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1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53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筛选得到3株适用作为禽类饲料添加剂的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395、B605和BM1。该3株菌株均能够在42℃正常生长,能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且能耐受0.3%胆盐,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通过饲喂试验,观察到菌剂组可明显促进肉鸡生长,有效降低料肉比。选取B395作为试验菌株,以培养后活菌数为指标,得到其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麦麸∶稻糠为3∶2、葡萄糖0.5%、尿素2%、KH2PO40.5%,含水量45%、接种量5%、温度37℃、培养时间3d。按上述培养条件,对B395进行培养,摇瓶式发酵可使活菌数可达到(1.3±0.1)×1010CFU/g,浅盘式发酵可使活菌数达到(1.3-1.4)×1010CFU/g;并对B605和BM1进行培养,得到活菌数均超过109CFU/g。  相似文献   
992.
葡萄糖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葡萄糖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胚胎11.5d神经干细胞。将三气培养箱的氧气浓度调至5%,以制备缺氧环境。分别在缺氧前后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不同剂量的葡萄糖,同时设常氧常糖正常对照。通过计数克隆形成率和MTT法检测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情况,AnnexinⅤ-FITC/PI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计算其凋亡率。结果缺氧前加入30 mmol/L葡萄糖,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和增殖率较常糖缺氧组明显增高,但仍低于常糖常氧正常对照组。缺氧后再加入葡萄糖时,其保护作用不明显。结论缺氧前给予足够浓度的葡萄糖对神经干细胞的缺氧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慢性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动物模型,为相关药物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孤养附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建立IBS模型,每只大鼠受到的刺激因子包括:24h禁水、24h禁食、昼夜颠倒、4℃冰水游泳15min、45℃高温5min、钳尾致痛1min、束缚制动5~8h、高速震荡15min等共8种,每种刺激因子出现5次,共40d。用腹部回撤反射压力阈值(AWR)和排便粒数检测动物的内脏感觉和胃肠运动功能变化;用敞箱行为评分和蔗糖水偏嗜度评价动物神经精神活动变化。结果造模2~3周腹部回撤反射压力阈值明显降低,排便粒数明显增加;造模3~4周模型组动物敞箱实验行为评分和蔗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造模40d时,上述变化趋势仍存在。结论慢性应激加孤养可诱导动物胃肠运动亢进、内脏感觉致敏和神经精神活动的改变,模拟IBS患者的临床特征,可作为一种有效的IBS动物模型,用于评价相关药物。  相似文献   
994.
《生理通讯》2010,29(3):80-81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顿氏病等,是一种神经细胞发生渐进性功能异常及死亡导致的神经性疾病。得病初期,一些不可溶的淀粉状原纤维蛋白在人体组织内聚积,导致器官产生无法逆转的病变。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通过三维技术对此类蛋白质进行研究,并认为在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致病蛋白质的结构也会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移植术式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5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面积、深度分别选择腓肠神经营养皮(肌)瓣、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局部旋转皮(肌)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移植皮瓣中,1处移植失败(坏死面积>1/2),2处皮瓣远端1-2.5cm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余患者皮瓣均成活。从皮瓣成活的优良率和出血量上对比,三组间无明显差别,从手术时间上对比,局部旋转皮(肌)瓣组优于另两组(P<0.05)。结论: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根据皮损形态选择适当的皮瓣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在3.0T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刀锋伪影较正(BLADE)技术在克服关节扫描中运动伪影方面的的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行四肢关节MR扫描检查的患者(肩关节10例,腕关节10例),在常规行T2WI常规扫描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然后引入BLADE技术,扫描T2WI.,以能否清晰显示韧带肌腱而无重影为标准,对比常规序列扫描来评价BLADE技术在消除关节扫描过程中图像运动伪影方面的价值.结果:常规T2扫描出现运动伪影,用BLADE技术序列扫描出来的图像运动伪影消失,对比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BLADE技术进行扫描可以有效消除病人细微运动造成的运动伪影,获得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的图像.  相似文献   
997.
梓醇在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醇是从地黄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止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拟对其物理性质、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方面进展作一综述.对梓醇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8.
人参皂苷Rg2抗MT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CPU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研究其在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人参皂苷Rg2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复合血栓诱导剂经大鼠左颈总-颈内动脉注射入其左侧大脑半球,诱导半球内血栓形成,造成多发梗塞,从而建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人参皂苷Rg2治疗7天,并以尼莫地平进行对照。用Y型电迷宫检测正常对照及痴呆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变;对大鼠的脑组织切片作尼氏染色行病理学检查;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u、CalpainⅡ、Caspase-3、Bax的表达。结果:颈内动脉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可造成大鼠在Y型电迷宫中的学习和记忆成绩明显降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尼氏染色可在大鼠脑片的CPU区发现胶质瘢痕化的微梗塞灶。在免疫组化结果中,Glu、CalpainⅡ、Caspase-3、Bax表达均增高。结论:单侧大脑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可造成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部分模拟MID的行为和病理学改变。人参皂苷Rg2能明显改善MI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它的钙通道阻滞作用使凋亡蛋白CalpainⅡ、Caspase-3、Bax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99.
p38通路是真核细胞转导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引起细胞反应的一类重要信号通路,它能够调控多种细胞内分子事件。p38是p38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末端激酶,它能够通过调控MyoD、Myf-5活性或表达、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某些细胞分化相关mRNA的更替等方式影响肌肉分化进程。运动能够激活p38,p38可能通过NF-κB/IL-6/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MRF)及肌细胞专一增强因子2(muscle-specific enhancement factor2,MEF2)、过氧化物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在运动介导的肌肉发生、线粒体发生、血糖摄取能力提高等几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基因打靶定点突变秦川牛MSTN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yostatin(MST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属于TGF-β超家族,对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具有负调控作用。该基因的功能缺失,能够引起肉用动物的"双肌"表型,从而提高产肉率。基因打靶技术是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常用方法。构建了两个置换型打靶载体pA2T-Mstn4.0和pA2T-Mstn3.2,通过同源重组将G938A突变点引入秦川牛MSTN基因第三外显子。电穿孔方法转染秦川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过600μg/mL G418和50nmol/L GCV的药物正负筛选,共得到170个药物抗性细胞克隆。对细胞克隆进行PCR、测序及South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第58号细胞克隆为发生了正确同源重组的中靶细胞。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MSTN基因的一条等位基因被成功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