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晓阳  梁国付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14,34(12):3378-3385
景观异质性包括景观组成和构型的异质性,而人为干扰是形成异质性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在以建成区、农田、丘陵和山地为主体的景观中各选取一个4km×4km的样区,采用移动窗口算法,以100、250、500、1000、1250m和1500m为移动窗口半径,借用蔓延度(CONT)和均匀度(SHEI)指数,分析了不同干扰背景下景观异质性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移动窗口半径的增大,各景观类型的蔓延度和均匀度指数的最大值逐渐递减,最小值逐渐递增(建成区除外);建成区和农田景观蔓延度指数的平均值均大于丘陵和山地景观,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则相反;4种类型景观的均匀度指数和蔓延度指数都呈显著相关关系,除建成区1000m及以上移动窗口半径外,R2都大于0.9;拟合曲线的β值基本呈递增趋势。文中对于人为干扰强度的差异性和景观异质性的尺度依赖性分析,为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In this paper,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overcoming obstacle in human walking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a motion capture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 the lower body of an adult human is divided into seven segments, and three markers are pasted to each segment with the aim to obtain moving trajectory and to calculate joint variation during walking. Moreover, kinematic data in terms of displacement,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re acquired as well. In addition,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re measured using force sensor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eatures of overcoming obstacle in human walking are ana- lyz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 which leads to smooth walking can be identified as that the human has slight movem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during walking; the reason that human locomotion uses gravity effectively can be identified as that feet rotate around the toe joints during toe-off phase aiming at using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to provide propulsion for swing phase. Furthermore, both normal walking gait and obstacle overcoming gait are characterized in a form that can provid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useful databas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tion planning and gait planning towards overcoming obstacle for humanoid robots.  相似文献   
93.
以木糖醇母液为原料,采用顺序式模拟移动色谱技术纯化木糖醇母液。在制备色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顺序式模拟移动床(SSMB)技术纯化木糖醇母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浓度60%,进料量为546.00 g/h,进水量为819.00 g/h,循环量382.2 m L。在此条件下木糖醇出口浓度为41.2%,纯度达到94.8%,收率达到90.6%,较木糖醇母液纯度提高31.12%,本研究为木糖醇母液产业化利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4.
长久以来,指骨弯曲程度都被用来推断化石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此前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并用于定量化比较指骨弯曲程度,包括半径弯曲程度法(radius of curvature)、夹角法(included angle, IA)、标准化矩臂弯曲程度法(normalized curvature moment arm, NCMA)以及高精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high-resolution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 HR-PCF)。然而,在对指骨弯曲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过程中,这些方法都显示出了理论或技术上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之前,应当谨慎考虑其适用性和精确程度对分析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为了避免先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精确地定量描述指骨弯曲程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作为替代。该方法基于对指骨侧视图背侧轮廓曲线几何形态测量学标志点数据的四阶多项式曲线拟合,称为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4th order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 on geometric morphometric landmark data, GM-PCF)。它以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ormalized phalangeal curve height, NPCH)作为指骨弯曲程度的定量指标,并且可以将平均标准化指骨曲线进行可视化以用于其弯曲程度的直观对比。此外,它还可以提供在解释指骨弯曲程度的功能意义中非常关键的指骨(背侧轮廓曲线)长度比例信息。GM-PCF还能够分析化石中常见的不完整的指骨。为了检验新方法的适用性,我们从现生类人猿(anthropoids)中选取了15个涵盖灵长类大部分移动行为方式的类群作为参考样本,采用GM-PCF方法对其指骨弯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PCH)对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配合指骨曲线长度,还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树栖四足行走(arboreal quadrupedalism)、悬垂(suspension)与摆荡(brachiation)等行为与灵长类体型大小的关系。作为个案,我们采用新方法对中国中新世的两种禄丰古猿(禄丰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和蝴蝶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hudienensis)的指骨弯曲程度与参考样本进行了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其最为可能的移动行为方式偏好进行了推断。  相似文献   
95.
为准确、快速地获取入侵生物野外调查数据, 我们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外来物种入侵大数据采集方法, 设计并研发了数据表单可自定义的野外调查工具软件——云采集。该系统以Android手机为数据采集终端, 采用C#和Java语言设计开发, 运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野外调查发生位置的快速采集, 通过定义9种调查指标的数据类型及指标(列值)默认值、图像拍摄、语音录入、排序等4个辅助属性, 建立调查指标与手机客户端数据录入界面的关联, 实现用户界面可定制的数据录入模式。该系统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及福建省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疫情普查等项目的调查任务中予以应用。实践检验表明: 该系统实现了野外调查数据的离线采集、数据同步、数据查询与输出管理, 将移动智能终端采集取代传统的纸笔记录, 简化了野外调查的流程, 提高了入侵生物野外调查的数据质量, 为外来生物入侵野外调查大数据采集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多梳抑制复合物2(PRC2)核心基因(EZH2)、p27在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接治的68例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胃癌合并Hp感染组,另选取54例单纯胃癌患者作为单纯胃癌组,比较两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F、EZH2、p27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对比胃癌合并Hp感染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MIF、EZH2、p27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F、EZH2、p27与胃癌、胃癌合并Hp感染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对胃癌合并Hp感染组随访1年,统计1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胃癌合并Hp感染组不同MIF、EZH2、p27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生存分析。结果:两组癌组织中MIF、EZH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27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胃癌合并Hp感染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F、EZH2高于单纯胃癌组,p27阳性表达率低于单纯胃癌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F、EZH2与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27与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MIF、EZH2、p27在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病变组织中呈异常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MIF、p27能为临床预测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我国亚热带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常基于400~900 m2的小面积样地,但到底多大面积样地才较为适宜却鲜有探究。该文以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三个1 hm2样地亚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量回归方程估算木本植物(胸径≥1 cm)的地上生物量,分析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移动窗口法探讨三个次生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适宜样地面积。结果表明:(1)三个次生林木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3.75 Mg·hm-2(大岩前)、84.70 Mg·hm-2(八通岭)和128.20 Mg·hm-2(屁股窟),地上生物量集中分配在个体数量较少的大径级个体;屁股窟次生林的地上生物量空间变异程度高于大岩前和八通岭次生林。(2)利用移动窗口法确定的三个次生林木本植物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适宜样地面积分别为2025 m2(大岩前)、2500 m2(八通岭)和3600 m2(屁股窟),森林地上生物量越高且空间变异程度越高,所需调查的样地面积越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样地面积设置提供证据,并为该区域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估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8.
上海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上海市医学放射专科分会PACS学组共同主办的"移动摄影数字化成像技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召开,目的上交流数字化成像技术应用的经验,推进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发展。上海市各医院放射专业医务人员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9.
应用蛋白银染色技术研究了悬游双眉虫青岛种群无性生殖期间皮层结构和核器的演化过程,其主要特征为:后仔虫口原基独立地出现于紧靠虫体左侧第一根横棘毛的皮层下小龛,其中毛基粒不参与其它棘毛原基的形成;老的口围带发生后半部的局部重建而非整个的由前仔虫简单继承;在前仔虫中,波动膜原基来自老结构的反分化,而在后仔虫中则来自口原基;所有棘毛原基均为独立发生并与老结构没有任何关系;在前仔虫中,口棘毛(即左侧第一根额棘毛)来自于波动膜的反分化,而在后仔虫中则为独立发生;背触毛列于老的结构当中产生,并由最右一列原基演化出3根尾棘毛;两大核片段的改组带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并随着两者的融合而消失.文中同时对前人有关该属发生模式的若干存疑问题做了探讨 [动物学报 54(3):517-524,2008].  相似文献   
100.
利用葡萄扇叶病毒法国分离物F13(Grapenive fanleaf virus, GFLVF13)移动蛋白抗体对杭州分离物(GFLVH)移动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移动蛋白在接种GFLVH 3d后的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系统叶中就可检测到,随着时间推移,其积累量逐渐升高,接种16d后达到最高值。接种32d后的病叶已经枯黄,但移动蛋白积累量并没有减少。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在感染GFLVH的昆诺藜(C.quinoa)和苋色藜的叶肉组织薄壁细胞中,病毒粒子呈纵列整齐地排列在小管状结构中,在胞间连丝中也发现有管状结构。免疫金标记显示胶体金能定位在细胞质、细胞壁和胞间连丝上,在管状结构也发现有少量的金粒子。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了GFLV是通过管状结构实现细胞间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