自原始质粒的F2片段一起连入含F1片段的质粒载体而构建完整质粒。两个筛选出的重组质粒经序列检测完全符合目标突变序列特征,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法作为重叠延伸PCR的补充,可为许多长基因定点突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0.
贾云耀  方芳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8):1640-1649
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是一种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的可致癌物,过量摄入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酶法降解是减少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尿素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脲酶具有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和尿素酶两种活性,因此在减少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尿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脲酶降解发酵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脲酶对氨基甲酸乙酯的催化活性及亲和力较低,因而其降解效果不理想。文中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了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JP-21的脲酶,表达水平为尿素酶3 291.74 U/L,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227.26 U/L。通过模拟脲酶中催化亚基UreC与氨基甲酸乙酯对接的结构,确定了M326和M374这两个影响酶与底物结合的位点。采用点饱和突变获得了3株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活性提高的突变体M374A、M374T和M326V,以EC为底物时的Km分别为101.84mmol/L、129.49 mmol/L和121.67 mmol/L,比野生型分别降低了37.47%–50.82%。突变体可以降解黄酒中97%的尿素,M374T对黄酒中EC的降解效果最好,可将黄酒中EC从513.90μg/L降至393.57μg/L,降解率是野生脲酶的1.97倍。研究结果对今后改造脲酶催化特性和改善其应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开发减控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代谢氨(胺)类危害物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