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天然雌核发育贵州普安鲫(A型)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安鲫(Carassius auratus)原产于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的天然水体中,它有3个不同类型(A、B和C型)的种群。目前除了A型在野外未见雄性个体外,B和C型都是两性型种群,它们同地共栖,且行天然雌核发育。    相似文献   
52.
组织移植对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脾移植实验对银鲫3个不同的雌核发育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在3个同系移植的组合中,移植物被接受的个体数平均达95%,表明同一雌核发育系的大多数个体具有一致的基因型。在不同雌核发育系间的移植,移植物在7—14天被排斥(21—30℃)。从而用组织移植证明这些雌核发育系是存在的,并与遗传标记所鉴别的结果一致。文中对同系移植中出现少数排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引用宗教是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德望 《生物多样性》1996,4(2):123-124
引用宗教是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有效途径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面临的保护任务艰巨而繁重。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从措施上讲,一靠充裕有效的资金投入,二靠广泛自觉的公众参与。由于我...  相似文献   
54.
本文就鲤科、银鮈属鱼类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整理.旨在澄清和纠正长期以来本属与近缘属之间钓混淆及变动.确定属的范围,并对属下所含的种类及其分布作一扼要的归结.    相似文献   
55.
本文于辽宁省凤城市凤凰山旅游区采到3号标本,该动物全身覆棕褐色毛,背毛具棕黄色毛尖,腹毛尖色略浅,为淡黄色,背、腹面毛色在体侧无明显分界,头骨上、下颌有32枚牙齿,上颌第1单尖齿明显大于第2单尖齿,第3、4单尖齿等大,但明显小于第2单尖齿,齿尖均染栗红色,上颌第5单尖齿很小,也明显染有少量栗红色;经鉴定为SorexsinalisThomas,1912。此种在我国的分布区应向东扩大至辽宁省的千山山地。中名被称作欧明显不妥,建议订正为中华。  相似文献   
56.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外周血细胞的特征,以采自长江中游沅江水系清水江共计21尾稀有白甲鱼的血液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稀有白甲鱼红细胞数量为(1.75±0.44)×106 个/ L,白细胞数量为(4.91±1.95)×105 个/ L。在血涂片上共计观察到了5种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其5种白细胞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其数量比例关系为: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这5种白细胞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其大小关系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与已报道的鱼类相比,稀有白甲鱼白细胞的数量明显较高,红细胞数量较多、体积相对较小,可能与其适应流水生活相关。  相似文献   
57.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1):137-141
为了阐明养殖环境对鱼类寄生指环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调查了湖北省梁子湖和湖北省石首市养殖池塘中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在梁子湖中的野生鲫共发现6种指环虫,分别为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 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 arcuatus)、弓茎指环虫(D. baueri)、美丽指环虫(D. formosus)、望外指环虫(D. inexpeatatus);在养殖池塘中,除了望外指环虫外,其他5种指环虫均有发现。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于梁子湖野生鲫鳃部的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丰度以及其他4种指环虫(不含望外指环虫)的感染率与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中的指环虫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平均寄生虫数量以及Brillouin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野生鲫寄生指环虫的优势种是弧形指环虫(0.54),而池塘中的是坏鳃指环虫(0.76)。在宿主密度、种群大小、光照和溶氧等影响指环虫群落的因子中,溶氧可能是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8.
王佳  罗琛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3):548-555
DMRT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为了研究家族成员之一的Dmrt3在我国重要养殖鱼类鲫胚胎发育、性别分化中的功能以及在育种中的作用,我们克隆了鲫Dmrt3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Dmrt3基因在发育早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鲫Dmrt3基因cDNA全长为2182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408 bp,3'端非编码区427 bp,开放阅读框1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蛋白结构预测显示DMRT3除了正常的DM结构域外,还有DMA结构域,在进化上与DMRT4和DMRT5的亲缘关系更近。巢式RT-PCR分析结果表明Dmrt3直到尾芽期才开始有微量表达,表达量在15体节期有明显增加但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成体组织中只在精巢中检测到表达。这种表达时空模式提示Dmrt3可能在早期器官发生和雄性性腺发育调控中起作用。对Dmrt3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分析表明所检测的组织和配子中并不发生甲基化,说明这种雌雄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差异表达并不是通过对该基因启动子的差异甲基化修饰来调控的。此外,我们还发现了鲫Dmrt3的一个由逆转录产物形成的假基因pDmrt3。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鲫Dmrt3在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和评估其在鲫性别控制育种中的价值,以及分析DMRT家族的进化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9.
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从鲤中分离出来的3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红鲫和野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研究。在筛选出的15对微卫星引物中,随引物不同,各等位基因数为1~8个,大小在100~420bp之间。从3个不同群体内部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异源四倍体鲫鲤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内部的遗传变异程度最低,已经形成了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群体。从3个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异源四倍体鲫鲤和红鲫遗传相似系数为0.5625,和野鲤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125,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接受原始母本的遗传物质比原始父本野鲤要多一些。微卫星标记与以前报道的RAPD标记的检测结果是相似的,然而由微卫星标记获得的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均大于RAPD,说明微卫星标记比RAPD标记显示出更高的个体多态性。  相似文献   
60.
银鲫种系细胞标记分子Vasa: cDNA克隆及其抗体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系细胞始自胚胎发育早期,是动物生殖及生殖工程的基础。为研究鱼类的种系细胞提供标记分子,我们克隆并鉴定了银鲫的vasacDNA即Cagvasa。CagvasacDNA全长2771碱基(nt),编码的蛋白为银鲫Vasa即CagVasa,全长701个氨基酸(aa)。CagVasa蛋白与已知Vasa蛋白的结构特征一致:在N端有14个RGG重复序列,在C端Vasa所特有的8个功能域俱全。银鲫Vasa与鲤鱼、斑马鱼、陆生脊椎动物和果蝇的Vasa蛋白分别有95%,89%,61%-66%和50%的同源性。卵巢切片的RNA原位杂交揭示,Cagvasa限于种系细胞,且表达水平呈现出低-高-低的动态变化:即两头低(卵原细胞跟Ⅳ期成熟卵子),中间高(Ⅱ-Ⅲ期卵子)。为分析鱼类种系细胞提供手段,我们用310aa的N端序列产生细菌的重组蛋白来免疫大白兔,获得了抗Vasa的多克隆抗体αVasa。Western免疫印迹表明,αVasa特异性地识别一个鱼类性腺的蛋白,该蛋白的分子量为75kD,仅见于银鲫的性腺和卵子。卵巢切片的组织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分析表明,抗体αVasa只对种系细胞染色:卵原细胞着色最深,卵母细胞和早期的卵子都浓染,成熟卵则浅染。类似情况亦见之于精子发生早期阶段的雄性种系细胞。卵巢和精巢的体细胞则不着色。因此,Cagvasa编码的当是Vasa同源蛋白,为银鲫种系细胞的第一个标记分子。我们的研究表明,抗体αVasa染色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当是鉴别银鲫及其它鲤科鱼类的种系细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