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植物生态学报》2016,40(9):861
Aim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pecies diversity are fundamental issues in community ecolog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assess the species diversity patterns at the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in Jianfengling, Hainan Island, China.
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set from the 60 hm2 plot in the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in Jianfengling, Hainan Isl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pecies richness, species abundance, Shannon-Wiener, Simpson and Pielou’s evenness indices were analyzed at six spatial scales, including 5 m × 5 m, 10 m × 10 m, 20 m × 20 m, 40 m × 40 m, 100 m × 100 m, and 200 m × 200 m, respectively.Important findings
Results showed that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pecies richness, species abundance and Shannon-Wiener index were much more obviously changed with the spatial scales than Simpson and Pielou’s evenness indices. Change of variance of the species richness with the increase of spatial scales was unimodal, which had the maximum value at the 20 m × 20 m scale. Variance of the species abundance showed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crease of spatial scale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and abundanc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even disappear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ampling scales, which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habitat heterogeneity. The effects of spatial scales on Shannon-Wiener, Simpson, and Pielou’s evenness indices may be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rare species in the plot.  相似文献   
112.
基于TM NDVI的武功山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区,基于4期TM(Thematic Mapper,专题测图仪)卫星遥感影像,提取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运用ENVI 5.1和Arc GIS 10.0软件计算得到武功山山地草甸的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山地草甸面积减少了9.72%,呈递减趋势。20年来随着武功山风景区成立—旅游业发展—山地草甸生态修复,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增加和减少交替,总体呈上升趋势;(2)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低覆盖度草甸区集中在武功山山脉的西北侧坡面的崖壁和部分山脊线上,而高覆盖度草甸区多分布在武功山山脉的东南坡面;(3)研究区山地草甸退化与改善并存,山地草甸最北端和白鹤峰-九龙山区域的东南坡、南坡低海拔处植被总体呈退化特征;发云界南部的东坡植被总体呈现改善特征。研究期间山地草甸退化面积比改善面积多出1.78%。(4)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的分布格局和地形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植被覆盖度随着坡向的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变化,总体上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的分布为阳坡平坡阴坡;植被覆盖度先是随着坡度的上升而升高,在坡度15°—25°时达到峰值,然后随坡度的上升而下降,在45°—90°最低;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升高呈波浪式下降,1000—1200m最高,在主峰山顶海拔1800—1918.3m最低。遥感解译检验结果证明采用此方法对大面积山地草甸覆盖度分布及变化进行反演可行而准确;在后续研究中将采用不同季相的多期影像数据提取NDVI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长期监测,以便更准确可靠地分析山地草甸演化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3.
著: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0-22
记录了辛辛那提市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包括那些成为城市及其居民的长期财政负担的资源开发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不理智的工程实践。强调了过去40年里该市为缓解坡地不稳定性而采取的步骤,并提出了其他一些该市可以采取的关于未来山地开发的更为积极的措施。还记录了山地信托基金会(Hillside Trust)的工作,该基金会是一个成立于1976年的非营利组织,旨在倡导慎重利用和保护辛辛那提地区的山地。  相似文献   
11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秦岭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及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秦岭高大的山体及其对南北气候的屏障作用,使生物在种类分布上,具有明显南北差异,为多种生物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5.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本文讨论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乔木层的群落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山地雨林种类成份复杂,生物多样性指标高,原始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乔木层)为5.8—6.3,而更新林则在4.5—4.8之间,均匀度指标均在81%以上,反映了优势种群不明显的特点。群落组成种类以热带成份占优势,达80%以上。乔木层的胸径和树高分布均合理;群落组成种群的频度分布不同于RaunKiaer提出的频度定律,而是以A>>B>C>DE→0(原始林)和A>>B>C>D→0<E(天然更新林)的形式存在,并且以A级频度占绝对优势,反映了热带林在世界植被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6.
秦岭森林锈菌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3~1995年,作者在秦岭地区采集了以树木锈菌为主的森林植物锈菌30属90余种。对这些锈菌的生态和生物地理分析表明:秦岭锈菌以温带型占明显优势(65%),且多分布于海拔1300~2800m的中山针阔叶林带中。该地区锈菌区系的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尤以中国-日本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和旧世界温带成分在秦岭占有相当比例(约30%)。古热带成分等其它地理成分的锈菌也汇集于此。秦岭地区锈菌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117.
应用DNA复合条形码技术研究秦岭水生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杨婧  黄原 《生态学报》2016,36(19):6103-6112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DNA复合条形码技术,以其简便快捷和省时省力的特点,已经成为监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采用这一技术,选取COⅠ和18S rRNA两个条形码标记,对秦岭5个淡水水域内,不同生境下10个样品的水生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区系组成结果显示:18S rRNA基因鉴定了9门42纲52目,COⅠ基因鉴定了5门11纲36目,而两个条形码标记共鉴定了10门48纲89目。群落组成分析结果显示:COⅠ分析得到样本中含量相对较高的类群是双翅目、毛翅目、基眼目、鞘翅目、蜉蝣目等;而18S rRNA分析得到样本中主要有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扁形动物门三个大门。此外,两者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所选样地下游的类群数要高于上游。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龙峡、沣峪口和石砭峪3个受人类影响较大样地的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相对较高,而五台山和子午峪两个自然样地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低,表明一定程度的外来干扰会对一个地方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明显的提高。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环境因素下样品的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相似环境因素下样品的群落结构差异性则相对较小。此外,在聚类分析时,环境相似性较高的样品首先聚集在一起,而且群落相似性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8.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王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种类十分丰富,在1hm^2样地中共出现54个科,100个属的乔木树种177种,1337个个体。区系地理分析表明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型成分占优,为89.0%,充分体现了五指山山地雨林的热带性质。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为:样地1Margalef指数17.822,Shannon-Wiener指数5.621,均匀度0.823,Simpson指数0.050,均匀度6.775,表明五指  相似文献   
119.
广西环江县石灰岩山地广东松林群落学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东松分布范围比较广阔, 生态适应性较强, 主要见于山顶和山脊恶劣的生境中。广西环江县石灰岩山地有小片森林的分布。本文对其群落外貌、结构、种类组成、演替和主要群落类型等, 作了较详尽的分析, 说明它的发展与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一定的联系。广东松是一种优良材用树种, 值得在适宜地区作为造林树种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