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假设{Yi;-∞〈i〈∞}为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列,{ai-∞〈i〈∞}是一个绝对可求和的实数序列,定义移动平均过程Xk=∑ i=-∞ ∞ai+kYi,k≥1,l(x)〉0为当x→∞时的缓变函数.本文主要研究了{Xk;k≥1}部分和序列的完全收敛性.  相似文献   
102.
植物病毒与动物病毒有多方面的不同,主要包 括: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感染需要微伤口(少数靠内 吞作用;包膜病毒靠融合方式),而动物病毒的感染 则需要受体。在植物病毒进入细胞或从一个细胞扩 散到周围未被感染的细胞时都会遇到一些障碍,如 细胞壁和细胞质膜。到目前为止,尚未在植物细胞 中发现有病毒受体参与侵染的证据。植物病毒需要 藉由运动蛋白(MP)进行胞间移动,动物病毒则 无。植物病毒常包被数个颗粒,动物病毒一般只包 被一个颗粒,而昆虫病毒NPV则有多个包埋型。 植物病毒出现卫星RNA的频率高,动物病毒则频 率低。  相似文献   
103.
作者于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研究了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千家坪地区一群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日移动距离的影响。对该群金丝猴进行了8个季节的跟踪研究,每季连续跟踪30d。用社群直线距离法确定猴群的日移动距离,同时调查社群大小,记录人为活动和气象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两年间猴群的个体数增加了14%,但其日移动距离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社群大小的年变化对日移动距离没有影响。(2)猴群在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日移动距离比没有人为活动影响时长。(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各个季节中,猴群的日移动距离与一天中晴和有云但无降水所占时间的比例没有相关性;与春季和冬季日降雨或雪所占时间的比例呈负相关,但与夏季和秋季的没有相关性,说明降水缩短了冬春季猴群的日移动距离,这可能与川金丝猴的繁殖有关。人为活动对猴群是不利的;冬春季的长时间降水可能是川金丝猴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胃窦胃癌组织中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二者在胃窦胃癌发生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胃窦胃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10例胃窦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各组患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定量逆转录PCR检测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组织中MIF mRNA表达。统计分析不同组织中MIF mRNA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为(1.09±0.11),高于对照组组织的(0.21±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观察组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为(1.24±0.14),高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1.09±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 mRNA在胃窦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进了MIF mRNA的表达,共同促进了胃窦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北京市近二十年景观破碎化格局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1993—2013年3期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获得的一、二级景观类型的土地覆盖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法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景观破碎度空间分布格局和破碎化过程。结果表明:北京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20年间其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000.8 km~2,增长47.14%,而耕地面积减少21.86%;全市破碎化程度增加,其中,景观斑块总数增加了15.26%,而景观斑块的平均面积缩小了15.35%,景观形状指数(LSI)从88.426增加到98.897;北京市景观破碎化格局的空间异质性较大,但没有方向性偏好,却表现了"两极化"发展趋势,其中,高破碎化区域和低破碎化区域的面积增加,中等破碎化的区域面积减少,核心大城区和山区的景观破碎度降低,而新兴城区和郊区的景观破碎度增大;北京市景观破碎化格局的距离效应显著,呈现倒"U"型二次函数关系,其中,2013年的破碎度距离函数为:Y_3=0.1767+0.02898X_3-0.0005167X_3~2,距城市中心20—35 km处的城郊交错区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景观破碎化格局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廊道维护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本文在体外条件下观察了罗氏海盘车体腔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镜下观察和化学发光法并在液体闪烁仪(LS-5801)检测.结果:观察发现罗氏海盘车的体腔细胞可分成:大颗粒细胞(桑椹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透明细胞、小透明细胞、柳叶形细胞、兼性大细胞和杆状颤动体;体腔细胞的浓度范围是:5.62~10.00 × 106个/mL.吞噬观察中发现小颗粒细胞伪足明显、吞噬力强,在不同温度下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不同,14℃下最高,分别为:62.6%和2.06.体腔细胞在吞噬过程中也会产生呼吸爆发现象,产生活性氧(O2)、(H2O2)、(OH.)、(1O2)等.在适宜条件下,体腔细胞吞噬酵母的化学发光规律随时间移动为一条有单峰值的曲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pH=6.81时,化学发光最明显;在外界诱导物刺激下,酵母悬液浓度为1.00× 107cell/mL时,化学发光最明显.结论:罗氏海盘车体腔细胞发挥了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7.
植物向光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光素是继光敏色素、隐花色素之后发现的一种蓝光受体,分子量120 kD,能够结合黄素单核苷酸(FMN)进行自动磷酸化作用,它介导植物向光性运动、叶绿体移动与气孔开放等反应,在蓝光信号传导反应中它启动生长素载体的运动和诱导Ca2 的流动,从而调节植物细胞相关的反应.文章就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介绍.  相似文献   
108.
农田土壤中铜的主要输入途径及其污染风险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洪涛  郑国砥  陈同斌  高定  宋波  杨军  蔡红 《生态学报》2008,28(4):1774-1785
综述农田土壤中畜禽粪便、杀菌剂、再生水和化肥等途径对铜的输入及其污染风险,以土壤理化性质为切入点概述外源铜进入土壤后的吸附-解吸和移动性特点,探讨不同作物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产品中铜含量和对通过膳食途径铜健康风险的影响,并针对实际生产提出规避农田土壤铜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9.
乌拉坦对兴奋性和抑制性配体门控通道具有广泛的可检测的作用.作者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乌拉坦对wistar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和动作电位的作用.结果发现乌拉坦可逆并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钠电流和动作电位,其中,在10mmol/L浓度时可减小钠电流强度达38%,使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并延长钠通道失活后的恢复时间,降低动作电位的幅值.这些结果表明乌拉坦对电压门控钠通道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乌拉坦全身麻醉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0.
韩希福  王荣  王军萍 《生态学报》2001,21(5):820-826
用最优化适合度种群生态模型模拟研究了中华哲水蚤和小拟哲水蚤种群在渤海生态系统中的垂直移动模式。生命周期、世代时间、繁殖力和产卵量是决定这两种桡足类垂直移动的主要因素。在中华哲水蚤生活史类型中,无水平流动或水平流动速率很小时,昼夜的垂直移动能使其获得最优的生态适合度。水流的增加或方向的改变会使其在底层的停留时间增加。在小拟哲水蚤生活史类型中,随着水流的增加及其随之而来的损失率增高,其垂直移动的倾向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