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9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是一种可被多种细胞表达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发挥调控作用,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近期研究发现MIF与细胞衰老相关。为了进一步认识衰老的机制,对MIF与细胞衰老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重点分析了MIF调控细胞衰老的机制,MIF调控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尤其是在缺氧和氧化应激条件下MIF调控衰老的机制,并分析了在MIF功能多态性背景下其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复杂调控机制,最后介绍了MIF及其受体的生物工程产品开发和应用,为进一步研究MIF调控细胞衰老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理念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方法 本研究以2018年1~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年龄19~59岁)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8例采用微信随访和APP随访,对照组92例进行常规高血压随访,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血压、血压达标率、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以及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血压控制、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理念下随访方式有助于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自我效能以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93.
由美国“第二视力”公司生产、加州洛杉矶市多赫尼视力学会的科学家发明的“阿格斯Ⅱ型仿生眼”,日前由英国伦敦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成功地移植至二位盲人患者眼中,二位接受手术者均已恢复了视力,可以大致看清物体轮廓,分辨物体移动方向,并能感知光线强弱。据了解,在未来3年之内,“仿生眼”技术有望得到大范围推广,令数百万盲人通过这种方法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194.
我国移动医疗应用服务监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阐述移动医疗应用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其应用领域和优势特点,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移动医疗应用服务的发展困境,如应用软件准入门槛低、医生在线执业不合法、移动医疗引发安全风险等问题。同时借鉴美国移动医疗监管模式,从移动医疗立法、主体监管部门、分类管理制度等角度展开探讨,希冀推动移动医疗的蓬勃发展,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5.
果蝇是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生物材料之一。在果蝇实验教学中,每个学生通常需要针对上百只果蝇进行手工辨认,并记录每只果蝇身上的数个不同性状,工作量大且分类标准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入到遗传学实验教学中,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来自动统计每只果蝇的性状。采用的是目标检测模型+分类模型的两阶段策略模式。在分类模型的训练设计过程中,创新性利用了关键点辅助分类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此外,还针对任务特性改善了RandAugment方法,利用渐进式学习与适应性正则化策略,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训练了MobileNetV3架构下的多标签分类任务,并最终在每只果蝇3对性状(红/白眼、长/小翅、雌/雄)的分类任务下分别达到了97.5%、97.5%和98%的准确率。模型经过优化后,可以在手机端10 s内完成600个果蝇性状的分类,该模型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大小不到5 MB,易于在各类安卓系统手机上安装使用。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推进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的遗传规律验证等实验的教学,也可用于涉及大量果蝇分类统计分析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6.
王艳杰  国庆喜 《生态学报》2023,43(3):1185-1193
天然林林下光质对乔木幼苗以及灌草的组成与更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但目前对于林下光质的研究仍然有限。以吉林东部地区天然林为例,通过调查乔木数据和林下光质数据,基于移动窗口法分析不同空间尺度森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红光光子通量密度(R)与蓝光光子通量密度(B)存在差异。其中沙松-千金榆-花楷槭混交林林下蓝光光子通量密度最小,而沙松-紫椴-臭冷杉混交林和长白落叶松纯林林下最大。随着尺度的增大,天然林乔木胸高断面积与R/PFD(红光/光子通量密度比值)和B/PFD(蓝光/光子通量密度比值)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随着尺度的增加,相关系数总体逐渐增大,在35m处达到峰值。在此基础上在南向、东向和西向各延伸10m时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在该尺度下分析优势树种对林下R/PFD和B/PFD比值的影响时发现:R/PFD与B/PFD比值随着针叶林胸高断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阔叶林来说,多数林型针叶林下的冠层结构与林下R/PFD和B/PFD比值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在不同树种下,乔木冠层结构对R/PFD和B/PFD比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7.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光能转化细胞器,叶绿体在细胞中具有一定分布区域,当植物受外界环境刺激时叶绿体会发生位移,包括回避反应、聚集反应等运动方式.近年来,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等方法,发现一些重要基因编码的蛋白控制叶绿体移动行为,其中向光素蓝光受体PHOT1和PHOT2以及肌动蛋白结合蛋白CHIP1(chloroplast unusual positioning 1)与叶绿体移动有密切关系.简要介绍目前对叶绿体移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8.
采用“双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研究了训练后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在背景干扰的条件下探测半圆形目标的能力。半圆形目标系以静止、旋转、摆动或不同组合的旋转与摆动呈现于蝙蝠。在测试室 ,蝙蝠-目标间距从 3 0cm开始 ,依次递增 10cm直至 110cm为止。当蝙蝠 -目标间距小于 80cm时 ,目标回声的强度总是大于背景干扰声。由旋转目标反射的回声强度则依正弦波调制。结果发现 :蝙蝠对目标的正确探测率随蝙蝠 -目标间距的增加而降低 ;在每一特定间距 ,对移动目标的正确探测率均高于对静止目标的正确探测率  相似文献   
199.
杨文越  李昕  陈慧灵  曹小曙 《生态学报》2021,41(15):6064-6074
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是衡量城市居民接触和使用绿地便捷程度与机会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和反映城市绿地资源空间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并与城市环境、生态、健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较少从多个尺度、多种出行模式测度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以广州为研究区域,结合出行O-D点智能查询系统(Travel O-D Point Intelligent Query System,TIQS)构建了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模型(Multi-mode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M2SFCA)和绿地公平性模型,对广州绿地可达性和公平性空间格局与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广州多尺度绿地可达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城郊两极化"空间差异,低绿地可达性区域集聚于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而人口较少的外围城市区域绿地可达性值普遍较高。(2)广州市域绿地资源空间分布处于严重不公平状态(绿地公平性指数为0.58),且各行政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南沙区、天河区和花都区绿地公平性相对较好,其他区域绿地资源空间分配均有待提高与优化。(3)在镇街层面,有73.29%的镇街绿地资源空间分配处于高度平均水平(绿地公平性指数≤0.2);在社区层面,低可达性-公平类型的社区数量最多(占社区总量的39.85%),高可达性类型的社区分布最少:有15.91%的社区属于高可达性-公平类型,有12.94%的社区属于高可达性-不公平类型。研究结论将为优化城市区域绿地空间结构、保障绿地空间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0.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是植物生理学中的基础实验,通过小液流移动方向可以直观地表示植物组织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交换的动向,并准确地求出组织的等渗浓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