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33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退役铀矿区土壤中筛选获得耐铀促生菌株,为铀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提供优良菌种资源,以解决退役铀矿区污染治理问题。梯度稀释某退役铀矿区污染土壤,涂布含铀培养基,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耐铀性能菌株B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在铀胁迫下的生长曲线和培养基铀含量,分析其耐铀能力和铀吸附或吸收能力。通过平板法测定其固氮、解磷、产纤维素酶、合成铁载体能力。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其产吲哚乙酸(3-indole acetic acid, IAA)能力及产量。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实验,验证该菌株的促生能力。综合形态观察结果、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序列的进化分析,确定菌株B2为微枝形杆菌属细菌(Microvirga makkahensis sp.),在铀浓度为0-400 mg/L时,其生长曲线符合S型生长曲线模型,当铀浓度达到600 mg/L后生长受抑制,其对培养基中的铀无吸附或吸收作用。菌株B2具有固氮、解磷、产纤维素酶、合成铁载体和产IAA的促生特性,培养48 h后IAA产量可达到24.39μg/...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研究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和秋季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亚热带植被物候模型的建立和碳收支评估提供有益参考,该研究利用2000–2018年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数据反演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春季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和秋季光合物候(秋季光合作用停止的时间),分析植被春季、秋季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1) 2000–2018年,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以0.75 d·a–1的速度显著提前,秋季光合物候以0.17d·a–1的速度呈延后趋势,植被生长季长度以0.90d·a–1的速度显著延长;(2)季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研究区春季光合物候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秋季光合物候与季前降水量、最低气温、辐射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季前最高气温主要呈负相关关系;(3)研究区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尤其是季前最低气温的升高导致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地的春季光合物候显著提前。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提前对生长季延长起主导作用,这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对增强研究区碳汇功能扮演着比秋...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濒危物种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种子内含物含量受温度和湿度层积的影响,设置4个季节、2种湿度(16%和24%)基质层积处理,对种子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脂肪等内含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积处理下种子贮藏物质的含量有显著变化,春季层积9个月后,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值;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淀粉和脂肪含量均随层积逐渐减少。秋季层积9个月后,淀粉含量降至最低。相比于24%湿度,16%湿度的春季、秋季、冬季层积9个月后,脂肪含量均减少较多,说明16%湿度下种子代谢活动更强。春季和秋季的暖温更能促进种子代谢,促进种子形态后熟。夏季温度过高,导致种子生活力下降,夏季层积处理3个月后,种子已经发霉和腐烂。层积过程中,种子内含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与能量。种子层积时间、温度和湿度及交互作用可作为种子内含物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简易、快速在体外使多能诱导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定向分化为功能性肝样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根据正常肝细胞在体内的发育规律,设计简化诱导方法使iPS细胞定向分化为内胚层细胞,应用qPCR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纯度后进一步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并通过qPCR、ELISA、免疫荧光等技术鉴定肝细胞的性状和功能。结果:iPS细胞诱导7天后, OCT4和NANOG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内胚层细胞相关基因CXCR4、FOXA2和HNF4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内胚层细胞继续诱导培养15天后,肝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ALB、TDO2、RBP4、G6PC和肝药酶基因CYPs等显著上调,同时产生高水平的白蛋白和尿素;PAS糖原染色为阳性,能主动摄取和释放吲哚菁绿,证实诱导成的肝样细胞具备正常肝细胞的部分功能。结论:该诱导方案能够在体外使iPS细胞遵循正常肝脏发育通路简易、高效地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本研究为大量获得iPS来源的肝细胞及其在细胞疗法和药筛模型中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6.
在较为完善的分类学处理后所得的包含207科,1026属,2540种植物的名录基础上,本文初步报道了地处滇中南的无量山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结果,并在山体各海拔段进行了属的分布区类型每一类分布的详尽统计,得出了热带和温带两大基本成分在无量山达到平衡(各占50%)海拔点,称之为区系平衡点。该点从历史角度看可以反映无量山种子植物区系成分随自然历史变迁所发生的演变,从现实看表明了该地植物区系的过渡性质,同时,寓意着我国亚热带地区客观存在着一条区系平衡线,并且,该点还是热带成分的一个重要性限制点;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植物引种和选择引种驯化锻炼基地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热偶湿度计(thermocouplepsychrometer)研究了野生型、GA-缺陷型和ABA-缺陷型番茄发育过程中果实种子的水分关系,发现除ABA-缺陷型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变化特殊外,3种类型果实水分状况变化基本一致;在整个发育时期内.前期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分流向种子,中期种子水分流向种子胶囊和果肉,后期种子和果实间的水势达到平衡。鉴于种胚脱水是一种主动过程,种胚水势一直低于整个种子、种子胶囊和果肉。内源赤霉素可明显增加果实和种子的重量,但对增加种胚溶质的作用不大。由于内源脱落酸可以促使果实成熟和衰老,促进果实细胞解体,大大降低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因而抑制成熟种子在果实内萌发。  相似文献   
108.
海甘蓝种子在成熟过程中,棕榈酸、硬脂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不断下降,而二十碳烯酸和芥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选用开花后25~27d的海甘蓝幼胚分别在含不同浓度的ABA或高渗透剂的培养基中培养1~3d,发现其各种脂肪酸的变化趋势和种子自然成熟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相似,说明ABA或高渗透剂可能是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脂肪酸合成和相互转化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9.
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相似文献   
110.
玉米种子萌发成苗不同阶段需水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渗透势不同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对玉米不同品种的种子在萌动、萌发及成苗三个阶段需水的量化研究表明,种苗的抗旱性随吸水进程的推进而减弱;种子在萌动、萌发及胚芽伸长至一定长度的时间(t)与外界环境水势(w)之间存在着1/t=a+bw的关系,据此推算出不同品种在不同成苗阶段的需水阈值,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成苗过程中对环境水分条件的反应不同,它们的抗旱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