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紫外辐射诱发NIH3T3细胞调亡时DNA断裂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UVB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的NIH3T3细胞DNA,两个样本均未出现凋亡梯形带,而用相同条件处理拽明小鼠胸腺细胞DNA出现的典型的梯形带。再用反转电场琼脂糖凝胶电泳(FIGE)UVB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的NIH3T3细胞DNA,发现DNA先断裂成低于23kb的大分子片段,然后进一步断裂成小分子片段,但始终未出现梯形带,说明DNA并不总是从核小体之间断裂的。  相似文献   
132.
本文研究了3种栽培模式(农业栽培模式、苹果园栽培模式和灌丛林带栽培模式)对黄山药新根茎生长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模式的利弊和规模化发展黄山药的可能性,为多途径规模化发展黄山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范例。  相似文献   
133.
东亚飞蝗膝下器的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为具橛感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其超微结构已在其他的文章中描述。感橛细胞是具橛感器的主要支持细胞,从近端到远端依次与神经胶质细胞、感觉细胞的远端树突部分和感觉纤毛部以及顶端细胞外结构——冠、冠细胞直接接触.感橛细胞内最明显的结构为感概,另外,感橛细胞质被高度“空化”。冠细胞紧密包围着感橛细胞和冠,冠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纵行微管.并将整个具橛感器连接到体壁上。  相似文献   
134.
大熊猫染色体晚复制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终止前4h加入BrdU(终浓度为10μg/ml培养基),对复制的染色体DNA进行BrdU标记。掺入BrdU的染色体经吖啶橙(0.05%)处理、紫外光照射、Giemsa染色后,可在染色体上获得清晰的复制带纹。根据众多分裂相所显示的不同复制带型,可初步确定大熊猫每一染色体独特的晚复制带纹。在雌性个体的两个X染色体中,一条X染色体复制明显落后于另一X染色体,尤其在迟复制X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区显现出较宽的晚复制带纹。  相似文献   
135.
大熊猫染色体腹复制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终止前4h加入BrdU(终浓度为10μg/ml培养基),对复制的染色体DNA进行BrdU标记。掺入BrdU的染以体吖啶橙(0.05%)处理、紫外光照射、Giemsa染色后,可在染色体上获得清晰的复制带纹。根据众多分裂相所显示的不同复制带型,可初步确定大熊猫每一染色体独特的晚复制带纹。在雌性个体的两个X染色体中,一条X染色体复制明显落后于另一X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6.
张长顺 《植物学报》1998,15(Z1):101-105
 本文用胰酶-尿素双重处理法和SSG法,分别进行了葱小孢子染色体螺旋的诱导和染色体C-带的显带研究,首次成功地获得了葱小孢子染色体螺旋和染色体C-带,螺旋图象清晰;染色体C-带与体细胞的基本一致,所有染色体上均显示出明显的末端带,但未出现次缢痕带。另外,研究了葱小孢子的核型,其结果与体细胞的核型基本一致,但有差异。作者认为小孢子的核型比体细胞的核型准确,更能反映出葱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7.
蒙古百灵越冬为集群性。越冬前期多与小沙百灵组成混合群活动。夜间栖息于有一定坡度的干燥的、细沙质荒草地或农田,在整个越冬期间夜晚与小沙百灵栖息于同一片夜栖地。越冬期间的食物几乎全部是禾本科植物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8.
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UVB照射后分别培养24、36小时的NIH3T3细胞DNA,均未出现梯形带,但从细胞形态上看,大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电泳UVB照射后培养24小时的昆明小鼠胸腺细胞DNA,出现典型的凋亡梯形带。说明细胞在发生凋亡时DNA并不总是从核小体之间断裂的,不能把DNA梯形带作为判断细胞凋亡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9.
钙调素(calmodulins, CaMs)是一类非常保守的Ca2+感受蛋白,在Ca2+信号转导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强抗逆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AmCaM1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克隆了该基因并将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上,然后转化拟南芥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AmCaM1的转录水平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下迅速上调;其cDNA编码区由450 bp组成,编码蛋白含149个氨基酸残基,在其一级结构中具有四个保守的EF-手型基序;将该基因转化拟南芥可提高种子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耐性,而对耐盐和耐冷性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 m 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